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发明32丨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

1946年,沃森受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影响,对遗传学产生了兴趣。后在导师卢里亚的指导下,沃森开始研究X射线对噬菌体增殖的影响。1951年秋,沃森和克里克在卡文迪什实验室相识,决定共同研究DNA分子的结构,并确定了提出一个结构模型的目标。

但沃森和克里克的研究一直没有进展,直到1951年威尔金斯发表了关于DNA晶体衍射分析的阶段性学术报告,以及富兰克林于1952年拍摄的一张非常清晰的B型DNA衍射照片。这份报告和照片使两人决定使用X射线晶体衍射分析生物大分子研究,并猜想DNA可能是双螺旋结构。

此后,沃森和克里克在与威尔金斯、富兰克林的相互协作下,经过不懈研究,终于在1953年建立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同年英国的《自然》杂志刊登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沃森和克里克的成就后来被誉为20世纪以来生物学方面最伟大的发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标志着人类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研究进入到分子水平,也由此开创了遗传学研究的新时代。

1962年,因发现核酸的分子结构及其在生命物质中传递信息的重要意义,沃森、克里克与威尔金斯获得了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


改变世界的发明32丨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双螺旋   克里克   富兰克林   噬菌体   模型   分子   结构   遗传学   射线   晶体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