上午还能说话,下午就处于濒死状态,短短几个小时,孩子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来源:浙大儿院


儿童有一种疾病,叫颅内静脉窦血栓。


“这种病人有可能上午情况都还好,能够意识清醒地说话,下午就进入濒死状态。从出现神经状况到濒临死亡,可能只有短短几个小时。易栓症体质的儿童需要特别警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主任赖灿介绍,这些病人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轻的会导致严重残疾,重的会直接导致死亡。好在,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浙大儿院对于这类重症静脉窦血栓患儿,已经有了有效的治疗手段——儿童静脉窦血栓介入取栓术。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5例患儿从中受益,我们与内外科团队一起,把这些孩子从死亡边缘又救了回来。”赖灿说。


上午还能说话,下午就处于濒死状态,短短几个小时,孩子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赖灿 主任医师 浙大儿院放射科主任、博士

赖灿介绍,这种病最常见于儿童白血病。由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诱导缓解治疗中会继发凝血功能紊乱,很容易出现全身血栓,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发展成重症静脉窦血栓,这类患儿一旦病情控制不好,极易引发颅内静脉性脑梗死、颅内高压,最终导致颅内血管破裂、广泛出血,顷刻间就可能丧命……


这种病来的很急,能够通过有效介入来挽救他们性命的医院,目前为止却还十分有限,尤其是儿童医院。


有孩童打羽毛球头甩太狠,差点没命


一个因为打羽毛球引起颈内静脉挫伤,进而诱发血栓、并向颅内扩散的小患者,让赖灿记忆犹新。


“听孩子的家人说,早上还好好的,一起在打羽毛球。打球的时候,孩子用力有点猛,头往后甩了一下,就开始说不舒服了。没过多久,孩子就说头很痛,眼睛也开始模糊。赶紧送到浙大儿院,急诊科医生觉得情况严重,急诊CT提示颅内出血,患儿又马上住进了ICU。”


上午还能说话,下午就处于濒死状态,短短几个小时,孩子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取出的血栓 资料图


赖灿表示,当时孩子的情况,通过静脉的药物溶栓治疗效果不佳,必须通过放射科的介入技术,把颅内的血栓一个个逐步溶解,再通过吸栓导管把血栓取出。


上午还能说话,下午就处于濒死状态,短短几个小时,孩子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血栓溶解


这个孩子情况之危急,让见多了“场面”的赖灿都手捏一把汗。


赖灿带领团队为孩子立马开展儿童静脉窦血栓介入溶栓、吸栓术,在多学科一起协作下,孩子被成功救了回来。


有白血病患儿化疗后颅内全是血栓,命悬一线


儿童是白血病高发群体,浙大儿院血液肿瘤内科每年都会收治300余例血液肿瘤患儿,多数都能治愈,也有少数患儿在化疗过程中病情危急,其中一种状况就是静脉窦血栓,因为患儿发病后凝血功能发生变化,极易出现出血或处于高凝血状态。


“化疗药物、深静脉置管、感染等因素影响,都可能引发患儿静脉血栓,少部分患儿可出现颅内静脉栓塞,若不及时应对,性命堪虞。”


赖灿介绍,团队用儿童静脉窦血栓介入去除术成功进行干预的第一例儿童,就是一名白血病患儿。这个孩子在使用化疗药物门冬酰胺酶后没几个小时就出现了多种异常神经症状,急诊磁共振检查发现了颅内静脉窦血栓栓塞症,产生了颅内高压症状,很快出现了颅内出血。


“这个孩子当时情况十分凶险,幸好在放射科、神经外科、血液肿瘤内科等多学科努力下,孩子的命保住了。”赖灿说。


这些病例有个共同特点——易栓症体质


赖灿表示,绝大多数病人在手术、受伤或者使用药物后都不会形成静脉血栓塞症,真正出现这种病症的还是少数,属于易栓症体质,存在抗凝蛋白、凝血因子、纤溶蛋白等遗传性或获得性缺陷,或者存在获得性危险因素而容易发生血栓栓塞。


“这种体质的人,特别要防出血,但静脉窦血栓发病隐匿,不发病的时候或者早期的时候,无特异症状,也不容易诊断。该病到中后期可表现有呕吐、头痛等颅高压症状,甚至导致昏迷、死亡。如果吃药或受伤后出现这种情况,要特别警惕,家族中出现过血栓栓塞的,也要更加注意。”赖灿提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儿童医院   孩子   栓塞   血栓   白血病   静脉   体质   浙大   症状   上午   身上   说话   下午   状态   儿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