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调味品都是中药,功效您知道吗?(一)

调味品可以为美味食物锦上添花,但是你知道吗,最常见的调味品(调料),其实都是中药,与中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了解它,再结合您的体质,在享受美味的同时,调理自己的身体,岂不快哉!

由于本人对调味品怎么使用知道的很少,对这些调味品中药也很少有使用经验,今天仅仅是摘抄一些《药典》等中药书籍内容,供有兴趣的朋友共同学习。

一、香叶:

这些调味品都是中药,功效您知道吗?(一)

我们在饭店吃饭的时候,会发现菜品中常常有一种树叶调味品,它叫香叶。是樟科月桂属月桂的叶,所以也叫月桂叶

1、中医:

【性味】辛;微温

【功能主治】健胃理气。主脘胀腹痛;跌扑损伤;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煎汤洗浴。

2、化学成份:叶含芳香油,主要成分是芳樟醇、丁香油酚、牻牛儿醇、,8-桉叶素、乙酰丁香油酚、甲基丁香油酚等等

3、食品用途:卤菜、酱菜,煲子菜、汤类调味, 如卤肉、火锅底料、卤菜。不宜多用,多用则会掩盖食品的原味。

二、 花椒

这些调味品都是中药,功效您知道吗?(一)

我们常用的花椒分为青椒和花椒二大类。它们都是芸香科花椒属植物的种子皮。各地有不同的品种,如大红袍、蜀椒、川椒、红椒;

1、《药典》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青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 et Zucc. 或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 的干 燥成熟果皮。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除去种子和杂质。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脾、胃、肾经。

【功能与主治】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外治湿疹,阴痒。

【用法与用量】3 6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花椒在外洗治疗皮肤病方面使用很广泛。

2、成份:花椒果实含挥发油,挥发油中含牻牛儿醇、柠檬烯、枯醇、佛手柑内酯等。果实尚含甾醇、不饱和有机酸、等。

佛手柑内酯具有抗炎、镇痛的药理作用。

3、调料的用途:各种炒菜、煮肉、煮菜、卤肉、火锅、卤菜等等,使用范围较大。

注:花椒为温热之品,适合平和质、阳虚质、寒湿质及脾胃胃寒等人群。阴虚火旺者慎用。使用花椒可以祛除肉的腥味、异味,增加香味

三、芥末

芥末有三种植物来源:芥子(黄芥末),是芥菜的种子研磨而成,也有人把这个叫中国芥末。山葵酱,俗称“日本芥末”是由山葵根制成,山葵根价格昂贵,而且山葵酱保存困难。辣根:用辣根(马萝卜)制造,添加色素后呈绿色,其辛辣气味强于黄芥末,且有一种独特的香气。分别介绍如下:

(一)黄芥末:是芥菜的种子磨成。

这些调味品都是中药,功效您知道吗?(一)

芥菜(通称) 芥(名医别录)

我国栽培的就有7个品种:(1)雪里蕻(通称)( 雪里红、雪菜(江苏)。);(2)榨菜(通称)(菱角菜、羊角儿菜(四川));(3)大头菜(云南通称) 根用芥(内蒙古植物志),又称芜菁、芥辣、芥菜疙瘩;(4)油芥菜(内蒙古植物志)高油菜(华北地区通称);(5)多裂叶芥(广州植物志)(银丝菜,金丝菜,千筋菜);(6)大叶芥菜(很少见) (7)皱叶芥菜(广州植物志) 皱叶芥菜。

一、芥子:

(1)《中国药典》:芥子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Sinapis alba L. 或芥Brassica juncea(L.)Czern. et Coss.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白芥子”,后者习称“黄芥子”。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中医人喜欢用白芥子,因白芥子味淡

【性味】辛,温。

【归经】归肺经。

【功能主治】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用法用量】3 9g。外用适量。

著名方剂三子养亲汤(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是治疗痰壅气逆食滞证。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食少难消的有效方剂,功效:温肺化痰,降气消食。白芥子温肺化痰,利气散结。

(2)、成份:种子含芥子油甙类成分,其中黑芥子甙占90%,还有葡萄糖芫菁芥素 ,4-个羟基-3-蚓哚甲基芥子油甙,葡萄糖芙薹素,新葡萄糖薹素。还含少量芥子酶,芥子酸以及芥子碱等。

(3)、调料的用途:多用于凉拌菜。如凉粉、凉拌三丝等等。除了调味,凉拌菜多性凉或寒,芥末辛温,中和其寒性,减轻寒凉食品对人体的影响。

附1:芥菜:

这些调味品都是中药,功效您知道吗?(一)

