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分床,5岁分房”真的对?别坑孩子了,最佳分床年龄是几岁?

大家好!我是浩源妈妈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到底几岁和孩子分床睡合适”。作为一个二胎妈妈,真的感慨万千呀哈哈。?

孩子都上一年级了还让他跟你一个床,你是要搂到他结婚吗?”这是前年孩子刚上一年级时,孩子爸爸对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不知道你有没有被网上很多育儿专家的话、育儿文章、育儿视频的内容弄得不知所措过?

比如,看到说美国的小孩儿为什么独立性强?因为他们还是婴儿的时候就可以自己一个房间睡觉了,于是乎,劈天盖地的育儿文章就开始用这个点抓人眼球,弄得自己十分纠结

那么和孩子分房睡的时间早晚,对孩子独立性有影响吗?

那还真的不见得。

“3岁分床,5岁分房”真的对?别坑孩子了,最佳分床年龄是几岁?

弟弟在看到电视剧《人世间》中这段一家人睡在一张床上时,仰着脸懵懂地问:“妈妈,他们都那么大了,为什么还和爸爸妈妈睡呀?”

“3岁分床,5岁分房”真的对?别坑孩子了,最佳分床年龄是几岁?

孩子的话把我逗笑的同时,让我心中也生起一丝的心酸:因为,那个年代条件有限,孩子甚至只有上了初中住校之后,才有机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床。

可是,这并没有影响他们日后长大成材

你为什么要急于和孩子分床睡?

为什么以前的孩子能和父母睡到十几岁,现在的父母就非得让孩子三五岁就和自己分床睡呢?

我搜罗整理了一下,大体就是下面这几个原因:

  1. 担心孩子长大不独立
  2. 担心孩子性格早熟
  3. 担心孩子人际关系的困难
  4. 担心孩子的人格障碍

这些原因,让很多父母陷入纠结中:分开睡担心孩子太小自己照顾不好自己,不分开又害怕孩子依赖心太强。

“3岁分床,5岁分房”真的对?别坑孩子了,最佳分床年龄是几岁?

这些数据,或许可以缓解你的“分房纠结”

父母之所以如此纠结这个事情,无非就是看到太多的文章或者所谓的育儿专家的观点,陷入了人云亦云的境地中,反而对自己的孩子失去了了解。

一:分房睡与不分房睡的孩子,在情感与行为上并没有显著区别

2004年一项亲子共眠研究中,调查了901位意大利的学龄儿童,在这些6-12岁的孩子中,有5%和父母同睡。研究结论是,分房与不分房的孩子,在情感与行为上并没有显著区别。

二:分房睡与不分房睡,不会对孩子的性格和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世界著名的美国儿童睡眠研究专家James J.Mckenna,在回应“没有分房睡会导致孩子心理问题”这一说法时,这样说:

“这种观点,代表了一种个人的判断,但它不是科学事实。没有任何研究表明,孩子的独立能力,是通过和父母的分房睡来获得的;也没有任何研究证明亲子共眠有负面影响,除非他是有心理问题的家庭关系的一部分”。

只要我们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健康的、正面积极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得当,就不会因为“不分房”这一个独立的原因对孩子性格和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3岁分床,5岁分房”真的对?别坑孩子了,最佳分床年龄是几岁?

做好这2点,和孩子“分房睡”水到渠成

一: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和等待,不必强求

文章开头我也提到过,我家哥哥一年级的时候被爸爸强制要求分房睡,但是由于孩子还没有任何准备,最终以失败告终。

也就半年时间,有次放学回家,哥哥竟然主动要求自己睡:“老师今天问,谁可以自己一个房间睡觉了,好多同学都举手了,我觉得我也可以了,我要自己睡。”

看孩子这自信的样子,我心中暗喜。

这让我想起之前看到马伊琍在网上分享自己大女儿分房睡的经历,也是得知同学都是独立睡觉后,主动跟妈妈提出要分房睡,并且很快就适应了。

“3岁分床,5岁分房”真的对?别坑孩子了,最佳分床年龄是几岁?

明星妈妈伊能静也说,孩子迟早都会的事儿,为什么要急着逼孩子呢?


“3岁分床,5岁分房”真的对?别坑孩子了,最佳分床年龄是几岁?

每个孩子性格不同成长环境不同,真心觉得,只要父母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和等待,不必强求,孩子总有一天会主动提出和我们“分房睡”的。

二:循序渐进,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睡眠的能力

首先,在哥哥不同意自己在一个房间睡的时候,我给出了哥哥两个建议:①让爸爸陪他一个房间睡②同房不同床。

哥哥选择了第二个建议,于是我们把他的小床和我们的床拼在了一块儿。让孩子先慢慢适应这种独自睡觉的感觉。

其次,当哥哥主动提出自己在一个房间睡觉时,我会给足哥哥安全感

①把我们和哥哥的卧室门都半掩着,避免孩子有事叫我的时候听不到。

②睡前给孩子讲故事,陪他聊一天中高兴开心的事情。

③告诉孩子,什么时候想和爸爸妈妈睡了就说,不必不好意思。

④让自己喜欢的玩具陪伴自己(安全范围内的玩具)

当我给足了孩子安全感的时候,孩子反而适应得更快了。

“3岁分床,5岁分房”真的对?别坑孩子了,最佳分床年龄是几岁?

所以,到底几岁和孩子“分床睡”正确?这件事情真的不能根据年龄“一刀切”。育儿这件事情从来不是人云亦云,而是要在了解自己孩子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判断认知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孩子   主动   性格   担心   哥哥   爸爸   房间   年龄   独立   父母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