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龙出没”!距今2.44亿年的新型龙类来啦

近日,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光辉研究员为主导的研究团队在云南红河发现了距今已有2.44亿年的海生爬行动物,并将其命名为长尾红河龙(Honghesaurus longicaudalis)。这种新型龙类全长47厘米,体形像水生蜥蜴,超长的尾巴尤其特别。

前方“龙出没”!距今2.44亿年的新型龙类来啦

图源:中科院古脊椎所

图为长尾红河龙

长尾红河龙是我国肿肋龙科最早的确切证据,代表了世界上尾巴相对最长(由69块脊椎骨组成)、脊椎骨总数最多(121块)的肿肋龙类。

前方“龙出没”!距今2.44亿年的新型龙类来啦

我国最早的肿肋龙科

中国最早命名的海生爬行动物是一种名为胡氏贵州龙的肿肋龙类,是源于1854年中国地质博物馆的胡承志先生和贵州省博物馆的曹泽田先生在贵州兴义绿荫村采集到一批小型爬行动物化石,经鉴定属于肿肋龙亚目肿肋龙科的一个新属种,特命名为“胡氏贵州龙”。胡氏贵州龙的发现代表着原始鳍龙类在整个亚州的第一次发现。

而新发现的红河龙比贵州龙还要早400万年!

前方“龙出没”!距今2.44亿年的新型龙类来啦

世界上尾巴相对最长的肿肋龙类

在云南红河州发现的这块长尾红河龙化石全长达47.1厘米,尾巴占据了其身体总长度的一半以上,有25.4厘米。

海洋爬行动物一般利用它们的尾巴来推进和操纵,就像长尾红河龙生活在浅海环境中,主要采用侧向波动的方式前进,它超长的尾部可以进一步提高侧向波动的效率,帮助它们游得更快、更稳。

前方“龙出没”!距今2.44亿年的新型龙类来啦

前方“龙出没”!距今2.44亿年的新型龙类来啦

脊椎骨总数最多的肿肋龙类

主导此项研究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光辉介绍,长尾红河龙共有121块脊椎骨,其中的69块组成了长长的尾巴,占全长的54%,是世界上尾巴相对最长的肿肋龙类。相比之下,人类则拥有33块脊椎骨。

早在1854年,肿肋龙类化石就发现于欧洲阿尔卑斯中三叠世海相地层。这些欧洲肿肋龙类共分为五属,都归入肿肋龙科。中国最早命名的海生爬行动物是就是“胡氏贵州龙”。此次新发现的“长尾红河龙”距今已经2.44亿年,代表了我国肿肋龙科最古老的化石证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红河   脊椎骨   脊椎动物   爬行动物   贵州   欧洲   化石   尾巴   最长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