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洲十四以上天,太空探索的进度这么快,为何深海研究却有点慢?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现在人类在探索宇宙这一块的进度那是相当的快,卫星啥的欻欻往上发射,但回过头看,对于这眼巴前的海洋深处的探索这进度咋就这么慢呢,

神洲十四以上天,太空探索的进度这么快,为何深海研究却有点慢?

“上天”和“下海”,到底哪个难度更大?

个人认为首先从本能上来说人类更多的本能是向外的,也就是说这个大海啊他算是地球上的,相比于外太空而言吸引力还是差了那么一丢丢,并且现如今对太空环境的认知也已逐渐成熟,所以发展比较快,就像咱们中国空间站,就把航空航天这一块拿捏的死死的。

神洲十四以上天,太空探索的进度这么快,为何深海研究却有点慢?

而海洋这一块,就没那么简单了,那深潜器扑通,一个猛子扎下去,到了500米左右深度的时候,基本就没有光源了,而到了1000米 那就是却黑的一片,啥也看不见,在这里过日子的小动物那都得自己为爱发光,再往下4000米左右生存的生物眼睛就已经退化了,啥也看不见,要他有啥用啊,就用触觉代替了视觉,

神洲十四以上天,太空探索的进度这么快,为何深海研究却有点慢?

但话说回来虽然探测器上有灯,但点上灯撑死也就能照亮千八百平米的空间,这对于海底复杂的地形来说,这么短的距离危险性太大,就像开船遇上冰山一样,老远看着了,就开始躲着走,更何况是深海这种看不见摸不着一切都是未知的环境下呢,

再往后就是深海的超高压环境,这算是最重要的技术壁垒了,举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啊,穿着宇航服 航天员就能出舱进入太空,但你要穿着宇航服下潜到1000米的深水,说不好听的,不给你压出粑粑来,都算你拉得干净,进入太空后啊,压力很平衡,基本为零,但在深海,随着深度增加那压力是越来越大。

神洲十四以上天,太空探索的进度这么快,为何深海研究却有点慢?

最著名的马里亚纳海沟,深度约为6-11千米,这地方的压力就相当于地表压力的一千多倍,换算过来就相当于十万个人叠加在一起压在身上,到这地方了就算拉得干净也没用了,直接给压成粑粑了。

但是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就在2020年咱们的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就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了,深度为10909米,截止目前已经有27位科学家乘坐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到达过全球海洋的最深处,在起步和技术落后几十年的情况下成功实现反超,堪称奇迹啊,大国重器咔诞生了,讲到这就必须得给咱们的奋斗者号点个赞了,

神洲十四以上天,太空探索的进度这么快,为何深海研究却有点慢?

但故事并没结束,除了对抗高压外,另一个问题就是海水的腐蚀性,根据研究虽然越往深海去氧量少,腐蚀性就越低,但一台潜水器的造价可是在那摆着的,不能用几次就退役了吧,这也是一个难关,

另外海水的温度也是大一问题,我们都知道海水它不结冰,尤其是到了深海,温度也是控制在2-3度左右,但在海底世界就有这么一个魔鬼般的存在,他就热液喷口,这地方呲出来水的温度能达到60-350度左右,甚至更高,这就需要潜水器有相应的耐高温的材料,可能有人会说 那我绕着走不就完事了,想法是挺好,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热液喷口在科学家眼中可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一些科学家就认为深海热液喷口具备了形成原始生命的能力,你说这玩意谁能整得了啊,那就得上啊。

神洲十四以上天,太空探索的进度这么快,为何深海研究却有点慢?

虽然前路漫漫,又漫漫,但科学家对深海的探索却从未停止,因为研究深海的意义对人类来说太重大了。全球海洋的容积约为13.7亿立方米,其中海洋就占了97%以上。相比陆地海洋中存在的生物不计其数,现如今科学家依然会不断发现一些新的物种,而也就是这些生物,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巩固了食物链的基础,还有一项在nasa支持下的研究表明,南极洲周围的咸水体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要比人类释放的还要多,就像一个天然泵,把碳输送到深海,并且封存起来,还有人们都知道的自然资源,石油天然气以及大量的多金属结核。多金属结核又称锰结核,这是一种以铁和锰元素为主的矿石,据估计,全球的锰结核大约含有2000亿吨的锰,此外还有大量的铜、钴和镍。价值不可估量,但这都是用的,

神洲十四以上天,太空探索的进度这么快,为何深海研究却有点慢?

其实海洋里最多的生物还是能吃的,据估算,海洋中每年的藻类产量是全球小麦产量的15倍,这要是加工成食品可供300亿人填饱肚子,还有南极海域,生活的磷虾,也就是咱们吃的小虾米。这玩意光靠人类是吃不完的,生长繁育的比吃的快。还有鱼类,这个就不用多说了,

神洲十四以上天,太空探索的进度这么快,为何深海研究却有点慢?

可以说海洋就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装这一切人类想要的资源,但以人类在陆地上的文明发展阶段来对比,我们对深海开发也不过数十年,从海洋获取资源的方式也就是采集和渔猎,说白了还达不到陆地新时器时期的水平,这就是个幼儿园选手,这也就说明了为啥航天这一块发展的比较快,无知君认为啊,咱们人类文明升级也就是一瞬间的事情,当突破了某个临界点就能飞快的领悟更高层次的内容并且补充搭建和学习,认知建立好了后面就跟玩似的,但我们的对大海的认知似乎还没有突破那个临界点,所以进展的比较慢,这也是情理之中。

神洲十四以上天,太空探索的进度这么快,为何深海研究却有点慢?

但是,随着科技发展最不容忽视的还是对海洋的保护。石油运输开采中的泄漏,废水排放,每年800万吨的塑料进入海洋,到达南极,北极。甚至深达万米的马里亚纳海沟深处,使海洋生物误食/受伤或窒息,还有噪声,低氧。化学污染等威胁,不断进入海洋食物链的各个环节,这一切都将给海洋带来深远的影响,并最终回到我们自己的餐桌上,研究 开采没毛病,但别整半天还没研究明白呢,就被自己给破坏了,

神洲十四以上天,太空探索的进度这么快,为何深海研究却有点慢?

我们无法探索到的地方是未知的,而对于未知的事物,通常是会感到恐惧的。但人类探索未知的脚步是不会停止的,对于海洋资源,我们一定会去勘探和挖掘。同时我们更需要警醒,保护海洋资源,还给海洋生物完整的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深海   南极   奋斗者   马里亚纳   海沟   结核   进度   太空   科学家   深度   海洋   人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