【性味】辛;温

【归经】肺;肝;肾;胃经

【功能主治】利肺豁痰;消肿散结。主寒饮咳嗽;痰滞气逆;胸膈满闷;砂淋;石淋;牙龈肿烂;乳痈;痔肿;冻疮;漆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15g;或用鲜品捣汁。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烧存性研末撒。

附2:芥菜疙瘩(根用芥、大头菜)

这些调味品都是中药,功效您知道吗?(一)

芥菜疙瘩其实这种植物的茎,归类为芥菜,功效与上述相同。

芥菜性热,可温脾暖胃,还有一定的利尿除湿功效,其味辛(上颅),有醒脑提神、解除疲劳的作用

多食动火昏目,泄气伤精。阴虚火盛、气虚久嗽者禁用。

(二)、辣根(马萝卜)

这些调味品都是中药,功效您知道吗?(一)

1、《中华本草》

【别名】马萝卜

【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辣根的根

【性味】辛;温

【归经】胃;胆;膀胱经

【功能主治】消食和中;利胆;利尿。主消化不良;小便不利;胆囊炎;关节炎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鲜汁拌蜜糖服。外用:适量,浸酒搽;或引赤、发泡。

【注意】内服量不宜过大。

建议内服量为3到10克。

2、成份:全植物含挥发油及芥子油;黑芥子甙。

3、调料的用途:祛腥解腻,增香提鲜的作用。与芥末用途相似。如吃黑木耳的时候的蘸料多数就是辣根、海鲜酱油等配成的。

四、生姜、干姜

这些调味品都是中药,功效您知道吗?(一)

生姜、干姜是常用调味品,更是《药典中药》。

1、(1)《中国药典》生姜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新鲜根茎

【性味与归经】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鱼蟹中毒。

【用法与用量】3 10g。

《药典》干姜: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

【性味与归经】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

【功能与主治】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

【用法与用量】3 10g。

《药典》上生姜与干姜的来源分别为新鲜根茎与干燥根茎。新鲜根茎好理解,干燥根茎是什么?难道就是生姜晒干或烘干就是干姜?显然解释地不清不白。

我用我老师的话:生姜是当年长的块茎。干姜是生长2年以上的“老姜”,或种植的“母姜”经过切片干燥而成。俗语“姜还是老的辣”,所以干姜须是“老姜”加工而成。大家怎么看?

生姜与干姜是临床非常常用的中药,在处方中出现的比例很高,就是在民间“姜汤”也是驱邪散寒常用方法。再如吃生姜,或生姜片贴内关穴防晕车、晕船。帮助消化,“饭不香,吃生姜”。等

生姜素有“呕家圣药”之称。

另外中医认为生姜皮是凉性的,心肉是辛热性,皮有利尿消肿之功效,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

2、成份与药理:

(1)成份复杂:辛辣成分是“姜辣醇”“姜辣二醇”等;含挥发性成分主要是α-姜烯,α-姜黄烯等等。

(2)现代药理研究:

3、调料的用途:用于各种炒菜、生姜可以“解鱼蟹毒”所以做鱼蟹必不可少,另外生姜性热,可以中和鱼蟹的寒凉之性。可以祛除肉类的腥臊味,增加香味。

五、高良姜

这些调味品都是中药,功效您知道吗?(一)

1、《药典》

本品为姜科植物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的干燥根茎。夏末秋初釆挖,除去须根和残留的鳞片,洗净,切段,晒干。

【性味与归经】辛,热。归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

【用法与用量】3 6g。

2成份:根茎含挥发,其中主要成分是1,8-桉叶素和桂皮酸甲酯,尚有丁香油酚、蒎烯、毕澄茄烯等。根茎尚含黄酮类高良姜素、山柰素、山奈酚、槲皮素、异鼠李素等和一种辛辣成分,称高良姜酚。

现代药理研究:有一定的抗溃疡,抑制胃肠道蠕动(止泻),利胆。镇痛作用。是芳香温痛类中药,对心绞痛具有快速止痛作用。增加机体对缺氧的耐受。

3、调料的用途:卤水的调料,五香粉的原料之一,火锅底料之一等。

六、八角茴香(大料)

这些调味品都是中药,功效您知道吗?(一)


八角茴香俗称大料、大茴香;是植物八角的干燥成熟果实;八角是五味子科八角属乔木。

1、《药典》

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 f. 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冬二季果实由绿变黄时采摘,置沸水中略烫后干燥或直接干燥。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肝、肾、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用于寒疝腹痛,肾虚腰痛,胃寒呕吐,脘腹冷痛。

【用法与用量】3 6g。

阴虚火旺者慎服

2、药理作用:

