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谋痛批美国芯片成本高 美国芯片制造业还有希望吗?


张忠谋痛批美国芯片成本高 美国芯片制造业还有希望吗?

张忠谋痛批美国芯片制造业

据台媒报道,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以嘉宾身份受邀参加了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活动,并在会上谈话表示:“美国增加国内芯片的产量是昂贵浪费、徒劳无功之举,且在全球市场上不具备竞争力。”

这般评价可以说是毫不留情,但是他却有进行这般评价的资格。你知道这是为何吗?那就不得不说到“台积电”了,相信经过华为“芯片危机”事件,大家对这个名字都不陌生。它是由张忠谋于1987年创立的一家半导体制造公司,靠着“晶圆代工”方式起家,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半导体企业。

张忠谋痛批美国芯片成本高 美国芯片制造业还有希望吗?

此次张忠谋被邀请参加活动也是因为台积电在美国多番邀请下同意在美建厂。众所周知,自“芯片大战”开始以后,各国都注意到了芯片的重要性。以美国为例,据了解,美国芯片制造业在1990年还占据全球37%的份额,但如今已经降到12%。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预测2030年将会下降到不足10%。为有效缓解当前局势,必定得发动有效举措,所以便把目光投向了“台积电”。

美国芯片制造业的优与弊

本以为可以有效缓解危机,没想到却遭到张忠谋“浇冷水”。忠言逆耳,台积电同意美国建厂除了一些不可逆因素以外,赚钱也是他的目标之一啊。所以了解美国芯片行业后发出此番演讲也在意料之中。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起:

人才方面:美国大多科技公司均青睐于“制造外包”生产模式来降低固定资产的比重,国内科技人才为了更好的生存,大量涌向设计研发方向,从而导致制造业并没有足够的人才支撑。

成本方面:美国制造业工资成本远远高于其他国家,据粗略计算,美国在晶圆厂建设和运营的劳动力成本要比中国台湾高出50%;其他公共事业成本上虽然各国差距不大,但比起我国大陆还是要高出25%。

张忠谋痛批美国芯片成本高 美国芯片制造业还有希望吗?

人才和成本可以说是制造业最重要的两点,可是美国均为短板,想要重振该业几乎可以说是不可能。但美国并未就此罢手,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政策:

人才方面:为节省培养人才所用时间和精力,采取引进外来人才政策。以中国台湾为例,台积电最新招募要求大大放宽,只需要高中文凭、无需工作经验、托业英语能力考试成绩800分以上就可以。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任职者在中国台湾完成实习后均得被派遣去美国工厂工作至少两年。

成本方面:拜登政府日前通过《芯片法案》,将补助美国国内制造商逾500亿美元,强化美国半导体制造产业。

对此张忠谋表示:“补贴一直没有到位,且就美国当前制造业现况来看,这两项举措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张忠谋痛批美国芯片成本高 美国芯片制造业还有希望吗?

但是美国对于重振芯片制造业是还痛下决心的!虽然目前现状并不乐观,但是作为全球“芯片老大”他还是有着其他国家不具备的优势。首先两大芯片巨头都有打算在美建厂计划,其次美国掌握核心技术这点就可以远远甩开其他国家一大步。假如相应政策得到落实,重振芯片制造业还是有很大可能可以实现的。

无需气馁 中国必胜

这个让美国头疼无比的制造业可是我国的强项!可即便如此,由于技术不足,我国的芯片产业可以说是“惨不忍睹。”但是大家也无需气馁,经过华为遭受打压事件之后,国家已经开始重视芯片发展,并给予大量的支持。不仅如此,很多科技企业和高校都纷纷加入到芯片研发行列。相信不久的将来定会取得成功!就像华为的“欧拉”操作系统一样,在此之前,也没人会相信我国可以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但我们做到了!相信“芯片”也会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美国   制造业   芯片   华为   成本   其他国家   半导体   中国台湾   我国   人才   张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