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诸多的古镇中,有一座古镇和所有的古镇都不一样,这便是无锡的惠山古镇。惠山古镇的独特之处并非小桥流水人家,而居然是118座祠堂,让人瞠目。这座以祠堂建筑为主的古镇,始建于唐朝而盛于明清,其中有四处看得见的唐朝遗迹,揭秘了这座古镇的历史渊源。
惠山古镇肉眼可以看到,并且保存完好的唐朝文物,首选便是惠山寺的石经幢。石经幢一共有两座,分立在惠山寺山门两侧,这两座石经幢,南侧为建于唐乾符三年(公园876年)的陀罗尼经幢,上面刻的是经文,而北侧为建于北宋熙宁三年(1070)的大白伞盖神咒幢,上面刻的是咒文。
惠山寺是惠山古镇历史最悠久的建筑群,始建于南北朝,不过现在已经完全看不到建寺时的南北朝遗迹了,目前肉眼能够看到的最古老的遗迹,便是惠山寺山门南侧的唐陀罗尼经幢,经幢上用浮雕手法刻制的佛像、狮子、莲瓣托座等,虽然岁月打磨的痕迹明显,但依旧能够看见唐时工匠的高超技艺。
惠山古镇第二处与唐朝历史相关的景点遗迹,便是大名鼎鼎的“天下第二泉”,这座泉是唐大历元年至十二年(766-777),无锡县令敬澄所开凿,紧邻惠山寺,因此,这座泉自唐朝开凿完成之后最早名字叫做“惠山泉”。
但是,这座泉真正驰名天下,却源于另一个唐朝人,这便是大名鼎鼎的“茶圣”陆羽。作为唐朝人,陆羽评定了天下水品二十等,惠山泉被列为天下第二泉,从此之后,“惠山泉”就变成了“天下第二泉”,如今泉依旧在,但唐朝时期的遗迹已经荡然无存,不过,由元代大书法家赵孟亲笔书写的“天下第二泉”几个字,依旧刻在泉亭的石壁上,而纪念茶圣陆羽的陆子祠,也在二泉的上方,每日为老茶客们提供茶馆服务,可谓活着的历史传承。
在惠山寺大同殿前,有两个老无锡人耳熟能详的遗存,一个是树龄600多年,历史上惠山寺十八棵“明洪武银杏”之一的古银杏,种于明洪武初年(1368),另一个便是银杏树下的“听松石床”,在这座石床的侧面,有唐朝诗人李阳冰手书的篆体“听松”二字,是实打实的唐朝遗迹。
不过,无锡人从小听到的关于这座石床的版本,是南宋的故事,传说中岳飞与金兀术大战,金兀术大败,逃到惠山寺,躺到石床上休息,夜半听到惠山满山松涛,以为岳飞大军杀来,仓皇间滚下石床,并在石床上留下了抓痕。这故事讲得活灵活现,还有石头上的抓痕为证。不过,正版关于石床的见证,却是唐朝诗人皮日休来惠山寺后,专门为听松石床写的一首诗《惠山听松庵》,内有“千叶莲花旧有香,半山金刹照方塘。 殿前日暮高风起,松子声声打石床。”的著名诗句。
拥有118座祠堂的惠山古镇,最珍贵的历史遗迹,当然少不了祠堂,在惠山古镇118座祠堂中,共有9座宰相祠堂,其中有3座为唐朝宰相祠堂,分别是唐开成五年(840年)拜相的李绅,中唐宰相陆贽,以及在武则天鼻子底下主导“神龙政变”,复辟唐朝的张柬之。
由于历史的原因,历史上的建筑,大都很难被保留下来,即便有遗存,也都是历经战乱、火灾之后被修复的,惠山古镇的唐朝三相祠堂,也早已不是唐朝旧物,而是恢复惠山古镇景区后,修复性的建筑,但这些建筑由于有族谱资料的详细描述和记载,甚至有建筑结构保留,因此,目前能够看到的,依旧是明清时期的外观,比如陆贽的陆宣公祠内,还有陆贽在锡后裔成立的陆氏宗亲会在祠堂内组织活动,修编族谱,也算是活着的文化传承。
应该来说,像惠山古镇这样历史悠久的江南古镇,其实在小桥流水人家、古建筑的背后,往往都有真实生动的历史故事,和肉眼可见的古建筑遗存,去寻找这些建筑遗存和背后的故事,也是旅行中的一大乐趣。
更新时间:2024-08-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