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饭后慢走30分钟,真的能够降血糖?医生给出答案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控制好体内的血糖非常关键,很多人说糖尿病人在饭后走上半小时,可以降低身体中的血糖,同时还能增加胰岛素的分泌,能够帮助药物发挥最大的作用。

但很多人不知道,虽然饭后运动确实能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但是饭后运动也是有一个规定时间段的不宜过早,也不宜过晚。

糖尿病人饭后慢走30分钟,真的能够降血糖?医生给出答案

糖尿病人饭后慢走30分钟,真的能够降血糖?

有一项针对饭后走路是否能降血糖的研究,研究人员将10名平均年龄约60岁的志愿者作为实验对象(这10名实验对象的血糖均偏高,但未达到糖尿病的水平),并对他们进行了三项不同的实验。

每项实验持续2天,每项实验之间的间隔是4周,在实验的两天时间内,早上运动45分钟和三餐后散步15分钟的控制血糖效果均比下午运动45分钟的效果好,但是只有用餐后15分钟散步才能够很好的降低血糖峰值。

因此该项研究显示,餐后散步,能够成为一项很好的帮助老年人预防糖尿病的方法。

糖尿病人饭后慢走30分钟,真的能够降血糖?医生给出答案

在糖尿病患者快步走开始的5至10分钟,血液中糖分消耗很少,因此降糖的效果并不明显。而在20至30分钟后,血液中的糖分大量消耗,降血糖的作用才会明显,如果超过40分钟,运动量较大,身体就开始消耗脂肪,尽管也有降糖作用,但不是最佳状态。

因此,如果每天保持1至2次、每次持续20至30分钟轻松愉快的快步走,对控制血糖很有帮助,有人把快步走比喻成有降糖作用的“散步药丸”。

饭后走路30分钟究竟能降多少血糖?

我们吃完饭后,食物要在胃里面消化,首先要把食物磨成食糜,这个消化的过程,胃没有吸收营养,所以血糖不受影响,不会上升,然后被胃磨碎的食糜不断地进入我们的小肠。

糖尿病人饭后慢走30分钟,真的能够降血糖?医生给出答案

一般饭后30分钟至1小时左右,大部分食糜都已经进入小肠,进入吸收营养阶段,血糖也升高得很快,食糜里面的营养物质被吸收后,剩下的残渣会进入大肠,成为粪便。

看到这里,朋友们应该已经明白了,我们的血糖在饭后30分钟到1小时会有一个最高值,但是具体是什么时间点,这个要看每个人的情况,因为各人的消化能力是不一样的,因此没有统一的具体时间点。

糖尿病人在饭后运动要注意什么?

注意运动时间

糖尿病患者运动每次连续运动的时间一般不能少于20分钟,但不宜超过1小时,如果血糖控制不佳,有条件者可在三餐后半小时均进行20 40分钟的适量运动,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运动的量不宜过多,更不要进行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可而止。

糖尿病人饭后慢走30分钟,真的能够降血糖?医生给出答案

把握好运动的“度”

糖尿病患者毕竟不同于健康人,参加运动锻炼时必须注意掌握好分寸。每日或每周有数日定时进行锻炼,每次时间以持续20~40分钟为宜,这样才能使运动治疗达到“火候”.

运动时间的掌握极为重要,既不能运动时间过短,也不能运动时间过长,否则达不到降低血糖的目的,或者使病情加重。

观察自己的身体

在进行运动的时候要多加注意自己的身体,有一些患者因为能量消耗过度而发生低血糖,就很容易引发糖症状,所以要让自己多加注意,在有异常时要及时停止。

糖尿病人饭后慢走30分钟,真的能够降血糖?医生给出答案

运动时要以不出现心悸、气促为原则

糖尿病饭后运动量要注意调整好运动的节奏,在运动前要做简单的热身运动,逐渐加大运动量,使心肺功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运动快结束时,至少要有5分钟的减速调整。

温馨提示:

糖尿病人要注意在发现自己出现血糖高的时候不要过于慌张,要及时跟医生沟通,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另外还要控制自己的饮食以及配合运动来让自己的血糖稳定。

同时还要注意当血糖得不到很好的控制时,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压力,过大的压力会导致自己的情绪受到影响和情绪,也是容易导致血糖出现波动,就会让血糖持续上升而控制不了,也就会让身体受到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糖尿病人   饭后   食糜   运动量   血糖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   消耗   身体   答案   医生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