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用户界面 华为鸿蒙新的突破点

摘要:操作系统底层的技术和代码改变难以被普通用户感知,用户界面的改变才是能够直接看得见和摸得着的。因此,操作系统用户界面的革新对提升使用体验和吸引用户至关重要。华为鸿蒙原子化服务和多个手机厂商联合开发的快应用是一种更便捷的应用提供方式,但目前其特色和优势没有能够很好发挥出来,迫切需要找到突破点。“集成用户界面”是解决问题的新方式,它能够大幅提升应用的操作效率,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并促进形成新的应用生态。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终端得到广泛使用,手机更是成了人们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设备。虽然,手机有着不同的操作系统,但是,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以及其基于的逻辑基本一样。多年以来,手机的用户界面就是这样,可能大家都已经完全习惯,觉得手机本来就是这样的,没什么可改变的。其实,目前操作系统的这种用户界面是存在问题的,是需要改变的,是可以变得更好的。可能大家会觉得用户界面就是手指滑动、点击几下的事,改不改变都无所谓。其实,就像台式机从DOS操作系统转变到视窗操作系统给人们带来的效率和体验提升一样,手机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的一点改变也会带来巨大的影响,甚至可以改变整个应用和服务生态。

一、目前手机使用存在的问题

1、功能使用比较麻烦。目前很多使用频次不高的简单功能也需要先下载APP,然后再注册使用,想删除却又怕后续要用,不删除就会长期占用屏幕空间和存储空间。有很多用户需要经常使用的功能(付款、扫码等)却都要先点进APP,然后再需要一步或多步才能调出使用,没有更快捷的路径。

2、操作系统界面过于简单。手机操作系统界面基本都是APP图标的简单排列,不点开APP无法直接看见功能界面,其实是对手机屏幕空间的一种浪费。鸿蒙的服务卡片模式带来了改变,但使用体验尚不是太好。

3、超级APP给用户带来累赘。APP开发方将很多功能堆叠到一起,其实对于用户而言,很多功能是没有用的或极少使用的,但其也要占用手机的存储空间和屏幕空间,用户对此无法改变。

4、用户触达应用不够便捷。一般用户手机都会安装很多个APP,但操作系统提供的分类管理和导航功能不足,对一些不太常用的APP很多时候需要翻好多下才能找到。

5、直达式应用的功能未能很好发挥。华为鸿蒙原子化服务和多个手机厂商联合开发的快应用都是直达式免安装的应用解决方案,能够缩短用户与操作之间的距离,这种与操作系统深度集成的应用提供模式却未能在操作系统界面有很好的入口,极大限制了其功能发挥和生态发展。

二、手机应用和操作系统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1、更便捷,更短的操作路径。程序最大程度免安装,免单独注册,可以直接使用。尽量缩短用户到功能的距离,降低点击和跳转次数。

2、更直观,尽量所见即所得。更多的功能以用户能够直接看见的方式呈现,而不是要多级跳转。操作系统用户界面“类APP化”,将用户需要使用的功能整合起来,直接呈现给用户。

3、更干净,避免无用的东西。在手机中最大程度只保留有用的东西,避免被迫安装或留下无用的东西,更多的功能实现“用后即走”,减少手机中的垃圾堆积。

4、更匹配,能实现千人千面。每个人工作、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都不尽相同,需要的应用以及对各应用的使用频率也不尽相同,需要操作系统能够提供高度个性化的应用搭配和用户界面。

5、更现成,丰富的可选模板。操作系统提供丰富的适用不同用户的应用搭配和用户界面模板,不同用户可以轻易找到和下载所需要的界面布局,不用自行从头去设置。

6、更灵活,用户可自行调整。操作系统提供更加灵活的用户自主调整功能,使用户在默认界面或模板界面的基础上,能够方便进行调整和改动,以更加适合自己当下的需求。

三、操作系统的集成界面模式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除了流畅度之外,操作系统底层的技术和代码改变是难以感知的,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的改变却是能够直接看得见和摸得着的。因此,操作系统用户界面的革新对提升使用体验和吸引用户至关重要。鸿蒙操作系统的原子化服务功能和手机厂商联合开发的快应用是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但其优势和特色却没能得到很好的发挥,操作系统界面和用户的使用体验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并未让用户有特别耳目一新的感觉。那么,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能不能改变?应改变成什么样?在我看来,基于原子化服务和快应用的集成用户界面将会是一种全新的好方式。

