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足迹|一个外国人为什么对黄河情有独钟?故事在他的黄河溯源之旅中

书中足迹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对黄河情有独钟?故事在他的黄河溯源之旅中

青海三江源国家地质公园黄河园区 摄图网

1991年,有一位美国汉学家从上海出发,追溯黄河的源头。他拜访了黄河沿岸的历史名胜,凭借着对中国文化的热情,战胜了一路的旅途艰辛到达黄河源头,并将此次旅行见闻写作出版,书名为《黄河之旅》。他叫比尔·波特。

书中足迹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对黄河情有独钟?故事在他的黄河溯源之旅中

九曲霞光 川西阿坝唐克镇 周雪春摄

比尔·波特出生于1970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的期间接触了中国的一些佛道家经典,对中国文化有了兴趣并开始苦读中文。两年后,他中断学业,搬到台湾,居住在寺庙中,晨钟暮鼓。1991年他到香港一个广播电台工作,在台湾和香港两地居住,常在中国大陆旅行,撰写了大量游记。他还翻译过佛学经典、王维和韦应物的诗集。

前一次的旅行,比尔·波特前往中国大陆寻找像唐代寒山一样的隐士。他将见闻写成了《空谷幽兰》,那次旅行几乎花光了他所有积蓄。但他依旧希望进行黄河之旅,走遍黄河流域,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友人王文洋很支持他的想法,并赞助了旅行的费用。

书中足迹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对黄河情有独钟?故事在他的黄河溯源之旅中

最美丽的弯道 李尧摄

1991年3月中旬,比尔·波特从上海出发,开启了溯源之旅。

在去往黄河入海口前,比尔先在上海停留了一会,他参观了和平饭店和虹口公园的鲁迅墓

鲁迅在上海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十年,去世时55岁。1956年,国务院决定在鲁迅逝世20周年之际迁墓,并拨款修建了墓地和铜像。墓穴上有鲁迅夫人许广平和儿子周海婴种植的桧柏。

书中足迹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对黄河情有独钟?故事在他的黄河溯源之旅中

虹口公园里的鲁迅铜像 载于《黄河之旅》 比尔·波特摄

“墓前铸有一尊他坐在藤椅上的铜像,线条简练朴拙,堪称杰作。我从小贩手里买了些鲜花,放在一个日本参访团敬献的花圈旁边。”

离开上海后,比尔拜访了青岛崂山的太清宫,那里是久负盛名的道观,也曾是蒲松龄的居住地。比尔坐在蒲松龄故居的繁花之中想起了“庄周梦蝶”。他接连经过了崂山和蓬莱,从古城临淄一路向北,就到达了东营市的黄河三角洲

书中足迹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对黄河情有独钟?故事在他的黄河溯源之旅中

收获 东营湿地 怪客6摄

去往黄河入海口的路比想象得要困难,路况复杂,比尔一行反复停车、问路。花了四个小时,跑了一百多公里,车轮上沾满泥,最后车子不得不开进了一片滩涂停了下来,幸运的是比尔发现这片滩涂正好是隔开黄河和渤海的最后一片滩涂。

书中足迹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对黄河情有独钟?故事在他的黄河溯源之旅中

走进黄河口 赵吉生摄

比尔看到的黄河口景象除了一片高高的干草外,并没有一丝新绿。不过随着近年来对环境的持续治理,生态恢复得良好,有大批候鸟在此停留。

书中足迹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对黄河情有独钟?故事在他的黄河溯源之旅中

湿地生灵 怪客6摄

接下来比尔到了济南。

千佛山是泰山的余脉,济南南部的一道屏障。隋朝时期佛教盛行,佛教徒在山壁上雕刻了许多佛像,佛像数量曾一度达到一千尊以上。

书中足迹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对黄河情有独钟?故事在他的黄河溯源之旅中

千佛山佛像 载于《黄河之旅》 比尔·波特摄

“说实话,这些佛像雕凿得并不太精细,但是雪为它们增添了一些静穆和庄严。这种静穆和庄严,是雕凿技艺本身没有传递出来的。”

下山路上比尔遇到一对老夫妻,他们告诉他济南在柳阜还有一处千佛崖。

在去往千佛崖的路上,首先看到的是一片古柏林前的一座孤零零的佛塔。佛塔是用大块岩石砌成的宽大形状,底座为正方形,只有一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形入口,塔内安放着四方佛的雕像。这是四门塔,始建于公元611年,是中国现存唯一的隋代石塔。四门塔的位置曾是一座大庙——神通寺的入口,庙宇消散在清末的一场大火中。

