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天文台2.4米光学望远镜的观测研究成果入选年度科学十大进展

 2月25日下午,科技部发布了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2.4米光学望远镜观测发现的“宇宙早期最亮、中心黑洞质量最大的类星体”入选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该研究成果由北京大学吴学兵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完成,利用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丽江2.4米光学望远镜首先发现,云南天文台的易卫敏博士负责了该类星体的观测和前期数据处理。相关研究论文作为封面推荐论文发表在2015年2月26日出版的《Nature》杂志上。

  丽江2.4米光学天文望远镜是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部以及云南省人民政府三方联合出资建设。2008年4月通过验收后开始试观测运行,2012年元旦正式面向全世界开放。到目前为止该望远镜共发表100多篇研究论文,共发现36个高红移类星体、100多颗超新星等,近10名博士研究生基于该望远镜开展研究获得博士学位。

云南天文台2.4米光学望远镜的观测研究成果入选年度科学十大进展

  科技部新闻发布会报道(http://www.gov.cn/xinwen/2016-02/25/content_5046290.ht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天文台   云南   望远镜   科技部   光学   类星体   中国科学院   丽江   研究成果   中国   进展   年度   发现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