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一名小偷翻10米高墙,盗走故宫15亿文物,他真会“轻功”?

文物是一定历史时期人类为适应生产、生活和其他社会活动之需的产物具有历史的阶段性。整体而言,文物是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纪念价值。

1959年,震惊全国的“新中国第一大故宫盗窃案”,故宫丢失了价值15亿的文物,主犯是一个叫武庆辉的农民。此人原本是到故宫旅游,却在见到流光溢彩的文物之后,产生了一个罪恶的想法,为了钱,无视文物的价值,从故宫偷走并倒卖。

59年,一名小偷翻10米高墙,盗走故宫15亿文物,他真会“轻功”?

一、不翼而飞的文物

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是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明、清两代皇宫,金碧辉煌、雄伟壮观。很多游客来到故宫,都惊叹于古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北京成为了整个国家的首都,为了更完好地保存古建筑,国家对故宫进行了全面的修缮。

1959年8月16日,管理员田义和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故宫巡视,这是他每天都必须完成的本职工作。

作为管理员,他喜欢穿梭于这座偌大的皇家紫禁城里的感觉,仿佛自己置身于当时,体验五千年繁华落尽,朝代更迭。然而,就在他思绪纷飞走到“珍宝馆”的时候,突然看到养心殿北门下方到处是碎玻璃。

故宫竟然失窃,这是田义和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随即,他喊来了同事保护现场,自己跑到保卫科,保卫科的同事反应,昨天下午巡查时候还好好的。

59年,一名小偷翻10米高墙,盗走故宫15亿文物,他真会“轻功”?

得知此事之后的第一时间,保卫科同事和他一起报了警,警察到达现场后,和故宫的工作人员兵分两路开始行动。故宫的工作人员核实被盗窃的文物,发现发现西面陈列的金册,14页中丢了8页,北边的柜子里丢失了金质鞘和镶宝石的佩刀5把。

故宫陈列的都是非常珍贵的文物,原来养心殿西首展厅里养心殿主要陈列着康熙皇帝的金册等文物,金册共有14页,是康熙皇帝为孝惠章专门打造的,不仅工艺十分的精湛,而且是纯金的,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义。

此外,被盗的五柄玉雕花把金鞘匕首,顺治皇帝和乾隆皇帝都使用过,刀把镶嵌精美的宝石,刀鞘上裹着一层黄金,是价值连城的古代工艺品。综合统计,被盗的文物价值约15亿。

警察经过细心勘察现场发现,在碎玻璃里发现一块带血的皮肉,应该是窃贼在打碎玻璃的时候留下的。

故宫文物的文化、历史价值不可估量,本次故宫文物失窃案件,损失价值巨大,在社会上造成极其恶劣影响,各方面都在关注整个案件进展,上级领导高度重视,将本次案件定为“新中国第一国宝盗窃案”,责令限期破案。

59年,一名小偷翻10米高墙,盗走故宫15亿文物,他真会“轻功”?

为此,公安局顶着多方面的压力,紧急成立了专案组。开始在周边进行走访,一名在故宫值夜班的老保安回忆说,天色很晚的时候,他看到房檐上有一个黑影飘过,以为是自己眼花了,就没有理会。

警察了解到这个线索之后,也产生了怀疑,难道真的有人会像武侠小说里写的那样“飞檐走壁”?

二、千里迢迢追凶路

1959年8月17日,北京公安局通知了邻近的天津公安局,希望一起协助调查国宝盗窃案。天津市公安局对于这起性质恶劣的案件也高度重视。

当时,北京警方不仅在现场勘察中发现了疑犯的皮肉,还在展柜上发现了疑犯的鞋印。也提取到了指纹和掌印,只是,当时的查案技术有限,令警察破案增加了很多难度。

此外,疑犯还在养心殿南门台阶上留有剐蹭的痕迹,拿下了锡庆门的门闩,可以判断出疑犯就是从这里逃跑的。但是,在办案人员心里一直有一个疑问:故宫的城墙高度将近10米,疑犯是怎么带着文物从故宫出去的?

59年,一名小偷翻10米高墙,盗走故宫15亿文物,他真会“轻功”?

与此同时,1959年11月11日,天津的公安人员在从上海到北京列车上,发现两个非常可疑的年轻人。这两个年轻人从一上车开始,就神色慌张,眼睛不停地左顾右看,根据老刑警的经验,他们判断这两个年轻人有问题。

检查发现,他们逃票,随身携带的包里还有碎金块和金古钱。公安人员经过查验,金子上雕刻了文字,不像是普通的金子,能明显看出来是从一整块金子上打碎得来的。

公安人员询问:“这金子是从哪里来的?”

