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经济框架启动,美国极力拉拢小圈子,去除中国产业链能得逞?

所谓的印太经济框架,是美国推动建立的一个多边经济合作机制,简称叫做IPEF。这个机制的最初构想最早是在去年10月份的时候,当拜登以视频方式出席东亚经济峰会的时候首次提出来的。在此之后,美国的多名高官又在不同场合,提出并且描绘过这个所谓的印太经济框架。具体细节要等到24号,当拜登在访问韩国之后访问日本的时候,将会召开正式宣告IPEF成立的峰会,届时,除了美日之外,其它参加国的领导人也会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参加。尽管还没有正式的发布,但通过之前媒体的报道和美国高官的描述,其实这个框架的主要内容已经被披露了出来。

从本质上讲,这个IPEF就是美国近年来一直在力推的所谓印太战略的经济板块。众所周知,印太战略带有着强烈的针对中国的色彩,是一个政治和安全战略,目的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通过拉拢美国的盟国们,共同打造一个遏制中国的包围圈。政治和安全目的很明确,可要想真正动员起自己的盟友们,尽可能壮大自己的队伍,美国也知道光喊政治和安全口号是不行的,要有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行。印太战略自从提出来,就被认为太空洞,缺乏经济内容,对亚太地区国家吸引力不够。因此,美国一直在酝酿经济方面的内容做为印太战略的经济版本。印太经济框架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印太经济框架启动,美国极力拉拢小圈子,去除中国产业链能得逞?

印太经济框架主要是包括四方面的内容:1.公平和有弹性的贸易2.建立具有弹性的供应链;3.清洁能源、碳减排碳中和基础设施建设4.税收和反腐败。这四项内容,其实主要围绕一个核心开展,那就是在那些美国认为具有战略重要性的产业领域,打造一个封闭的,排除中国等美国不喜欢的国家的供应链体系。

您仔细看一看,这四项内容是不是都是在围绕这个目标展开。公平有弹性的贸易,公平不公平那只是一个借口,想一想美国是不是经常把不公平这个大帽子扣在中国头上。有弹性的贸易,意思就是不要依赖某一个国家,这跟建立有弹性的供应链是联系在一起的,所谓弹性就是不依赖,您想想世界上谁的制造业最发达,谁的供应链体系最完善,当然就是中国,这一条相当于就是不点名的说:我们要摆脱对中国的供应链依赖。其实,这也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美国自从特朗普时期就开始叫嚷要摆脱中国供应链,甚至要跟中国经济脱钩。至于后面的两条,清洁能源、双碳目标和基建,税收和反腐,这都是用来服务于前面目的冠冕堂皇的借口,通过订立一个解释权在美国手里,根本就没有客观标准的所谓高尚目标,义正言辞的给你踢出去。

印太经济框架启动,美国极力拉拢小圈子,去除中国产业链能得逞?

那么美国力推的这个印太经济框架是不是能实现自己的目的呢?咱们首先要看一下,这个所谓的经济框架跟之前的那些区域性的自贸协定是不是一样的。近年来,在亚太地区出现了多个区域性的自由贸易协定,比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韩自贸协定、RCEP,包括美国退群后的CPTPP,这些都显示出各国推动自由贸易,实现合作共赢的强烈愿望,而且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那么这个印太经济框架是这样的一个自贸协定吗?当然不是。

印太经济框架启动,美国极力拉拢小圈子,去除中国产业链能得逞?

咱们前面已经说了,这是一个封闭的经济框架,出于政治和安全动机建立的经济框架。说白了吧,这就是一个针对中国的经济机制。之前的自由贸易协定,是各国在现行的世界贸易规则下面,共同达成的相互开放市场的安排,相互开放市场、关税上的减免,而这个印太经济框架不一样,它是在重新制定新的贸易规则,订立一个美国主导的新的游戏规则。如果把国际贸易比作一场大规模游戏的话,您可以理解为,自贸协定是几个小伙伴一起商量如何把原有的游戏玩得更好,只要有助于把游戏玩得更好,谁都可以加入进来,而印太经济框架是几个小伙伴商量另起炉灶,不玩之前的游戏了,换个新游戏玩,而且我们来挑选带谁玩不带谁玩。

美国现在搞的这个亚太经济框架,并不想通过进一步开放本国的市场,让框架内的成员能够在现在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实惠,而是打算订立一套新的标准,打破现在世界上通行的这套贸易规则,向自己不喜欢的国家关闭自己的大门,把业务转移给加入框架的这些国家。传统的自贸协定,很容易引发美国国内的反对声浪,认为是外国产品抢走了本国工人的饭碗,所以拜登政府不敢在这方面有突破。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把之前中国企业获得的美国市场抢过来,转给加入印太经济框架的这些小伙伴。

印太经济框架启动,美国极力拉拢小圈子,去除中国产业链能得逞?

美国的这个如意算盘能实现吗?我认为不能完全实现,但可以部分实现。这次的IPEF的启动,已经初步得到了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等国的支持,现在还在积极争取其它东南亚国家的参与。这里面美国、日本、韩国,这三国在高科技产业领域,特别是美国最为关注的半导体芯片领域,占据着巨大的产业优势,在半导体芯片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中,印太经济框架的成员国占据着领先和主导地位。在这些领域,美国利用对半导体技术和设备的控制,排斥中国相关产业的图谋可以部分得到实现,我们从华为的遭遇就可以看到这一点。

现在美国把日本和韩国拉进来,对半导体技术的控制力会进一步增强,在整个半导体供应链上排斥中国企业的能力会更强,日本和韩国在中国都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两国的高科技产业不希望断绝跟中国的合作,但日韩两国在政治上向右转的趋势很明显,特别是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两国追随美国的步伐明显加快,对此我们不可掉以轻心。

印太经济框架启动,美国极力拉拢小圈子,去除中国产业链能得逞?

然而,在高科技领域之外的供应链上,其它国家很难完全追随美国,排斥中国,这一点并不现实,东盟和中国互为对方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是日本和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和这些国家的经贸合作,除了美国有着巨大话语权的半导体产业,还有着数不清的行业和领域都紧密交融,想在这些领域都跟中国脱钩,根本做不到,也不可能得到这些国家的支持,即便日韩目前也不可能,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除非世界格局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否则日韩谁都不会放弃。

印太经济框架启动,美国极力拉拢小圈子,去除中国产业链能得逞?

印太经济框架,能够在多大程度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取决于美国准备付出多大的代价做交换,如果美国愿意用本国的消费市场做筹码,胁迫这些国家加入,胁迫它们将供应链转移出中国,否则就不能出口给美国市场,那显然围绕美国消费市场的产业链将会发生转移,只是目前看来,正在面临严重通货膨胀,正在主动寻求降低对华关税的美国,现在很难这么做。在高科技领域,印太经济框架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目标,现在取决于日韩两国的配合力度,对于日韩来说,这么做的代价会是惊人的,不仅有经济上的巨大损失,更有政治和安全上的潜在风险,相信对于这一点在未来的谈判和交易中,日韩两国会反复权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美国   中国   框架   目的   经济   小圈子   韩国   日本   协定   产业链   领域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