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凉血止血的食物有哪些

我们知道,当我们身体体温过高的时候,血液流动的速度也是相应的会加快的。血液流动加快,可以帮助促进新陈代谢,但是如果速度过快的话,也是会有不好的影响的。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凉血止血了。

凉血止血是什么意思

凉血就是用药性寒凉的药物,来使血分有热而运行过速的血恢复正常运行,以避免血行过速而造成出血等。


夏天到了,凉血止血的食物有哪些


中医讲,血热乃体内阳盛阴虚。血热导致人体发燥,火气大,使人发热,会出现出血症状,如皮肤斑块,鼻衄、齿衄等出血症状。这种情况下需凉血,像牡丹皮、犀角、赤芍生地黄玄参紫草青黛中药具有上述作用,清热而凉血。

凉血止血的食物有哪些

凉血止血的食物主要有冬瓜西瓜绿豆莲子山药、大苦瓜、生地黄、荸荠茯苓豆腐等。

凉血止血吃什么水果蔬菜

香蕉: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润肠的功效。宜于肠燥便秘;近代用于习惯性便秘。虚寒泄泻者忌食。

西瓜:味甘、性寒,归心、胃、膀胱经。可以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尿。宜于胃部灼痛,胃热口臭。虚寒证、湿证忌食。

夏天到了,凉血止血的食物有哪些

芹菜:味甘苦、性凉,归肝、胃经。平肝清热、祛风利湿。宜于肝胃郁热胃痛,胃热口臭,肠胃燥热便秘。虚寒证、泄泻者忌食。

白菜:味甘、性平,归肠、胃经。解热除烦,通利肠胃。宜于肠胃燥热便秘。

茭白:味甘、性寒,归肺、脾经。清热解毒,除烦止渴,利湿通便。宜于湿热泄泻,胃热口臭,肠胃燥热便秘。虚寒泄泻者忌食,不宜与蜂蜜同食。

苦瓜:味苦、性寒,归心、脾、胃经。清热利湿,解毒明目。宜于湿热泄泻,胃热口臭,胃热疼痛。虚寒证忌食。

凉血止血的中药有哪些

1、小蓟

小蓟,中药名。为菊科植物刺儿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用于衄血,吐血,尿血,血淋,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

夏天到了,凉血止血的食物有哪些

2、大蓟

大蓟,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蓟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晒干。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3、地榆

地榆,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后者习称“绵地榆”。春季将发芽时或秋季植株枯萎后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

4、槐花

槐花,中药名,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即使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脾胃虚寒及阴虚发热而无实火者慎用。

5、侧柏叶

侧柏叶,中药名,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枝梢和叶。多在夏、秋二季采收,阴干。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用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下血,肺热咳嗽,血热脱发,须发早白。

6、白茅根

白茅根,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洗净,晒干,除去须根和膜质叶鞘,捆成小把。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肺热咳嗽,胃热呕吐,湿热黄疸,水肿尿少,热淋涩痛。脾胃虚寒,食多不渴者忌服。

凉血止血的药用方剂

1、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白茅根、茜草根、栀子、大黄、丹皮、棕榈皮各等份。

2、生地黄(洗)四两,小蓟根、滑石、通草、蒲黄(炒)、淡竹叶、藕节、当归(去芦,酒浸)、山栀子仁、甘草(炙)各半两。

3、槐花(炒)12g、侧柏叶12g、荆芥穗6g、枳壳6g。

4、生荷叶9g、生侧柏叶9g、生艾叶12g、生地黄15g。

5、青黛12g、瓜蒌仁18g、栀子(炒黑)18g、诃子12g、海蛤石18g。

6、生地15g,白茅根60g,丹皮9g,白芍9g,仙鹤草15g,黑山栀9g,小蓟30g,藕节15g,金银花15g,荷叶9g,龟版9g,三七粉3g(冲)。

看了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如何凉血止血应该了解了。上面介绍了很多有关凉血止血的食物、药材以及方剂等,凉血止血的效果都是非常不错的,大家是可以很好地运用的了,大家千万不要错过了这些好方法了,需要的话,可以运用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小蓟   生地黄   大蓟   地榆   崩漏   白茅   药名   侧柏   干燥   食物   夏天   植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