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很坏,把我从小骗到大,但我今天这样多亏了她”

 “我妈很坏,把我从小骗到大,但我今天这样多亏了她”

会骗人的妈妈,并不是真的满口谎言,而是用一种更柔软、更智慧的方式引导孩子成长。

作者 | 可乐妈

周末,有个朋友喊我去她家吃火锅。

饭桌上,我和朋友坐着大快朵颐,反而是她六七岁的儿子橙橙忙前忙后:一会儿帮我们拿饮料,一会儿又贴心地提醒我们肉可以吃了。

吃完后,我正准备帮朋友收拾碗筷,她却拦住了我。

只见她还没碰到碗筷,就夸张地“哎呀”了一声,并一脸为难地对橙橙说:

“宝贝,这个碗怎么还这么烫啊?


我和阿姨端都端不起来呢。”

橙橙见状,便主动收拾起了餐具。

他一边往厨房走,一边用略带骄傲的口吻说:

“你们地球人当然不行啦,我是塞罗奥特曼的后代,再烫都不怕!”

看到目瞪口呆的我,朋友“噗嗤”一笑:

“都说越好看的女人越会骗人,要我说,聪明的妈妈也得学会骗人。”

自从发现儿子痴迷奥特曼后,朋友就“骗”他说:

经常帮助地球人,奥特曼的超能力就会觉醒,会越长越高,力气也会越来越大。

儿子一听,果然开始积极地满足着朋友的各种要求,现在,俨然成了一个贴心、懂事的小大人。

这一刻,我深受启发:

原来会骗人,才是当妈的最高境界。

 “我妈很坏,把我从小骗到大,但我今天这样多亏了她”

妈妈越会“骗”人,孩子越自律

无意间,刷到了一个博主“白杨老师”。

他是北京大学的硕士,曾获得过北大特等奖学金,现在成了一位名师。

在一则视频中,他感叹道:

“要不是妈妈当年骗我,我根本考不上北大。”

 “我妈很坏,把我从小骗到大,但我今天这样多亏了她”

原来,上小学的时候,妈妈骗白杨自己是文盲,厂里不要她了,以后也没法赚钱供白杨读书了。

为了能重新找份工作,妈妈希望白杨每天放学后,都能回家讲课给自己听。

吓得白杨上课的时候都不敢走神,一回家,就赶忙将白天学的知识点讲给妈妈听。

妈妈不仅边听边记笔记,还时不时向儿子提问,夸他讲得好。

 “我妈很坏,把我从小骗到大,但我今天这样多亏了她”

就这样,白杨越讲越起劲,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

等他后来大了,才明白妈妈的高明之处:

“其实,这就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费曼学习法:


每天抽出半小时让孩子当小老师,把学的知识点讲给家长听,这是巩固知识点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孩子小的时候,往往是最没自控力的。

他们只知道,玩手机很快乐;吃零食、睡懒觉也很快乐;如果能不写作业不上学,那就更快乐了。

在他们的眼中,不让他们偷懒、放纵的,就都是“坏人”。

“坏人”说什么,他们自然是听不进去的。

而聪明的妈妈往往不会跟孩子讲道理、发脾气,而是会、利用孩子的心理,用一种以退为进的方式推着孩子向前。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另一位会“骗”人的妈妈,前央视主持人周洲。

儿子跳跳小时候,周洲就想为他培养一项爱好。

于是,她经常带着跳跳去听音乐会,还结识了不少钢琴家。

在周洲的引导下,儿子果然对钢琴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主动提出想要学琴。

周洲听了,虽然心里很高兴,但表面上却装作为难的样子,还故意说:

“算了,学琴特别苦、特别累,咱们还是别学了。”

没想到这样一来,儿子反而更想学了。

儿子坚持了几个月后,周洲终于“勉为其难”地答应了,继续“骗”儿子说:

“如果你真的要学,妈妈可以把钢琴当作生日礼物送给你,但这是专门给你的礼物哦,如果买回来,就送不回去了……”