两个年轻人回答说:“是我们祖上传下来的。”还解释道,自己也是万不得已才拿出来卖钱,他们看出来这个年轻人穿着打扮不像是大富大贵之人,显然是在撒谎。

他还跟公安人员编造了一个祖上是做大官的,曾经很有钱,就把黄金藏在罐子里,其父亲在弥留之际才告诉他。可是,这个年轻人忘记了,他面对的是“火眼金睛”的公安人员,他们显然不会被这样的障眼法迷惑。

天津警方感觉事情蹊跷,预感这可能跟三个月前故宫失窃案有关。随即把两个年轻人暂时留在公安局,通知了北京警方,并联系到了侦破故宫盗窃案的专案组。

59年,一名小偷翻10米高墙,盗走故宫15亿文物,他真会“轻功”?

事后,天津警方及时把两个年轻人的指纹和掌印,与案发现场勘察到的情况进行比对,确定了和其中一个年轻人完全吻合。至此,故宫盗窃案的主犯找到了,是一个20岁的年轻人。

据了解,这名年轻人叫武庆辉,20岁,山东寿光县人。他是家中幼子,父母对他很疼爱,武庆辉逐渐形成事事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

家中的好吃的好用的总是他先享用,父母也对他格外的宽容,这样的溺爱,让武庆辉没有上进心,只想着不劳而获。

上学的时候也不好好学习,初中上完,没有考上高中,就在家里好吃懒做,游手好闲地过日子。父母看不过,就总是教育他。

此前,武庆辉的姐姐嫁到了北京,姐夫是一名军人,就想到北京去玩玩,躲开父母的唠叨,清清静静地玩一玩。

姐夫每天工作繁忙,就给武庆辉一些钱,让他自己到各大景点玩玩看看。一次,武庆辉到故宫游玩,看着展柜里琳琅满目的文物想:要是有一件搞到手,就够吃一辈子了。

于是,这样疯狂的想法,在他的脑海里形成了。

59年,一名小偷翻10米高墙,盗走故宫15亿文物,他真会“轻功”?

1959年8月15日,也即是武庆辉到故宫参观后的第二天,这一天,他准备实施自己的盗窃计划。

但是,一个年轻人并没有意识到,故宫的文物不仅价值连城,还具有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文化历史价值。

就这样,武庆辉找到一个大背包,里面放了一把大铁钳,再一次来到了故宫。先是在各大展厅徘徊踩点,寻找便于携带的文物,之后,终于发现养性殿西部展厅的展柜里,展出的14册纯金册子和精美的匕首,比较容易携带,就决定从这里下手。

故宫闭馆之前,他藏在养性殿附近的厕所里3个小时。一直等到天黑所有游客都离开,他才偷偷地从厕所出来,实施了犯罪行为。武庆辉分手后借助修缮宁寿门的脚手架,爬上围墙,并顺着围墙走到了锡庆门,由此,这才有了民间疑犯会“轻功”的说法,得手之后,武庆辉从锡庆门逃离了故宫。

回到姐姐家中,武庆辉把从故宫盗窃文物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姐姐。然而,姐姐没有劝自己弟弟自首,反而帮助自己弟弟逃离北京,妄想逃过法律的制裁。

59年,一名小偷翻10米高墙,盗走故宫15亿文物,他真会“轻功”?

由此,整个案件真相大白,但是,办案人员的脸上并没有任何喜悦的笑容,因为文物的损坏程度大大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三、愚昧无知终落网

我们常说,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人,就是愚昧无知的人,明明不懂,却会做出疯狂的事情,就像是武庆辉一样。

武庆辉把带回老家的金册剪碎变卖,分别得到了700元、1000元等不同额度的赃款,在当时,这些钱也就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一年多的工资。

显然,他并没有考虑到故宫文物具有的价值,这些文物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如果损坏,就意味着消失。修缮只是为了更好地保存,并不能起死回生。

在警方追回的文物中,金册已经完全被损坏,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最终,法院判决武庆辉因盗窃、毁坏、变卖国宝无期徒刑,其姐因包庇罪,被判处了十五年的有期徒刑。

59年,一名小偷翻10米高墙,盗走故宫15亿文物,他真会“轻功”?

从小我们的父母就教育我们要好好读书,将来做一个明事理,对社会有用的人。武庆辉的悲剧,和他从小没有好好读书有很大的关系。缺少知识,对于故宫文物的认识浅显,才让他铤而走险,犯下大错,以至于连累自己的家人。

原本有机会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最终却因为无知和贪念,亲手葬送了自己的一生。

这次事件发生以后,故宫加上了文物保护措施,将闭馆时间调整到了下午5点。这样的悲剧让我们惋惜心痛,我们要做到就是遵守法律制定的规则,不能因为一点利益,都做损害他人,社会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故宫   文物   盗窃案   公安人员   天津   北京   疑犯   小偷   年轻人   价值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