(1)抑菌作用: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

(2)刺激作用:能促进肠胃蠕动,可缓解腹部疼痛;对呼吸道分泌细胞有刺激作用而促进分泌。可用于祛痰。

(3)升白细胞作用。

(4)具雌激素活性:动物实验。

(三)、调料的用途:

调味香料,味香甜;提取的芳香油,称八角茴香油(简称茴油)是制造化妆品、甜香酒、啤酒和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

具有提味增鲜作用,可用于加工禽、肉类,加工瓜子、花生等等都可以使用。

七、小茴香

这些调味品都是中药,功效您知道吗?(一)

这个大家应该非常熟悉了,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它,不仅子是调味品,嫩茎叶也是食材。另外小茴香还是常用中药。

(一)《药典》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初熟时釆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肝、肾、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盐小茴香暖肾散寒止痛。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经寒腹痛。

【用法与用量】3 6g。

小茴香,辛温无毒暖肾散寒,在民间还常常用于小儿尿床。

这些调味品都是中药,功效您知道吗?(一)

小茴香嫩苗或嫩枝叶也是不错的菜蔬。

(三)调料的用途:

1、加工肉等的调味品

2、五香粉的原料之一

3、菜、饼子上的增香原料

4、茴香苗是蔬菜。

八、荜茇:

这些调味品都是中药,功效您知道吗?(一)


这个药在《药典》上这样写:“荜茇”,在《中国植物志》上写成:荜拔。是胡椒科胡椒属植物。是生长在云南等南方省份的一种攀援藤本植物。果穗药用最早见于《开宝本草》;《唐本草》叫荜拨。是镇痛健胃要药,也是南方人厨房的常用佐料。

(一)《药典》:

本品为胡椒科植物荜茇Piperlongum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果穗由绿变黑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味与归经】辛,热。归胃、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温中散寒,下气止痛。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寒凝气滞,胸痹心痛,头痛,牙痛。

【用法与用量】1 3g。外用适量,研末塞龋齿孔中。

(二)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

2、抗惊厥作用

3、镇静作用

4、.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动物实验:小剂量有B-受体阻滞剂作用,较大剂量则B-受体激动剂。另外还有影响冠状动脉舒张和收缩作用。

5、

(三)调料的用途:具有矫味增香作用。适合做复合调料及较长时间地腌制使其味渗透到原料的内部后,再采用烧、烤、烩、卤、酱、炸、涮等方法。较适合各种肉类。

是粤菜卤水和重庆火锅汤料配方的秘密武器;

阴虚火旺者忌用,孕妇、儿童慎用。也不宜长久使用。

九 砂仁 :

这些调味品都是中药,功效您知道吗?(一)

(一)《药典》

本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绿壳砂Amomum villosum Lour.var.xanthioides T.L.Wu et Senjen或海南砂Amomum longiligulare T.L.Wu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脾、胃、肾经。

【功能与主治】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用法与用量】3 6g,后下。

(三)调料的用途:主要作用是增香,解腻,去腥;用于卤水、火锅底料等

十、肉桂:

这些调味品都是中药,功效您知道吗?(一)

肉桂药用出自《唐本草》,老皮叫肉桂,同一种植物的嫩枝叫桂枝,都是药典中药。肉桂不仅药用。也是很重要的调料,在食品加工中常常使用。

(一)《药典》:

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树皮。多于秋季剥取,阴干

【性味与归经】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痛经经闭。

【用法与用量】1 5g。

【注意】有出血倾向者及孕妇慎用;不宜与赤石脂同用。

肉桂为大热之品,为什么有些老年人口干、舌燥还使用?因为肉桂“引火归元”,老年人的口干、舌燥,往往是“上热下寒”,也就是口干舌燥,尿多尿频尿清冷(排除消渴病),喝水马上就尿。也就是“心火独炎于上,肾水独寒于下,心肾不交”,这个时候需要引火归元,如交泰丸(黄连、肉桂)。

(三)调料的用途:

是重要的香料原料。加工肉类食品祛腥解腻;主要用于卤、烧、煮、煨的禽畜野兽等菜肴,是卤水中的主要调料;也是五香粉的主要成分,也是十叁香、咖喱粉等复合香辛料的主料;还是肉制品加工中的主要香料,是产生特殊风味和香气的来源。在麻辣火锅和卤菜中运用也很普遍。

中药“桂枝”是与肉桂同一种植物的嫩枝,作用与肉桂有很大的区别,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是解表药,而肉桂是温阳药。现代科学也证明它们的成份确有区别。

注:部分插图来自网络,侵权告知必删。

(未完,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芥菜   芥子   肉桂   药典   生姜   调料   用量   调味品   功效   干燥   中药   植物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