1、基本方式

(1)操作系统用户界面“APP化”和“H5化”,将原子化服务、快应用和APP看作是操作系统自身的后台程序,通过操作系统向用户提供服务,并将这些程序和应用的用户界面(服务卡片)整合集成到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中,统一面向用户,使操作系统就像一个集合众多应用和服务的“超级APP”。

(2)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不再是简单并排的APP图标,而是以服务卡片为主要展现形式(可以是服务卡片和APP图标相结合),最大程度兼顾操作便利和屏幕空间利用。将用户界面的设计艺术化,让用户能够更直观、更清楚地看见所需的信息和直接进行功能操作,并给用户更好的视觉享受。

(3)服务卡片功能更进一步,除了点击后打开软件操作界面的方式外,卡片可以更大,比如直接占据半屏或一屏,可以设计成相当于是软件的一个打开了的操作界面,只要用户滑动或进入该服务卡片的界面,服务卡片自动刷新和激活,使用户可以直接操作(相当于已经无感地为用户打开好了操作窗口,且亦可将非全屏窗口展开进行全屏操作),而不是点击后还要弹出一个窗口才能操作。

(4)每个集成用户界面(简称“集面”)都有一个类别、主题或场景,比如:将多个支付类软件集成到一个集面,将多个出行类软件集成到一个集面等。每个集面可以比较长,能在手机屏幕像网页一样上滑或下滑进行浏览(在服务卡片内部上下滑动浏览服务卡片内部内容,在服务卡片边缘位置或卡片外部区域上下滑动浏览集面)。

(5)操作系统可以为每个集面形成一个索引或目录,用户可以通过点击目录直接打开集面,而不用一屏一屏地滑动查找。每个集面最后为一个搜索框,可以在应用市场搜索该集面同类及其他的服务。

(6)操作系统提供不同类别、主题或场景的集面模板,用户可以选择或下载使用,并可以对模板进行修改和调整,比如调整集面中各应用的排序,增加或减少集面中的应用等。

2、具体示例

手机为人们提供多种功能和服务,整体而言,手机第一位的功能是沟通和联系,其余功能的重要性排序可能每个人都不一样。根据一般的使用情况,进行一个集成用户界面的布置示例如下:

(1)首屏

首屏离用户最近,是手机中最为核心的一屏,其功能首先以沟通和联系功能为主;其次为放置最常用的功能;然后是提供分类和目录功能。首屏上半部分集合消息(5G消息)、电话(5G新通话)等手机原生的软件以及畅连等沟通类软件的功能,并可以改进现有软件或开发新的软件,形成全新的首屏界面,使用户能最便捷、最直观使用看信息、发信息、打电话、语音通话、视频通话、开视频会议等沟通功能。下面放置支付、扫码等最常用功能及各类功能集面的分类入口。示例如下:

集成用户界面 华为鸿蒙新的突破点

首屏示例

(2)负屏

将日程、笔记、设备、服务等功能集面放到负屏,顺序可以由用户根据需求自行确定。

日程:直接全屏显示用户的日程安排,并可以增加和修改日程。

笔记:直接显示笔记操作面板,供用户可快速通过打字、手写、录音、拍照、录像等方式形成笔记。

设备:随着鸿蒙的推广应用,与手机连接的设备会增多,因此可以考虑单独一屏显示设备管理,代替原来的从上边缘下拉出来的超级终端管理界面。

服务:本集面提供应用展示和搜索功能,上面部分分别按使用频率和时间顺序展示最常用、最新使用的应用,使用户能够方便查看自己的应用。下面部分为应用市场的服务卡片,供用户在应用市场查找和使用服务,代替“应用市场”APP。

(3)正屏

正1屏开始以用户使用频率或自身需求为依据依次放置各类功能的集面,排列顺序由用户自行确定。在服务原子化和展现卡片化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集面进行更灵活的功能组合,比如:可以将微信的支付功能放入支付集面,将微信的消息、朋友圈、公众号分别形成服务卡片放到正1屏的集面(服务卡片大小可以调整),这样就不用在要看信息的时候还要退出朋友圈或公众号界面了。在操作上,用户可以在手机屏幕左右滑动到某一集面,也可以通过首屏目录直接跳转到某一集面。部分分类集面示例如下:

