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不要那么心穷,尤其是做家长

文字萧弋图片来自网络

从小到大总是被骂、被打、被语言羞辱、被语言暴力的人长大后要么变得很暴力,要么变得非常懦弱、自卑、没有安全感,总是防着别人,因为在原始环境里让他慢慢地形成这样的性格。

比如说家长自己被别人欺负怕了,就经常对自己的孩子说:你这样子以后就当乞丐被人欺负等。

做人不要那么心穷,尤其是做家长

那孩子很容易会变得胆小怕事,他会认为全世界都是坏人,虽然不是这样的,但他的心已经变得灰暗了,哪怕他遇到的人很好,他都会认为那些人都是虚伪的、假惺惺的。实际上还是认为别人会欺负自己,其实只是他心里认为别人欺负他,而别人从来没有欺负过他。

这样的人会很自卑,处处提防着别人,亲人、亲戚、朋友、兄弟都在他的提防范围内,因为他觉得连父母都说容易被别人欺负,他就觉得这世界没有好人了。

其实这就是心穷的表现,家长在那个小环境里有一段灰暗的时间,也许是被别人欺负怕了,所以他们就使劲得灌输给孩子尚未发生令人担忧的事情。

孩子本来心里无所畏惧的,经他们经常这样灌输孩子就会变得畏畏缩缩起来,变得胆小怕事,因为怕稍微有点不对就会被人欺负,在意他人的看法和说法!

实际上这些事情担忧也无用,该来的还是会来,不该来的永远不会来,是家长自己骨子里太自卑,也把自己的孩子搞自卑了。

他们不懂得如何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一个强大的人,而是不断地给孩子灌输担忧,比如心态不好的人给别人讲的都是悲观消极的,而心态乐观的人给别人讲的都是积极乐观向上的一样。

做人不要那么心穷,尤其是做家长

为什么家长总是给孩子灌输担忧呢?因为他们心里也很恐惧,怕自己没面子,怕自己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怕自己以后怎么办等等,其实就是一个:怕。

所以总是给孩子说:你这样这样就是会被人欺负,你这样这样就会成乞丐……他们其实骨子里还是不相信自己,所以也不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够起来,所以就拼命地给孩子灌输担忧。

可他们这样做的结果不但没有让孩子更好,反而让孩子更糟,这是变相地羞辱自己的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连自己的父母都看自己,那人生还有个卵啊?

在从小的那个环境里,养成自卑的性格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而是不断地被打击、打压、打骂、语言暴力,让人失去了自我,没有了主见,慢慢也就没了自信,而且造成这一切的人还不自知,这就是可悲之处!

比如在一个环境,有两个人,一个大,一个小,大的那个人是脾气暴躁强势的,那么小的那个人一般会让着大的那个人,久而久之就变得懦弱、毫无主见。

如果小的那个人也是脾气暴躁强势的,那大的那个人肯定不会让小的那个人对着自己来,于是就打了小的那个人,小的那个人觉得自己没什么不对却被打,依然坚持自己, 却总是被大的那个人打骂、羞辱。

小的那个人不服气,心里憋着气,他要么直接和大的那个人拼个你死我活,要么就使阴招。

其实,因从小到大被原生家庭打压、羞辱、打骂、语言暴力等而抑郁的人都是骨子里非常善良的人,他们即使这样都没有去伤害别人分毫,而宁愿伤害自己让自己一直憋着一直抑郁痛苦不堪都不愿意伤害他人分毫,这样的骨子里得有多善良。

有一句话叫未经他人路,莫劝他人善;你经他人苦,未必有他善。

从小受着创伤压抑着自己长大的人其实不是懦弱,而是心里那份善让他一直憋着不发,可惜有的人还是一如既往地为难他们,难道不怕他们憋不住吗?

做人不要那么心穷,尤其是做家长

善良也是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就变成极端邪恶了,每个人的心中有一尊佛,佛下面压着一个魔,都出来后是不会跟别人论什么是非伦理的,不会论什么道德的,所以千万不要让别人放出他们的心中的魔。

而极端善良的人心里有一个极端善良的佛,极端善良的佛下面压着一个极端邪恶的魔。

这个世界多的是好人、善良的人,别把自己的孩子教得那么灰暗,没有人能够欺负一个心态积极乐观向上的人,做人不要那么心穷,尤其是做家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家长   胆小怕事   骨子里   懦弱   自卑   暴力   善良   语言   环境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