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生来“二百五”

作者:冯建国

(题记:

人生如梦,转眼之间五年过去了。回首前尘,似乎人生一无所获,却又被时光抛下了几多沧桑。岁月的逝去,生命的缩减,不知是悲是喜,一切都发生在我们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如小河流水一般,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慢慢来,匆匆去,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文章与人一样皆是过客。这是五年前写的一篇随笔,保存在手机的备忘录里,沉默如沉船在水底。所谓备忘录,原义是帮助或唤起记忆的记录,意为“这是应该被记住的”。今天重新晒了出来,老酒新喝,是说明自己并没有忘记它的存在。

以乡人的理解,二百五就是不够斗的意思,而且还用一个绘声绘色的民谣来形容:“满满一斗,鸡啄了两口,刚好不够斗。”听了让人好笑。不过笑中有一缕苦涩,一种酸溜溜的味道,身心都不怎么舒服。虽然说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是“二百五”一词,还是多不受人待见。

二百五人的主要特征,就是不会看别人脸色行事,多是我行我素,随心所欲,常常惹人讨嫌却浑然不觉,结果会换来别人一句:真是个二百五,天生的不够斗。关于二百五的解释,还有更多的含义存在,这里暂且不论。不过我倒是觉得,二百五是一种精神,是事物成功的铺路石。

我是在生活中悟出这个道理的,也可谓实践出真知。五年前写这篇文章时,是针对自己从二O一五年底开始,先是写了一百多篇“XX观”的诗歌,后又写了二百多篇“谈XX”的随笔,四百多个日子里从未有一天的间断。直到二O一七年的端午节,一场大病让我觉得天下万事终有终了,当休则休。而且恰好是随笔第250篇,可谓天意弄人,于是写下了这篇随笔。)

岁月蹉跎,如无情流水,不觉得写随笔已到250篇了。回首这半年多来的纷纷扰扰,却原来真的是人生如戏。每个事物的结束,都会让人倍感落寞,因为每次演出大幕落下的那一刻情景都是悲壮的,即使是充满着掌声与鲜花,也改变不了这种既往不再的命运。今天是端午节,随着这一篇随笔的结束,紧绷着的神经线终于可以松弛下来了。以此“二百五”作为这次随笔的结篇,我原是不曾想到的,纯属偶合,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势”。

所谓势者,即必然也。人世间凡事都会有始有终,大者小者一样,只是有的我们不曾见证到。譬如宇宙的形成与灭亡,人类恐怕不可能看到,但是这并不等于宇宙就没有始与终这个过程。不过世界上更多事物的开头与结尾,都是能够被人们看到的,或者说它们就把控在人们的手中,这便是因势而动。因势而动的事情,不一定能够百分之百的成功,但是因势而不动的事情,却是百分之百的不会成功。因为躺在坑里睡觉的人,是永远不会摔倒的;叫不醒的人,其实是在装睡的。

自己生来“二百五”

不庸置疑,“二百五”是一个贬义词,一些人躲之犹恐不及,谁又愿意自称为自己是个二百五呢?可是二百五的人又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这也是一种客观的现象,要不然哪里来的“二百五”这个词呢?在一些人的眼里面,我大约就是一个真真实实的“二百五”,说话做事直来直去,胡同里扛椽一般,常常是撞到南墙也不知道回头的。不过说就说去吧,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哪个人后不说人,哪个人后不被人说呢?想通了也就不会心存芥蒂了。

再说了,无风不起浪。你肯定是做下“二百五”的事情,才会被别人这么说的。只是如果你自己不在乎它,任谁也奈何你不得。设若做深层次地思考,自己确实有点二百五味道,每天坚持写一篇文章,四百多天从未间断过(前面是哲诗,后为随笔)。如果不是二百五的人,谁又能够做这样的事情呢?何为二百五呢?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傻头傻脑的,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一种是指半瓶醋,借指“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比喻一知半解却好人前卖弄。

自己生来“二百五”

真正的“二百五”到底源于何处?众说纷纭,没有定论,大约有十数八种之多。一说是源于战国时期苏秦之死;一说是源于推牌九;一说是源于民间故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还有几种说法也是各有千秋。据某中学语文记载,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一般是用五百两作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的银子,与“半疯”谐音,于是人们就把疯疯癫癫的人称作“二百五”。乡下流传着一个歇后语:半吊子的一半。可见是连半吊子都不如的。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说从前有个半傻不傻的人,因为家道中落,他去街头去卖传家宝物,牌子上写“卖金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买家只给250两。他想250就250吧,于是成交。结果很多人都笑他少卖了8两金子,笨人一个,他也不在乎,后来人们就把不计利害之人称作“二百五”。1949年,上海大同电影公司曾摄制过一部《二百五小传》的电影,描写一位正直憨厚、爱抱打不评的评戏艺人,其绰号就叫“二百五”,几乎传遍全国各地。

自己生来“二百五”

其实我们这个世界是需要二百五精神的,知道难为之而为之,就是这种精神的具体体现。我不知道今天自己离开这个领域,是否还会再次回到随笔这个舞台上来。因为人做一件事情,都有惯性,也都有惰性,两者无时不在互相搏弈着,而惰性的气场往往是会大于惯性的。有一句俗语,叫做业精于勤而毁于惰,从字面上就不难看出,勤是要用力气的,惰是连心都竖了起来,其意就是不再用心了。不用心的事情,谁又如何能做好呢?做不好的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去做。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论乘风破浪还是急流勇退,都是需要众人的帮扶,即使是在舞台上表演,也是需要跑龙套们的陪同和观众们吆喝的,否则也只能是一个灵魂的孤独起舞。就在这篇文章结束时,我突然又产生了一个二百五的想法:创办一个“运城人书屋”,收集运城人写的书,或其他作家写运城的书,以满足运城人以及希望了解运城文化人群们的需求。匾额请中书协会员卫老凹先生题书,并且草拟了一副对联:“读运城书莫嫌土音重,作河东文但求乡情浓。”请的是好友中书协会员仇官有书写。

回头一看,联虽拟得不怎么样,书法却是生辉,也算是以勤补拙。同时还准备建立起“冯建国文化工作室”,由市书协副主席刘鹏斌书写,以木板刻制成匾悬挂,作为河东文化交流活动的桥梁和纽带之所。这个打算能否成功?我不知道,也不做预测,只是默不作声向前走去,到哪里天黑在哪里歇。生来的二百五,到死都是一个二百五的,这就叫做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每个人的路在自己脚下,只要坚持向前走,成功与否何须在意。这个人生定理,其实对谁都一样的。

(写于2017年5月,略有删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苏秦   运城   河东   二百五   都会   半吊子   随笔   事物   说是   事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