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丹霞地貌、敦煌壁画等“古化石”需要被保护?

科幻网5月9日讯(刘亚珠) 丹霞地貌的丹霞一词出自曹丕的《芙蓉池作诗》中“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在我国境内所发现的丹霞地貌几乎全发育在距今两亿多年前的地层上。

为什么丹霞地貌、敦煌壁画等“古化石”需要被保护?

其中丹霞地貌是由水平或变动很轻微的厚层红色砂岩、砾岩所构成。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被统一称之为丹霞地貌,这些古老的岩石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侵蚀、溶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各种各样如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

丹霞地貌到底有多脆弱,丹霞地貌的岩石和沙砾十分酥软,早在2018年有人在陕西靖边地区的波浪谷丹霞地貌景区刻字,甚至被游客频繁踩踏,而这些被践踏的伤痕即便花费600年的时间也无法恢复,一个在寻常下雨就可以掩盖的脚印即便花费60年也无法恢复。

据悉丹霞地貌形成于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其久远的年代赋予了重要的科考和旅游观赏价值,因此异常珍贵。

敦煌壁画是指中国敦煌石窟内壁的绘画艺术作品,它们属于世界文化遗产。敦煌壁画总面积5万多平方米,共约522个石窟历代壁画,其以庞大的规模,精湛的技艺,丰富的内容,广泛的题材以及超越凡尘的艺术美而闻名,具有较高的科考和艺术观赏价值。

为什么丹霞地貌、敦煌壁画等“古化石”需要被保护?

为什么需要对敦煌壁画进行保护,敦煌研究院表示敦煌壁画“年老多病”,因此它的颜料层可能会一片片地翘起并逐渐变得酥软,如同“酥团”一样,甚至脆弱到大一点的开门声可以使它们掉落。

人们在观赏敦煌壁画时常常会被它的精美和绚丽所倾倒,但事实上它们正在因为我们而失去色彩,现存壁画的色彩早与最初的绘图有所不同,人物肤色等已经发生了改变,由最初时的肉色,变成了黑色、铅灰色或褐色。

傅雷曾说过“我认为敦煌壁画代表了地道的中国绘画精粹”。的确,丹霞地貌、敦煌壁画等等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和古老文物都是来自远古的馈赠,需要我们好好的保护而不是恶意摧残。保护文物,从我做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敦煌   敦煌石窟   靖边   地貌   柱状   方山   壁画   酥软   科考   化石   岩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