书中足迹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对黄河情有独钟?故事在他的黄河溯源之旅中

四门塔 摄图网

沿着一条小路穿过山谷,看到一座悬崖,那里有一些石刻佛像。这些佛像始建于唐代,造像者大都是皇室贵族、官吏为家人祈福而作。其中便有一尊公元658年,奉唐太宗第十三子李福之名所刻的佛像。

“这是令人惊奇的一天,我看到了如此之多的石刻佛像和石刻佛塔,却没有看见一个活生生的和尚或尼姑。阿弥陀佛。”

书中足迹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对黄河情有独钟?故事在他的黄河溯源之旅中

柳阜千佛崖 丁伟/CTPphoto 摄

比尔的下一个目的地是河南。

黄河流经河南开封时带来了巨量的泥沙沉积,河床被不断抬高,河床高出开封市地平面7~8米,形成了中国最高的地上悬河。

在参观黄河博物馆时,副馆长给比尔推荐了一个奉祀黄河的神庙——嘉应观

“两个小时后,我们终于找到了这座神庙,它就在通往武涉县城的公路边,一个叫二铺营的村子附近,与黄河南岸的邙山遥相呼应。一下车,我和司机都被嘉应观的气势给镇住了。”

书中足迹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对黄河情有独钟?故事在他的黄河溯源之旅中

嘉应观 谢光辉 / CTPphoto 摄

嘉应观始建于1723年,历史不算太长。雍正为了祭祀河神,封赏治河工程而建,是黄河流域内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河神庙。嘉应观是典型的的清朝官式建筑群,观内中大殿天花板上有65幅精美的彩绘龙凤图,是研究满族文化的珍贵资料。

虽然嘉应观为祭祀建筑,但与其他祭祀建筑不同,里面供奉的并非太上老君等道教诸神,而是大禹、风神、河神等,实际是黄淮诸河的龙王庙以及历代治河功臣的表彰场所,同时嘉应观还是清代官吏治理黄河的衙署。

在接连游览少林寺龙门石窟白马寺等景点后,比尔去往三门峡。

书中足迹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对黄河情有独钟?故事在他的黄河溯源之旅中

梦幻天鹅湖 三门峡黄河湿地 赵永清摄

三门峡指的是峡谷中原有凸起的三块巨石,仿佛三个门洞,被人们称为“人门”“鬼门”“神门”。这三块巨石使这里成为黄河航道上最为艰险的河段,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了修建大坝已将其炸毁。

三门峡是中国古代的运输要道,运往边疆的粮食都要走水路从这里经过。人们在北岸的峭壁上凿出空洞好将木桩打入,再往木桩上铺设木板形成栈道。等运粮的驳船到来,成百上千的人便在岸上用绳索拖拽驳船。

书中足迹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对黄河情有独钟?故事在他的黄河溯源之旅中

三门峡 中流砥柱 桂宝军摄

枕着黄河东流入海的波涛声,比尔在大禹渡度过了一夜,第二天他来到山西永乐宫

永乐宫是现存的元代建筑,是中国最著名的道观之一,这里有着元代绘制的精美壁画。永乐宫的壁画满布四座大殿内,1959年,由于永乐宫位于计划修建的三门峡水库的蓄水区,文物工作者们将宫殿和近1000平方米的壁画细细拆解分割,运往中条山麓重建。

整个迁移工程持续了七年。

书中足迹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对黄河情有独钟?故事在他的黄河溯源之旅中

观念入真 永乐宫文物展 孟凯摄

永乐宫的建筑本身也非常具有价值,它是整个中国道观建筑最古老的实例。

“大殿屋顶的曲线既高古宏伟又简约流畅,屋脊上镶着黄、绿、蓝三色琉璃。向上微翘的飞檐,两只高达三米多的大鸱吻仰望天空,整体像一条腾空飞升的巨龙。”

书中足迹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对黄河情有独钟?故事在他的黄河溯源之旅中

永乐宫三清殿 王二生摄

“在这里,黄河从北来,突然向东拐去。”

比尔到达了风陵渡,黄河诸多弯道中最著名的一个。风陵渡位于黄河东转的拐角,是陕西、山西、河南三省的重要通路,行驶过大桥便跨越省份。相传黄帝的臣子风后葬在此处。

涛涛黄河在脚下奔流,公路向西拐,前方是扼守通往长安的千年古道——潼关。

书中足迹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对黄河情有独钟?故事在他的黄河溯源之旅中

潼关古城遗址 摄影陈一年 / CTPphoto

“现在的潼关在峭壁上,它一边俯瞰黄河,一边仍然扼守着这条去长安的千年古道。”

到了陕西,就不得不看壶口瀑布了。壶口瀑布是黄河上最大的瀑布,瀑布上游的河面宽度为四百米,在短距离内收窄至三、五十米,河口收束如同壶口。40米的落差让每秒1000多立方米的水量从天而降,发出巨大轰鸣,奔涌而去。

