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神入眠酸枣仁

酸枣仁

出处:《神农本草经》

别名:枣仁,酸枣核

来源: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处方用名:酸枣仁、炒酸枣仁

分布区域:分布于华北、西北及辽宁、江苏、安徽、山东、河南。

道地产区:主产于河北、陕西、辽宁、河南、山西、山东、甘肃等地。

生长环境:生于向阳或干燥的山坡、山谷、丘陵、平原、路旁以及荒地。性耐干旱,常形成灌木丛。

药性:甘、酸,平。归肝、胆、心经。功效: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

药材简介:酸枣仁,中药名。为鼠李科枣属植物酸枣的成熟种子。具有养心益肝,安神,敛汗的功效。主要用于血虚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眩晕,体虚自汗、盗汗及津伤口渴咽干等。

用法用量:煎服,10~15g。


安神入眠酸枣仁

歌诀

酸枣味酸,敛汗驱烦,

多眠用生,不眠用炒。

临床运用

1.用于心肝血虚所致的虚烦不眠,多梦易醒,心悸怔忡:临床常与何首乌、龙眼肉、柏子仁等配伍。若肝虚有热,虚烦不眠,常与川芎、知母、茯苓等同用,以增强清热除烦安神之效,方如《金匮要略》之酸枣仁汤;若心脾两虚,怔忡不眠,常配人参、茯神、龙眼肉等,共奏益气养血安神之效,如《济生方》之归脾汤;若阴虚阳亢心悸不寐者,又常与柏子仁、生地、五味子等同用,以滋阴安神,如《摄生秘剖》之天王补心丹。

2.用于体虚自汗或盗汗,尤宜于虚汗而兼有心烦失眠者:可与五味子、山茱萸、白芍等同用,如《直指小儿方论》中治睡中汗出,配伍人参、茯苓,以增强补气敛汗之功。

相关配伍

1.临床多与知母、茯苓、川芎等配伍,治疗肝虚有热之虚烦不眠,如酸枣仁汤;2.与麦冬、生地黄、远志等配伍,治疗心肾不足、阴虚阳亢之心悸失眠、健忘梦遗等,如天王补心丹;

3.与当归、黄芪、党参等配伍,治疗心脾气虚之心悸失眠,如归脾汤;

4.与五味子、山茱萸、黄芪等同用,治疗体虚自汗、盗汗等。

炮制方法

1.酸枣仁:取原药材,去净杂质。用时捣碎。

2.炒酸枣仁:取净酸枣仁,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鼓起,颜色加深,断面浅黄色时取出。用时捣碎。

炮制作用

1.酸枣仁:味甘、酸,性平。归肝、胆、心经。具有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的功能。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尤其是其养心安神作用很好,多用于心阴不足和肝肾亏损的惊悸、健忘、眩晕、虚烦不眠等症。

2.炒酸枣仁:种皮开裂,易于粉碎和煎出;同时炒制能起到杀酶保苷的作用。其作用与生酸枣仁相近,养心安神作用强于生酸枣仁。

注意事项

1.甘缓补益,长于治疗心肝血虚,神失安养所致的失眠之症。凡因痰浊、食滞之实邪或肝郁化火之失眠症,皆不宜大量内服。2.外感表证或表证未尽证者不宜服用。

3.质润而滑,大便滑泻者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

4.能够抑制心脏并能降低血压,因此心脏传导阻滞以及低血压患者不宜大量服用。

5.有明显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老年人和婴幼儿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6.对子宫有兴奋作用,孕妇以及先兆流产者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


安神入眠酸枣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山茱萸   知母   天王   血虚   酸枣   茯苓   养心   酸枣仁   健忘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