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之身上善治水须知水,养生需要不断净化和改善之水

修之身上善治水须知水,养生需要不断净化和改善之水

原创:熊春锦 德慧智

道德人生最幸福,德才兼备最快乐!

传播:国学丨文化丨亲子丨教育丨中医 | 健康

传递:爱地球 | 爱万物 | 正能量

上善治水,首先要知水。人体内有非常丰富的可见知的物相水,成年人身内70%左右是物相的水,包括血液、淋巴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神经递质等,都是我们在修身养生过程中需要不断净化和改善之水。


众所周知,人在胎儿时期是完全浸泡在物相水(羊水)之中,体内分布着95%以上的水;而在幼儿时期(4一8岁),身体内占有90%的水分;即使在成人时期,体内的水分也高达70%。可见水是我们生命的主体成分,那么人的一生也就毫无例外地是在以水为主导地位的内环境和外环境中,完成生命的全部进程。我们一生的胎婴时期、幼儿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成人时期、老年时期的六大人生阶段、在第一轮的六十花甲内抓住了治水,也就是抓住了一生的德道实践。终生用上善治理生命之水,也就抓住了“人生阶段”的根本,才有可能顺利进入花甲重开,并且完成好生命的“道生阶段”使命。在传统修身学说中,对于每个人身内之水,都给予了与自然界之水相近的形名,例如四海、五湖、九江、三岛、六池(华池、瑶池、凤池、天池、玉池、昆池)、元潭、阆苑、神水、金波、琼液、玉泉、阳酥白雪等不同的形名结构。这些名称,都是古代幾学中的喻析法、辟析法借有相而比喻质象,并且在祖先们留下的古籍中有很多记载。如:四海:心(臟)名为血海,(双)肾名为气海,脑名为髓海,脾胃名为水谷之海。五湖:五藏即为五湖,五臟各含有液,所主之位各有东西南北中,是此身内五湖的来历。九江:小肠二丈四尺而上下九曲,盘曲于腹中,名为九江;小肠之下元潭之说同样相类。三岛:头顶名为上岛,心田名为中岛,肾名为下岛。三岛之内部,还有根源、阆苑之类的形名,类示其中的实质。六池:华池在黄庭之下,瑶池出丹阙之前,昆池上接玉京,天池正冲内院,凤池乃心肺之间,玉池在唇齿之内。

修之身上善治水须知水,养生需要不断净化和改善之水


配图:玉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天池   华池   阆苑   花甲   瑶池   小肠   须知   身上   时期   阶段   生命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