书中足迹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对黄河情有独钟?故事在他的黄河溯源之旅中

壶口瀑布 王建乐摄

“黄河两岸那些荒凉的山峰,犹如中国古代那些垂裳而坐的帝王。他们无声地凝视着瀑布的冲天雾雨,倾听着瀑布的地动山摇,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无始无终。我暂时加入了这一凝视者和倾听者的行列,在一个多小时里流连忘返。”

书中足迹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对黄河情有独钟?故事在他的黄河溯源之旅中

壶口瀑布 廖伟光摄

旅程逐渐步入黄土高原的中部,流水侵蚀带来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榆林市位于山西省最北部,东临黄河,西连宁夏。在古代,榆林市一座边境城镇,蒙恬长城的其中一段,完好地保存在了此处。明代修建的镇北台作为明代长城中最为宏大的建筑遗留,已在此处矗立了四百多年。

书中足迹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对黄河情有独钟?故事在他的黄河溯源之旅中

镇北台 琴声悠扬摄

镇北台建于1607年,高四层,呈方形。外砌砖石,内筑夯土,高达30米,总占地面积近5000平方米,作为军事防御之用。

台下还曾配合建有一个集市——易马城,蒙古牧民会带着牛羊马匹在此处交易汉族商人的布匹、盐茶。曾经汇集在这里的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已随着易马城化作默默黄土。

书中足迹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对黄河情有独钟?故事在他的黄河溯源之旅中

镇北台 琴声悠扬摄

比尔登上镇北台,在远处沙丘之后看见一片绿色田野,那是当时中国最成功的沙地复垦项目之一。榆林地区约20万亩沙漠,自1950年至比尔到访的1991年,有一半已用于农业耕作。当比尔的车驶出榆林市区,立刻便被毛乌素沙漠包围,当时它北宽100公里,东西长400公里。

到2022年,榆林的沙化土质治理率的达到93.24%,毛乌素沙地也即将从陕西的版图中“消失”,往日的沙地已变成绿洲。

“如果亲眼看见浩渺的沙丘旁有一块绿色的田野,你是永远不会忘怀的……见证沙丘复垦项目的最佳起点,并不是这里,而是榆林沙地植物园。它在镇北台以西一公里,在沙地里试种一百七十多种植物。”

“在我走过植物园的时候,一只花脖子野鸡呼啦啦地飞出灌木丛,消失在乔木林子中。它一下子把整个心灵、整个世界同时点亮了。”

书中足迹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对黄河情有独钟?故事在他的黄河溯源之旅中

榆林红石峡石窟 摄图网

在距榆林市区五公里的地方,比尔经过了红石峡。红岩高高耸立,清澈的河流从峡谷中穿行。崖壁上密布窟龛和石刻雕像,它们之中还保存有宋元时期的石窟艺术。旧时的边将、文官也多来此处唱咏集会,因此石壁上的题刻非常之多,各种题诗、碑碣多达160多块。

如果赶上晴天,到了傍晚,便能看到红石峡与晚霞同辉。

书中足迹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对黄河情有独钟?故事在他的黄河溯源之旅中

榆林红石峡石窟 摄图网

离开陕西,拜访过呼和浩特,比尔乘火车缓缓驶入宁夏银川。他租车前往黄河渡口,在渡口以北两公里,有曾与榆林长城为同一条城墙的长城遗址,只是洪水已将其冲垮。

“从长城走不远,就到了俯瞰黄河的古堡——横城堡。眺望黄河对岸,贺兰山紫色的山脊耸立在远方。”

书中足迹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对黄河情有独钟?故事在他的黄河溯源之旅中

远眺贺兰山 王建乐摄

书中足迹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对黄河情有独钟?故事在他的黄河溯源之旅中

贺兰山 李爱民摄

贺兰山从平坦的沙漠中拔地而起,鲜卑贺兰氏人曾居住于此。中国的大山中,没有一座像贺兰山这样一直处于战争状态之中。匈奴与强秦、大汉在此处争斗,回纥、突厥和大唐的军队在这里留痕,西夏、辽、明、瓦剌、鞑靼也纷纷在贺兰山登场。有太多故事曾在这座山上演。

贺兰山有着古代先民留下的岩画2万多幅,距今3000至10000年不等。这些岩画有人面、动物的形象,也有着原始宗教活动的记录,先民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被记录下来。

书中足迹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对黄河情有独钟?故事在他的黄河溯源之旅中

书中足迹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对黄河情有独钟?故事在他的黄河溯源之旅中

贺兰山岩画 王建乐摄

经过青铜峡,比尔在午夜登上开往兰州的火车,黄河源头越来越近了。

甘肃博物馆,比尔看到了新时期时代的陶器、汉代的青铜器和著名的铜奔马。次日早晨,他前往炳灵寺石窟。游船在峡谷中航行,两岸是斧削般的峭壁和尖塔般的石山,令人心生敬畏。

