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生活不幸福的孩子,和生活幸福的孩子,区别在哪里?


对于从小缺失爱的成长环境下的孩子来说,精神世界里就像是一只漂浮在大湖里孤独的单只木筏,简陋且摇摇欲坠·····

我无权谈论有爱的孩子的精神世界是怎么样的,也不知道有爱的家庭可以带给哪些孩子什么~因为我自己不是在那样的世界里成长的·····

我是从小缺失爱的孩子,所以成长后给我的感觉就是,一路艰辛,靠着一口仙气苟延残喘,也因为你从小缺失爱,你无法判断别人给你的是一颗糖还是十颗糖,对于我来说,有糖就已经足够甜了····

从小生活不幸福的孩子,和生活幸福的孩子,区别在哪里?


我拥有的是不一样的一个精神世界,那个世界别人进不来,我也出不去。

我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去世了,后面继父过来了我家与我和我母亲一起生活,他们吵架,打闹。我母亲甚至自杀未遂过······

在父亲去世的之后十年里,我的精神世界成长的比别人慢很多·······在那长达十年的岁月里,我几乎感觉不到爱.(其实母亲是爱我的,只是到后来才知道这个道理.)到目前为止父亲去世已经21年多了·····

刚开始不知道什么是去世,后来就是感觉好久没有见过父亲了,再后来就是同学们的嘲笑,冷落,再到大人们的可怜你····这些经历和充满歧视就是我的童年。这样不幸的童年,让我几乎感觉不到何为”童年“,对于我来说童年是“成熟“的也是“不成熟”的,在那段经历里充满了偏见和无奈。

成熟的是我小小年纪就让我可悲的知道了所谓的“人言可畏”,不成熟的是在这个像花一样的年纪太“在乎别人的说法”了。可是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要做到,不受别人的嘲笑,冷落的影响似乎对于这个孩子来说要求太高了····

再后来,直到我18岁那年,第一次叫继父“爸爸”。我想我才真正的开始和正常孩子一样开始成长。

印象深刻的是我第一次对着一个朋友说;「我没有爸爸,我爸爸去世了。」

那时候整个人都是颤抖的,内心想法是恐惧的,恐惧别人的嘲笑和看不起。那时候我12岁了,对于12岁的正常孩子来说,应该是充满阳光的,应该是没有那么多的担忧和胆怯的。可12岁的我啊才真正意义上主动的去交人生中的第一个朋友,才第一次能够做到对朋友敞开心扉····

心里变化开始大的时候就是开始工作了,因为一直内心封闭,我比别的同事就会笨很多。时常也是闹很多笑话,很不自信,好歹有不服输的性子,可能小时候吃得苦多,锻炼出来的性子吧···每天都用最笨的方法去埋头苦干的工作,别人拐弯抹角的话也根本听不懂,唯一比同龄人厉害的就是吃得了苦,听得了训,够坚持。

接受了社会的毒打,慢慢的才开始和母亲敞开了心扉,18岁那年我告诉她,我这十年有多孤独,多封闭自己,母亲到那一刻才明白,对于我来说,原来没有给到我的东西有那么多,那么多····

那个时候我和妈妈说;「妈,我不是不接受继父,而是你们经常吵架,让我感觉不到家的温度,对于我来说,和以前的家来比就是差好远,以前你和爸爸从来不吵架,以前你也没有这么不快乐,我无法接受的是,一个好好的家庭突然就什么都没有了···」那时候妈妈抱着我哭了好久····

好像18岁那年我才开始成长,我才开始知道什么是温情,那份迟到了10年的家庭幸福感,多无力啊···

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我孤立无援,以及苟延残喘,我几乎感觉不到外界的温度,几乎不知道何为感动······从小缺失的爱,以至于在很漫长的岁月里,连共情能力都没有·····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就是,从小缺失爱的孩子,一定是要在男女感情上受到足够多的毒打,才会明白什么是好的伴侣和好的生活,才会知道什么是“自我”,没办法啊,从小没有糖的孩子就是这般可悲,别人给了一颗糖,都会以为那是特别甜的了····对于我来说没有吃过糖嘛。

你说?没有爱的孩子,和有爱的孩子差别有多大?这就是差别,天差地别的区别,世界上总有一群人啊可悲且善良····

我是撒欢的炙热,关注我!一个风趣且风情的女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孩子   继父   缺失   可悲   童年   父亲   区别   母亲   感觉   精神   幸福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