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天文台研制的“全天信息采集系统”在南极中山站投入运行

  3月23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自主研制的“全天信息采集系统”,在中国南极中山站安装完毕并正式投入使用。该套系统具有耐低温、自动除雪除霜等适应南极气候的性能,完全实现无人值守运行。全天信息采集系统将首次对中山站的云量、晴天数和天光背景进行观测研究。目前,全天信息采集系统实时采集的南极中山站全天图像已面向公众开放。

  理论和观测研究表明,南极内陆存在着地球上观测条件最好的天文台址资源。主要体现在: 1,极夜期间可以开展不间断观测,对时域天文学有重要意义;2,大气稀薄、干燥、气温极低,适合进行红外和太赫兹波段观测;3,大气湍流层极低,具备极好的视宁度条件。中国南极昆仑站位于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约7公里处。从2008年开始,我国天文学家已在昆仑站开展南极天文观测。

  中国南极中山站建成于1989年2月26日,位于沿海的拉斯曼丘陵地带(东经76.37 ,南纬69.37 ),年均气温-11 C,最低气温-46 C。中山站承担着我国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的支撑和保障任务。为适应未来南极天文发展需求以及内陆考察发展趋势,有必要在中山站筹划建设南极天文运行保障和测试基地。全天信息采集系统为首批运行在中山站的夜天文观测设备之一,将为南极天文中山站基地的规划设计提供重要的实测依据。

云南天文台研制的“全天信息采集系统”在南极中山站投入运行

  中国南极中山站天空鱼眼图

云南天文台研制的“全天信息采集系统”在南极中山站投入运行

  中国南极中山站的炫彩极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南极   天文台   中山   全天   信息   云南   内陆   中国   天文   气温   大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