 “我妈很坏,把我从小骗到大,但我今天这样多亏了她”

儿子坚定地点了点头,在学琴的过程中,也一直都很自觉、主动。

生活中,或许很多父母都有类似的困扰。

那就是,我们越是逼迫孩子做什么,孩子就越是不肯做。哪怕表面上屈服了,背地里也还是我行我素。

因为逼迫、催促,都会破坏孩子的内在动机。

这时,妈妈倒不如撒一点小谎,激发孩子恐惧、好奇,甚至是叛逆的情绪,让孩子从“我不得不做”变为“我想做”。

妈妈的“谎言”,就会成为孩子自律和坚持的助推器。

 “我妈很坏,把我从小骗到大,但我今天这样多亏了她”

妈妈越会“骗”人,孩子越独立

前段时间,我看到有位女同学在群里抱怨自己的孩子。

她说自己的女儿今年已经上初中了,但却什么也不会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在学校住宿的时候,因为一周才能回一次家,女儿便把所有的脏衣服都攒起来,连内衣内裤都是放在行李箱拿回家让妈妈洗。

有一回,家里老人生病。

女同学整天忙着往医院跑,忘了给女儿准备好下周要穿的衣服,女儿竟然对她大发雷霆。

这一切,自然让她心寒不已。

但她不知道的是,眼前这个长不大的孩子,恰恰是她一手培养出来的。

有段时间,女儿总想抢着做家务。

但每一次女同学都嫌女儿干得不好,当着女儿的面,把女儿洗过、晾好的衣服又重新拿下来洗一遍。

女儿炒的菜,她也是百般挑剔,还说:

“你笨手笨脚的,天生就不是干活的料,好好念书就行了!”

当时她把这些讲给我们听时,就有人指出女同学说话太直了,跟孩子说一点善意的谎言也未尝不可。

但女同学却不以为意。

其实,亲子关系中的“谎言”,有时候并非贬义词,而是一种教育方式。

它的内核是爱,更是智慧。

在知乎问题“你见过哪些父母惊艳到你的教育方式”下,有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那就是“骗”孩子角色扮演:

当儿子不肯刷牙时,就“骗”他当卫生委员:

安排全家人排队、依次分发牙刷、挤牙膏,并检查爸爸妈妈的牙齿;

当儿子不愿意回家时,就“骗”他当小卫兵:

告诉他,妈妈怕黑,需要你帮妈妈领路;

当儿子不想睡觉时,就“骗”他当宿舍管理员:

每天到时间督促大家睡觉,检查大家有没有关灯……

没想到,被委以重任后,原本娇气又顽皮的儿子真的成了父母的小帮手。

不仅将自己的事情打理得很好,还学会了照顾家人。

从那以后,网友便经常想办法“套路”孩子,孩子也变得越来越让父母省心了。

作家郑渊洁曾说:

“一个好的教育者,应该是用50种教育方式去教育一个孩子,而不是用一种方法教育50个孩子。”

其实,简单粗暴的责骂、打压,人人都会。

但如何花心思、想办法,为孩子策划一场“骗局”,引导孩子学习和成长,却需要考验父母的智慧。

“骗”孩子,不是把孩子当傻子。

而是用温和有爱的方式,帮助孩子进入不同的角色,激发孩子的担当和责任,让他成为更加独立、能干的自己。

 “我妈很坏,把我从小骗到大,但我今天这样多亏了她”

妈妈越会“骗”人,孩子越自信

还记得那个曾经火爆全网的短片《努力一点点》吗?

