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3D打印卫星天线不是梦

卫星天线太空中3D打印,以大幅降低发射成本

对于身处外太空的卫星而言,天线越大,灵敏度越高。

但是这也意味着它们必须足够坚固,以承受发射过程中的振动而不会断裂,必须使用更重的材料,从而推高了卫星运营商的发射成本。

由于这种传统卫星发射方法的限制,使得卫星天线在太空中的灵敏度存在显著的限制。

现在这种太空3D打印技术的实现,意味着将来卫星的天线可以比传统的天线更轻,更薄。换句话说,运营商将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能力发射卫星。


太空3D打印卫星天线不是梦

日本的三菱电机株式会社在2022年5月17日宣布,该公司已开发出一种在轨增材制造技术,该技术使用光敏树脂和太阳紫外线在外太空真空中对卫星天线进行3D打印。


这种新技术利用了新开发的液态树脂,能够使用利用太阳紫外线进行光聚合的低功率工艺在太空中制造结构。

该技术专门针对为小型廉价航天器总线配备大型结构(如高增益天线反射器)的挑战,并能够在轨道上制造大大超过运载火箭整流罩尺寸的结构。基于树脂的在轨制造有望使航天器结构比传统设计更薄、更轻,从而降低卫星总重量和发射成本。

这项新技术可以通过消除将占用大量火箭空间的笨重部件运送到轨道上的需要来降低成本。

太空3D打印卫星天线不是梦

显示轨道 3D 打印过程的渲染


太空中的3D打印

到目前为止,三菱只是通过模拟地球上的类似太空的条件来测试其材料。该公司的研究人员表示,在实验室测试中,3D打印的6.5英寸(16.5厘米)宽的天线天线天线与传统卫星天线没有什么不同。

在测试期间,光敏树脂还能够在高达750华氏度(400摄氏度)的温度下保持自身性能,这意味着它将适用于太空条件。三菱团队还指出,其树脂不需要大气中的氧气来防止其凝固,这是使其成为制造卫星天线的理想选择的另一个功能。由于它使用的是自然紫外线,使得在制造时会降低功耗。

三菱还声称,凭借其新技术,“太空增材制造现在已经成为可能”。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空间站已经配备了2014年发射到轨道站的3D打印机。欧洲航天局去年还宣布,它将使用来自月球的废金属在太空中进行3D打印实验。

尽管如此,该公司的新方法仍有可能显着降低卫星发射的成本,并且可能为未来太空任务建造其他重要部件铺平道路。


太空3D打印卫星天线不是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太空   航天器   卫星天线   紫外线   天线   树脂   轨道   成本   结构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