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陕行之十八:拜谒黄帝陵,晚住铜川市

离开雨岔峡谷,前往黄帝陵。

晋陕行之十八:拜谒黄帝陵,晚住铜川市


晋陕行之十八:拜谒黄帝陵,晚住铜川市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是《史记》记载的唯一一座黄帝陵。

晋陕行之十八:拜谒黄帝陵,晚住铜川市

《史记》载:“黄帝崩,葬桥山”。坐落于陕西省北部的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所在地,被誉为“中华第一陵”。

晋陕行之十八:拜谒黄帝陵,晚住铜川市

晋陕行之十八:拜谒黄帝陵,晚住铜川市


黄帝陵古柏群,是中国最古老、覆盖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 ,共8万余株,千年以上3万余株 。

晋陕行之十八:拜谒黄帝陵,晚住铜川市

“黄帝手植柏”距今五千余年,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 ,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和“世界柏树之冠”。
当时问请的讲解员,说是黄帝手植的,有什么依据吗?讲解员答,一会儿会讲到的,到讲解结束,也没听到这个依据。

晋陕行之十八:拜谒黄帝陵,晚住铜川市

晋陕行之十八:拜谒黄帝陵,晚住铜川市

讲解员把我们带到这儿,指着远处的这个建筑说,那儿就是举行公祭典礼的地方,你们自己去看看吧,说完,转身飘然而去,几十年来,也跑了不少地方,请过不少讲解员或称导游,这个是性价比最低的,70大元,讲了不到10分钟,还是在景区请的正规讲解员,不知道是景区的统一规定,还是该讲解员自己的问题。

晋陕行之十八:拜谒黄帝陵,晚住铜川市

最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公元前442年,汉武帝大祭更是推向了历史的第一个高潮,自唐大历五年(770年)建庙祀典以来,这里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典的场所。

晋陕行之十八:拜谒黄帝陵,晚住铜川市


轩辕殿祭祀广场北端,在总高6米的三层石台上,巍巍矗立着轩辕殿。功能性设施都建在隐蔽处,环境得以净化。殿区内不设其他楼阁廊榭,凭借山川地貌与植被构成的大环境,体现出“大象无形”的境界。大殿檐下正中悬挂着著名书法家黄苗子先生书写的隶体“轩辕殿”匾额。

晋陕行之十八:拜谒黄帝陵,晚住铜川市

轩辕殿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由36根高3.8米的圆形石柱围合成40米X40米的长方形空间,柱间无墙,上履巨型覆斗屋顶,体现了“黄帝明堂”风貌,是庙区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沉长的屋檐、硕大的斗拱、简洁而古朴的屋脊,使整座建筑显得宏伟而庄严,具有古汉风格。屋顶中央有直径14米的圆形天光。蓝天、白云、阳光直接映入殿内,整个空间显得恢宏神圣而通透明朗。殿内地面采用青、红、白、黑、黄五色花岗石铺砌,隐喻传统的“五色土”,以象征黄帝恩泽祖国大地。整个轩辕殿设计取“天圆地方”之意,承天接地,沐阳光雨露,象征着中华远祖质朴的宇宙理念。

黄帝石刻像伫立在殿内上方。该雕像以东汉恒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建于山东的武梁祠黄帝石刻画像为蓝本,材质为福建花岗岩。像高4.1米,宽2.92米,浮雕高10至15厘米,西侧仰视,黄帝坚毅刚强,似在率领先民奋斗创业;正面仰视,黄帝慈祥亲切、意境高远;东侧仰视,黄帝则欣慰自信,似在注视着炎黄子孙和神州大地。石刻雕像整体造型简洁古朴,呈现出轩辕黄帝纵观古今、令人景仰的恢宏气势。
对了,讲解员当时手指着远处的轩辕殿还说了天圆地方的意思。

晋陕行之十八:拜谒黄帝陵,晚住铜川市

拜谒黄帝陵出来,驱车前往铜川,天空出现了祥云。

晋陕行之十八:拜谒黄帝陵,晚住铜川市

以前在上海的时候,经常去铜川路吃海鲜,现在海鲜市场搬走了,我们就去铜川市。

晋陕行之十八:拜谒黄帝陵,晚住铜川市

到了铜川市区,找了一家看起来最正规、最高级的宾馆办理入住,到了前台,正好遇上有客人要换房间,前台的两个接待员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这个客人身上,我们在旁边等了好一会,没人理睬我们,后来跟他们说,你们俩不能一个人办理换房,一个人接待我们吗?一直在我们面前的接待员这才问,你们是要住宿吗?几个人差点晕倒。

办好入住,按惯例出去遛弯。

晋陕行之十八:拜谒黄帝陵,晚住铜川市

这个宾馆对面,就是体育公园。

晋陕行之十八:拜谒黄帝陵,晚住铜川市

参加各种运动的人,分布在公园各处,有快走的、有跑步的、有打球的、有玩器械的,当然,更有跳广场舞的。
孩子们也玩得不亦乐乎。
在当今的中国,这样的情景随处可见。

晋陕行之十八:拜谒黄帝陵,晚住铜川市

晋陕行之十八:拜谒黄帝陵,晚住铜川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黄帝陵   铜川市   铜川   史记   轩辕   讲解员   殿内   柏树   石刻   黄帝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