M是一个喜欢踢足球的小男孩,但是他个头不高,协调性也不够好。

训练结束后,教练对M的妈妈说:

“M的基础不是太好,他的头球技术基本为零。”

 “我妈很坏,把我从小骗到大,但我今天这样多亏了她”

但回家后,面对一脸沮丧的儿子,妈妈并没有将教练的话如实转告,而是微笑着说:

“我和你的教练聊过了,他说你一直都很努力。


在这之前,你完全不会用头去顶球呢,但现在你时不时就能做到了。


再努力一点点,轻触一点点就够了噢。”

 “我妈很坏,把我从小骗到大,但我今天这样多亏了她”

当儿子哭着对妈妈说“我追不上其他人”时,妈妈坚定对他说:

“没关系,不需要超过所有人,只要努力去超过你前面那个人就好。”

正因妈妈的“谎言”,让原本自卑,甚至一度想要放弃足球的男孩逐渐相信:

再轻触一点点、再跑快一点点、再努力一点点,就够了。

最终,在一场关键的比赛中,当初头球技术为零的M一跃而起,帮助自己的队伍扳平了比分。

 “我妈很坏,把我从小骗到大,但我今天这样多亏了她”

一个会“骗”人的妈妈,能看见孩子的问题。

但同时,她也能看见孩子的努力和挣扎。

当孩子遇到挫折,情绪低落的时候,她更愿意帮助孩子分析原因,鼓励他继续努力,并相信他终会成功。

曾经看过一篇关于《奇葩说》冠军詹青云的报道,里面有个细节深深打动了我:

詹青云并不是生来就那么光芒万丈。

从小学到高中,她一共转学6次,每一次到了新的学校,成绩在班里都是垫底。

 “我妈很坏,把我从小骗到大,但我今天这样多亏了她”

有老师骂她:

“詹青云呀,是马尾巴穿豆腐,提不起来了!”

甚至还对詹青云的妈妈说:

“这孩子将来连高中也考不上的,趁早送去技校吧。”

要是一般的家长,多半会恼羞成怒,责骂孩子不成器。

但詹青云的妈妈却用“算命式”话术鼓励女儿:

“妈给你算过了,到四年级,你就会成为全校最棒的学生。”


“妈重新算过了,成为年级第一的时间,就在初一。”

虽然一次次“算命”,又一次次“落空”,但妈妈始终坚定地告诉女儿:

你就是最棒的。

终于,在高二那年,詹青云真的成了年级第一。

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大人的期待值,会影响孩子最终的行为结果。

或许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看不穿父母为了鼓励他而编造的谎言。

而是孩子看到了谎言背后的信任和爱,所以选择相信自己,加倍努力,从心底滋生出一种让父母的期待成真的力量。

 “我妈很坏,把我从小骗到大,但我今天这样多亏了她”

作家傅首尔曾在《奇葩说》上讲过这样一件事:

小时候,自己家条件不好,自己和妈妈就住在米仓里。米仓里到处都是老鼠,让小小的傅首尔害怕不已。

妈妈就骗她说:

“老鼠会在夜里给乖乖睡觉的小孩送来糖果噢。”

每天早上,当傅首尔醒来后,果然会在枕边发现一颗糖。

 “我妈很坏,把我从小骗到大,但我今天这样多亏了她”

一颗小小的糖果、一句善意的谎言,就像是一把雨伞,庇佑着暴风雨中的孩子,让她有了战胜恐惧的信念。

哪怕日后,生活的真相渐渐铺陈开来。

被妈妈的温柔和智慧治愈的童年,早已成了孩子人生中温暖的底色。

记得看过这样一句话:

“好的教育,不是一直保持‘原则正确’,甚至‘铁面无私’,而是以合适的手段,去做正确的事。”

会骗人的妈妈,并不是真的满口谎言,也不是空有承诺却不兑现。

而是一种转弯、柔软的智慧。

背后藏着的,其实是对孩子的期待和守护。

我相信,当妈妈开始学会骗人,这种别样的力量就会激发孩子成长的能量,让孩子变得更加自律、独立、自信。

点个“赞吧”,愿每一个孩子都能看到妈妈的良苦用心,让妈妈的期待成为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谎言   儿子   父母   女儿   智慧   努力   妈妈   方式   孩子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