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不平衡”会更好,你的身体做到正氮平衡了吗?

有时候“不平衡”会更好,你的身体做到正氮平衡了吗?

水钠平衡、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我们对于健康的理解,经常与体内平衡息息相关。似乎一切体内指标越平衡越中立,我们就越身强体壮。其实凡是都有例外,特定元素的不平衡也是一种改善身体状况的途径,比如我们今天要聊得正氮平衡

文章概要

为何是“氮元素”

对于体内氮平衡的理解

影响正氮平衡的因素

如果保持生活中的正氮平衡


有时候“不平衡”会更好,你的身体做到正氮平衡了吗?

氮元素在氨基酸分子结构式中的重要性

为何是“氮元素”

我们日常的身体健康,与我们的饮食密不可分。从宏观营养元素上说,碳水化合物、脂肪都是比较直观的,这两者营养成分简单,普通人理解为糖、油即可。相对而言,蛋白质的营养构成就会复杂许多:氨基酸种类多、吸收及利用方式抽象,我们需要一个更单一、更易量化的方式去评估蛋白质在体内的存在状况,这时候就想到了——氮

首先体内无法像利用氧气那样吸收氮,氮在体内的游离状态可以成为蛋白质摄入量的直接反应;

其次食物中的含氮物绝大部分是蛋白质,且蛋白质的氮元素含量是一直恒定在16%的。

最后我们身体所需的20种氨基酸中,其中有9种需要通过食物摄入,也就是常说的必需氨基酸。这里要明确,并非体内所有的氨基酸会被用于合成代谢中,一些会分解为尿素以排泄物和汗液排除体外,其中的氮元素也是可量化的。

食物中的氮可计算..排泄物中的氮也可计算...于是就决定是你了!氮



有时候“不平衡”会更好,你的身体做到正氮平衡了吗?


对于体内氮平衡的理解

第一个要明确的就是:“氮平衡”是对【氮元素摄入-氮元素排出量】之差的描述,而不是一种平衡。比如如果【氮摄入 氮排出】,那就是正氮平衡;如果【氮摄入 氮排出】,则是负氮平衡。


负氮平衡

当我们长期营养不良、过量运动、工作繁重时或者受伤时,就有可能出现负氮平衡,常见表现就是精神萎靡、力量衰退、体能下降,以及慢性疾病等问题。

正氮平衡

当我们长期营养富余、蛋白质参与合成及时,生活压力较小时,正氮平衡就会存在,对于普通人来说,正氮平衡经常出现在伤势康复、坐月子补身体、成长期少年,以及科学饮食训练的健身人群中。

零氮平衡

当我们饮食均衡、生活规律,没有任何突发状况的情况下,理论上的正常成年人都是处于这个状态。


有时候“不平衡”会更好,你的身体做到正氮平衡了吗?

计算氮平衡的方法(太晦涩,仅专业人士观看,请无视)

计算氮平衡是医学机构的事,我们只能做好前端饮食、训练、休息的问题,目前氮平衡计算使用的是指示氨基酸氧化法(IAAO)。

指示氨基酸氧化法(IAAO)是基于这样的概念:当蛋白质合成中缺少一种必不可少的氨基酸(IDAA)时,所有其他IDAA,包括指示氨基酸,都会被氧化。 随着限制氨基酸摄入量的增加,IAAO会降低,这反映了蛋白质中IAAO的增加

如果不明白是啥意思,就打个比方。你有一个酒吧(你的肌肉),里面有相当多的男人(肌肉纤维),所以门卫不再让男人(指示氨基酸)进入酒吧。因此,酒吧外面有太多的人无法进入,所以他们在外面心情沮丧(被氧化了)。然而,如果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在一起(不可或缺的氨基酸),那么他们是完整的(蛋白质),就可以进入酒吧……那进入酒吧的量就可以反映出氮平衡的实际情况。

*正规医疗机构都有IAAO氧化法测量,对于专业度较高的运动人群和养生人群,可以周期性的去检测一下,帮助自己挑战饮食及运动策略。


有时候“不平衡”会更好,你的身体做到正氮平衡了吗?

影响正氮平衡的因素

对于健身爱好者来说,看了上述的解释,相信大部分人肯定希望自己可以处于一个正氮平衡的状态。达到正氮平衡很容易,好好吃一顿蛋白质大餐,美美睡一觉就行了;维持状态才是真正的目标。

因为我们日常摄入的蛋白质是可以量化的,因此除了蛋白质这个固定因素以外,可以影响正氮平衡的因素有两个:热量摄入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情况

有时候“不平衡”会更好,你的身体做到正氮平衡了吗?

热量摄入和碳水化物可以很好地反映两种人群:

第一种人,“为了增肌,大量摄入优质营养,但每周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频次依旧不变,那多余的热量及蛋白质,要么被代谢掉,或者转化为脂肪存储,此时正氮平衡不能维持."

第二种人,"一个月后要结婚,学着网上的减肥大法,不吃主食、大幅度减少碳水化合物,同时增加运动量,这时短期内容运动量增加需要更多的蛋白质介入,但并没有,此时正氮平衡也不能维持。"

总结起来,两种因素是相互关联的,一言以蔽之就是:运动要跟得上热量摄入,减脂不能减了碳水不补蛋白质。


有时候“不平衡”会更好,你的身体做到正氮平衡了吗?

如果保持生活中的正氮平衡

1.每餐都要保持蛋白质的摄入,20-50g左右是理想的区间

2.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尤其是睡眠一定要充足

3.运动前1-2小时,食用一些含有蛋白质和碳水的食物,空腹运动很危险

4.运动后,及时补充正餐,记住不是简单的蛋白粉,而是高蛋白质的正餐

5.不要过量训练,蛋白质摄入要跟得上训练,否则越练身体越不理想

6.如果需要降低碳水及脂肪的摄入量,要补充相应的蛋白质摄取量

7.可以尝试去专业医疗机构检测,对自身氮平衡状态更加明确

#头条健身# #肌肉发达是怎样一种感觉# #春日减肥挑战赛# @头条健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碳水化合物   氨基酸   不平衡   热量   蛋白质   体内   元素   因素   状态   身体   酒吧   饮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