书中足迹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对黄河情有独钟?故事在他的黄河溯源之旅中

前往炳灵寺石窟必须驶过刘家峡水库 摄图网

炳灵寺石窟始建于公元420年,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曾是佛教道教的主要中心之一。炳灵的藏语为“笨郎”,为“十万佛”之意。炳灵寺共有石雕像694座,壁画1500平方米。其中171号窟是开凿于唐代的大型石窟,27米高的石胎泥塑大佛坐落其中,宝相庄严。

书中足迹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对黄河情有独钟?故事在他的黄河溯源之旅中

炳灵寺石窟 摄图网

从甘肃到青海之后,黄河转头在川北若尔盖拐了个大弯,再回到青海,黄河之旅也快到到达尾声。

书中足迹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对黄河情有独钟?故事在他的黄河溯源之旅中

四川红原唐克乡 夜幕下的九曲黄河 汤志明摄

两百万年前青海省大部分地区都曾是大海,地壳运动,山脉总地平面上升起,海水向东流入黄河。约十三万年前,日月山拔地而起,阻断了海水,便形成了青海湖。地下温泉使得青海湖的冬天也很温暖,青海湖和附近的淡水湖盛产浮游生物和鱼类,来此处筑巢的鸟儿多种多样。

书中足迹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对黄河情有独钟?故事在他的黄河溯源之旅中

书中足迹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对黄河情有独钟?故事在他的黄河溯源之旅中

青海湖之晨 孙韶宁摄

“纵目远眺,在落日的余晖下,青海湖变幻万千,它先是一片红色,继而变成一片金色,最后成了一片紫色。天上的星星很亮,就像街灯一样。”

书中足迹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对黄河情有独钟?故事在他的黄河溯源之旅中

茶卡盐湖 杨根鸿摄

茶卡是藏语,意思是“盐海之滨”,在青藏高原数百个盐湖中,茶卡盐湖是最大的那个。茶卡盐湖的四周环绕着雪山,地势平坦开阔,湖面平静时仿佛一面巨大的镜子。

“天空湛蓝湛蓝的,湖上却呈现出一种十分美丽的白,而在盐采走后的空洞中,湖水又呈现出一种绮丽的翡翠色。”

书中足迹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对黄河情有独钟?故事在他的黄河溯源之旅中

茶卡盐湖 翁榕晨摄

离开茶卡盐湖后,比尔向黄河源头发起最后的冲刺。在距离源头十公里左右的位置,汽车陷入一条小溪后,他决定徒步前往。在海拔四五千米的稀薄空气中,他越走越慢。

“又走了大约三个小时,我们看到了另一户牧民,在此停下来向他们问路。他们指的还是那个方向,说黄河源头就在山脊的那一段。我猛地意识到,黄河源头就在我们前方。”

当他跨过山脊,看到一个石碑,碑下摆放着一个牛头骨,碑上写着“黄河源头”四个字。旁边还有一块石头,是1987年一队中国探险家立的,他们希望一寸不落地漂流完黄河全程。他们顶着凛冽的风雪到达源头,并计划着将船从源头拖到有水区,顺着黄河漂流入海。

但他们最后未能完成,在西宁以南龙羊峡大坝一带被湍急的黄河水所吞噬。

书中足迹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对黄河情有独钟?故事在他的黄河溯源之旅中

黄河源头石碑 载于《黄河之旅》 比尔·波特摄

比尔·波特到达黄河源头那一天是1991年5月25日,历时两个多月,行程五千公里。当时中国的交通远没有现在发达,许多的路都泥泞难行。这漫长的旅途需要无比的毅力和热情,但也许用双脚丈量土地永远有特别的意义。

一路黄河溯源旅程,比尔看见了一望无际的大海、奔涌的河流、高耸入云的山峰、满载历史烟尘的峡谷、漫漫沙漠;还有庄严肃穆的壁画佛像、先贤的墓地、破败不堪的长城、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曾住过十年的窑洞……人间总有无名的人,躲开一切的热闹,独自做出来一些足以与自然抗衡的事业。我们将永远为人类的勇气而高歌。

文:廖晨
图源:Uni旅图社群,中国旅游图片网,摄图网

图片版权归摄影师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黄河# #摄影# #青海湖# #永乐宫# #壶口瀑布# #贺兰山# #旅行#

我是@Uni旅图,欢迎关注。摄影或旅行,总有一个在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黄河   嘉应   盐湖   青海湖   榆林   波特   石窟   佛像   情有独钟   源头   比尔   外国人   足迹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