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彗星当“顺风车”,实现星际往返旅行?

【Romy博士原创】

《基于彗星作为人造探测器载具的超深空探测的设想》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在间隔稳定的各自轨道上公转,只有彗星提供了串接它们、甚至更远深空的轨道,彗星像一辆公交车一样行驶于各站点。

把彗星当“顺风车”,实现星际往返旅行?

(图1:彗星串接多行星的特殊公转轨道。来源:WIKI)

那是不是可以让人类航天器搭载彗星这辆公交车,实现太阳系内、甚至如美国旅行者号一样的“超节能”超深空探测?

利用彗星的公转周期性、以其作为运载工具让人类探测器搭顺风车实现超深空探测,而不是仅靠探测器自身能源一路远航(或再返回),因为这样燃料很难满足。

选择一个公转周期比较短的彗星(比如周期仅几年的彗星), 在与地球轨道交汇时,从地球发射探测器,着陆在彗星上的一个合适的岩石上(类似欧洲航天局前几年做的:2014年,欧洲成功执行罗塞塔探测任务,首次实现彗星表面着陆),随后再搭载此彗星遨游宇宙。

把彗星当“顺风车”,实现星际往返旅行?


把彗星当“顺风车”,实现星际往返旅行?

(图2&3:2014年,欧洲成功执行罗塞塔探测任务,首次实现彗星表面着陆。来源:ESA)

这颗岩石的选择原则大体包括以下两点:

一、岩石选择:体积较大,质量大惯性大,不易被抛离彗星轨道,且有利于探测器着陆,质地应坚硬,利于钻井固定探测器(抵御岩石旋转时的离心力、沿途可能的碰撞/振动等);

二、位置选择:所选择岩石位于稀疏区域,避免相互碰撞,并避开尘埃密集区域(不利于着陆,不利于通信,不利于观测,且污染探测器),可能选择彗核。

途中根据天体轨道计算自动选择在合适的时机多次开机观测。在离地球较近时可以直接、或通过其他天体轨道探测器(国际合作)中继传输探测数据。远离后不再传输数据,待彗星下次重返地球轨道时启动返航,从而获取到沿途记录的所有数据。

当然,途中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失去返航能力,则设计类似飞机黑匣子预案,对数据存储器设计坚硬保护,设计主动定位能力,再从地球发射机器人探测器接回数据存储器。

或者,不需将黑匣子取回,而是在离其较近的距离完成数据无线传送即可,这样可最大化避免失败风险。

把彗星当“顺风车”,实现星际往返旅行?

(图4:2015年1月,罗塞塔飞船拍摄的67P彗星彗核喷气现象)

本探测设想的科学意义和目标显著,至少包括五方面:

一、通过一路跟踪彗星,原位观测彗星在整个轨道上的演变,且彗星保留了太阳系形成早期的原始物质,有利于获得最原始数据;

二、通过彗星的轨道一路观测所经历的其他天体;

三、彗星作为地球生命、水、有机物来源的假说,对地球生命起源这一重大问题得到验证或更深入理解;

四、脱离彗星的小天体撞击地球,是地球未来生命灭绝的重大风险,可为此提供意想不到的数据(与近期中国宣布的小行星撞击地球防御计划不谋而合)。

五、通过此探测积累技术,可将彗星作为将来的超深空探测的成熟运载工具(设想,下次中国发射自己的旅行者号,先搭彗星顺风车到海王星,然后脱离,再启动自己的能源来继续星际旅行)。

作为此科学探测设想的类似计划,可选择其他有着明确运转周期的合适小行星,在其上着陆探测器,一路观测其所处的空间环境。也即,不是抵近观测小行星,而是直接着陆小行星,随其一路运转。只不过,失去了彗星的“公交车”性质。

综上,彗星可以引起作为深空探测的天然顺风车的关注,探讨作为中国中远期航天探测计划的一部分,尤其可促成与已有彗星着陆经验的欧洲航天局合作。

(先和刘慈欣联系一下,以此为题材写个科幻小说:))

(Romy博士原创 2022.04.27)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彗星   公转   小行星   欧洲   天体   探测器   岩石   轨道   星际   地球   旅行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