社交:放置微信等社交软件的服务卡片(一个软件的不同功能形成不同的服务卡片,一个集面可以放多个服务卡片,也可以根据屏幕空间放置软件的图标,下同)。

日常:放置闹钟、天气、相机、日历等应用的服务卡片。

出行:放置打车、骑行、地铁、公交等应用的服务卡片。

工作:放置办公OA、邮箱等办公类应用的服务卡片。

地图:放置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应用的服务卡片。

资讯:放置新闻类应用、订阅号等的服务卡片。

网购:放置京东、天猫、拼多多、美团买菜等购物类应用的服务卡片。

快递:放置顺丰、EMS、中通、德邦、闪送等快递和物流应用的服务卡片。

餐饮:放置美团外卖、饿了么、点评等应用的服务卡片。

音乐:放置华为音乐、网易云音乐等音乐类应用的服务卡片。

视频:放置抖音、腾讯视频、华为视频等视频类应用的服务卡片。

差旅:放置12360、飞猪、携程、航旅纵横等应用的服务卡片。

银行:放置用户使用的各手机银行的服务卡片。

其他:放置其他杂项应用的图标或服务卡片。

3、需配套开展的工作

要使集成界面的方式能够发挥出预期的效果,还需要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生态建设等方面进行配套。

(1)形成广覆盖的账户体系,为应用提供良好的统一账户服务。创新账户授权方式,在保障用户账户安全的情况下,让用户能够实现几乎无感的账户登录和使用。

(2)更多的服务提供商将原来APP的功能原子化,并对每个原子化服务形成一个或多个可选的服务卡片模式。同时,进一步推动快应用的发展。

(3)在操作系统层面构建沟通类应用与其他应用之间的通路,可以通过沟通类应用界面进入或调出其他应用,其他应用也可以流转信息到沟通类应用。同时,尽量推动有需要的各应用之间能够相互跳转和连通。

(4)在操作系统层面优化企业与个人用户之间的服务提供和沟通连接,让企业能够更好服务和沟通消费者,可以考虑在沟通类应用中放入类似服务号的功能。

(5)可以将部分专业性的大型软件安装到云端,并使手机能够便捷地通过一个简单的原子化服务就能进行远程云上使用(可以收取费用),满足用户的一些临时性或特殊性需求。

四、预期能够产生的效果

集成用户界面是与原子化服务相匹配的一种方式,它能够从理念上和实际上对原有手机操作系统界面模式形成根本性的改变,可以说,没有好的用户界面,原子化服务的功能发挥至少减半。集成用户界面的应用能够推动更多软件往原子化服务方向发展,缩短用户获取服务的路径,减少手机空间占用,显著提升用户的使用效率;能够通过突破性的界面和更好的使用体验,增加鸿蒙对用户的吸引力,促进鸿蒙系统的推广;能够使好的单项服务脱颖而出,不好的单项服务被用户抛弃,从而促进服务提供方更专注于提供极致服务,构建起更好的服务生态,最终让用户能够使用到更好的功能和享受到更好的服务。


以上是以手机为对象进行的探讨,其实,平板电脑由于屏幕比手机更大,可能更能适用服务卡片和集成界面的显示方式,其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更能够提供看见即可用的类似H5的使用体验。再进一步想一下,如果移动终端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突破性革新了,台式机的界面是否也会发生颠覆性改变呢?


说明:这是我在使用手机过程中基于原子化服务而对手机操作系统用户界面的一些思考,由于本人并非专业人员,可能有很多不对的地方,但我希望这些想法能够引起行业专业人士的一些思考,也当是向华为公司鸿蒙操作系统从另一种视角提一个小小建议吧。当然,如果真能够使手机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变得更便捷,那将会是更有意义的一个事情。我十分乐意就此和大家进行探讨,欢迎批评指正(联系方式:34620425@qq.com)。


欢迎转载,但需全文转载(包括正文和后附的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鸿蒙   用户界面   华为   突破点   原子   卡片   界面   操作系统   操作   功能   用户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