甪直巡游:保圣寺的三次劫难



标签:甪直镇 保圣寺 旅游 历史

甪直巡游:保圣寺的三次劫难

保圣寺大门口:有石狮子,文保碑

甪直巡游:保圣寺的三次劫难

文保碑,国一

甪直保圣寺的古物馆内有世界闻名的“塑壁罗汉”。虽仅存一半,且还有残缺,但是塑壁圣手杨慧之作品,是唐塑,是名闻世界的古典艺术瑰宝。甪直保圣寺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惠之(713-741年),吴县人氏,唐开元年间,他与吴道子一起师从苏州画家张僧繇。据说杨惠之学画不如吴道子,于是另辟蹊径专攻泥塑,终于成名,当时有“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的美谈。

我知道的甪直保圣寺三次劫难,前两次是在文献阅读中得来的,后一次是在游览过程中亲耳听闻的,现记述如下:

保圣寺咸丰年间(1860年)“长毛之乱”,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太平天国运动,这个由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运动被后世称为“长毛之乱”或“粤匪之祸”,它对中国文化的摧残是史无前例的,苏州许多著名的名胜寺庙的消失都有“长毛”的身影。当时粤匪也到甪直了,保圣寺也面临危机。甪直人王韬在《漫游随录·保圣听松》一文中记载了长毛占领甪直后发生的两件事:一是清代诗人江湜父亲江补松,被长毛杀死于保圣寺正殿。二是“粤逆后于甫里设乡—官,欲毁寺之砖石供建屋用,赖乡官贿之得免,不然寺亦危矣。”保圣寺以贿躲过了这一劫。

第二次劫难是1928年,大殿半边坠塌,半数罗汉被毁,只剩下我们现在看到的九尊罗汉,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这也是“半堂罗汉”之称的由来。后经名流、贤达蔡元培、马叙伦、叶楚伧、顾颉刚等奔走呼吁,建筑专家范文照设计,建造了这座中西合璧式的罗汉堂,并由雕塑家江小鹣、滑田友等把这幸存的九尊罗汉塑像放在现在这个位置。

第三次劫难是在十年动乱中。我在甪直游览访古时,听甪直的老人介绍,保圣寺门楼原是庑殿顶砖雕门楼,上有《西游记》人物砖雕,文革中被砸掉了,仅剩下现在这个素门楼。红卫兵进入保圣寺破“四旧”,砸了天王殿的四大金刚,还要进入古物馆砸这“半堂罗汉”。当时,看护古物馆的叫老张(记住老张),他把古物馆锁了起来,红卫兵问他要钥匙。他斩钉截铁地对红卫兵小将说:除非我死了,你们可以进去砸罗汉!这名闻于世的佛教艺术珍品才得以保存下来。我追问“老张”全名叫什么,人们已经记不起来了;还在世吗?估计去世了。可是“老张”这名字深深烙进我的脑海,鲁迅说过,中国从来不缺有脊梁的人,“老张”当属此列,并永远受到后人的敬仰。保圣寺内应该有“老张”的事迹介绍,让后人永远铭记他。

另外,世称“天下罗汉两堂半”,这两堂罗汉分别是泰山北麓灵岩寺和东山紫金庵,半堂就是指甪直保圣寺9尊罗汉。由于泥塑作品不像石刻铜雕那样经久,其真迹很难保存下来,这两堂半罗汉犹显珍贵。

甪直巡游:保圣寺的三次劫难

甪直巡游:保圣寺的三次劫难

偷怕的两张罗汉照片


甪直巡游:保圣寺的三次劫难

甪直沈氏后裔沈达人时 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回家乡。

当时大门口还没有石狮子,石狮子和底座都是保圣寺工作人员从其他地方寻觅过来的,而且石狮子和底座不是原配的。

甪直巡游:保圣寺的三次劫难

保圣寺文革前大门


此文2016-10-21 16:46:44原发于新浪博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劫难   红卫兵   砖雕   古物   泥塑   门楼   苏州   长毛   罗汉   石狮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