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人嗝言(六二七)-从车轴悖论到共同之轴与星际旅行(12)

我们以前讨论过车轮悖论,小轮发生时空膨胀的关键在于轴,小轮与大轮有一个共同的轴,这个共同之轴强制半径不同的车轮在相同的时间内行走的距离相同。这也就是说,在共同之轴的强制作用下,车轮的尺度发生了变化,而尺度变换是星际旅行的前提和关键。

所以,我们要想实现星际旅行,就要首先完成尺度变换,尺度变换的依据就是共同之轴。

充当公同之轴的事件必须满足且一直具备恒定性,而宇宙中能够满足这一条件或要求的事件就是光。以前我们论证过光速最快且恒定是必然的。在这里我们再一次强调,光速的测量不是以抽象的空间距离为基础的,而是以事件的距离为基础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光速恒定是事件数量恒定,而不是纯粹的空间距离恒定。

但是时空内所有事件是不同的,这也就是说,事件自身的尺度是不同。虽然它们的尺度不同,但是运动的基础或运动最小单位是相同的,它们的最小运动单位就是自身的尺度,而这也同时定义了所有事件各自的基准时间。而这一事件的基准时间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义:光穿越某一事件的两个样本个体所消耗的时间就是这一事件的基准时间。在光的定义下,所有事件的基准时间都是相同的,虽然它们的尺度存在着不同。

我们也可以形象的理解时间基准相同。原子每移动自己的一个身位就是原子的基准时间单位,银河系每移动一个自身身位就是银河系的基准时间单位,虽然这两个基准时间单位在比较后的尺度不同,但它们包含的内容相同,且它们给予的心理历程与感觉也相同,所以我们说原子的基准时间单位与银河系的基准时间单位是相同的。

所以自身的尺度决定了在单位时间内的运动距离。这样一来我们可以通过变换尺度来实现单位时间内运动距离的不同。

不同尺度的事件都可以有包含关系,也就是说,时空中总有一个大尺度的事件包含了某一小尺度的事件。这是因为这种必然的包含关系的存在,某一事件主体存在于所有尺度之内,因此,这也就为事件主体变换自身的尺度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主体事件的运动与光的传播是同在的,这也就是说光只在主体事件这一尺度内传播,而不会进入主体事件内部。这样一来,我们在多大尺度上对光的传播关闭,那么我们就在多大尺度上运动。

因此我们可以说我们控制传播光的事件的尺度,也就控制了自身运动的尺度。当我们控制光只在星际传播时,我们也就可以实现星际旅行了。这里的关键就是事件主体在不同尺度上的跳跃与转移。

散人嗝言(六二七)——从车轴悖论到共同之轴与星际旅行(12)


散人嗝言(六二七)——从车轴悖论到共同之轴与星际旅行(12)


散人嗝言(六二七)——从车轴悖论到共同之轴与星际旅行(1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星际   车轴   银河系   悖论   光速   基准   尺度   主体   距离   单位   事件   旅行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