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参观韶山毛主席故居,指了指门匾:这个“故”字不妥

1961年,刘少奇参观韶山毛主席故居,指了指门匾:这个字用得不妥。

1961年刘少奇参观毛主席故居,进门前愣在原地,问道:门匾是谁写的

“这个字用得不妥!”

1961年,刘少奇到湖南韶山参观毛主席的故居。还未进门,刘少奇就对着故居的门匾审视许久,然后,指着门匾上的某个字说了这句话。

要知道,湖南韶山作为新中国第一任领导人、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故乡,自新中国成立以后,来毛主席故居参观的人可谓是络绎不绝,其中不乏中外名人和文史博深的高级学者。

如果毛主席故居的门匾真有什么错误,怎么可能逃过数量庞大的游客的法眼?

然而,当刘少奇向大家说出自己的见解之后,在场人全部心悦诚服,佩服不已,最终将门匾字样进行了更换。

那么,门匾上到底是写了什么字,才会让刘少奇感到不对劲?关于这块门匾和毛主席的故居又有哪些有趣的历史往事?

刘少奇参观韶山毛主席故居,指了指门匾:这个“故”字不妥


一、缅怀友情,拜访毛主席故居

说起刘少奇同志对毛主席的故乡之旅,自然离不开两位革命伟人的深厚情谊。

1922年,刘少奇与毛主席相识于长沙清水塘,之后两人便全心全意为了共同的革命理想而奔走。

当时毛主席在广州、武汉领导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而刘少奇则在上海领导工人运动。

刘少奇参观韶山毛主席故居,指了指门匾:这个“故”字不妥

(刘少奇)

后为应对反革命势力的迫害,毛主席领导红军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刘少奇则在白区领导党的工作。

对刘少奇来说,毛主席不仅是革命同志,更是一位自己在革命道路上的引领者。在遵义会议上,刘少奇坚决地支持毛主席的正确主张,为确立毛主席的革命领导地位,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做出来重要贡献。

他们携手并进,砥砺前行,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民主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刘少奇与毛主席情同手足。

刘少奇参观韶山毛主席故居,指了指门匾:这个“故”字不妥

在刘少奇的眼中,主席是自己崇敬的对象,而在年龄上,更像是自己的兄长。

在1961年3月,刘少奇奔赴广州参加中央工作会议。

此次会议讨论了并通过了《农村六十条》,而在返回的过程中,为了解农民对《农村六十条》,他决定去农村调研一番。

当来到韶山时,早就想参观主席故居的刘少奇,自然不想这次机会。于是在同年4月9日早晨,刘少奇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前往毛主席故居。

只见故居四周松竹繁茂,郁郁葱葱,刘少奇环顾了一番四周的景色,这才朝着旧居屋子走去。

刘少奇参观韶山毛主席故居,指了指门匾:这个“故”字不妥

(刘少奇)

当走到大门时,刘少奇忽然停下脚步,因为眼前的门匾上的一个字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对着“毛泽东同志故居”这7个大字凝视良久,忽然指着门匾,转身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到:“知道这个门匾,是谁提议写的吗?”

工作人员顺着刘少奇的手指看去,发现指着的是“故”字,不明所以的他们便摇了摇头。

刘少奇见状,便解释道:

“这个‘故’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表示‘过去’,一个是表示‘去世’,毛主席现在身体健康,全国人民都希望他能尽可能长地领导我们,所以这个‘故’字用得不妥当。”

听完刘少奇的话后,一旁韶山当地的工作人员赶忙问道:“那应该改成什么字比较合适呢?”

刘少奇沉思片刻,便提议说:“不如改成‘旧’字比较好,这样比较贴合实际。”

随同的同志们一听,都不禁连连称赞。

正如刘少奇顾虑的那样,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即便是同一个字也能有很多意思,在某些情况下会让人产生歧义,这确实是工作人员们不得不考虑的一点。

这次修改虽只有一字之差,却足见刘少奇的博学严谨,更能看出他对主席一如既往的崇敬之情。

刘少奇的话,由负责旧居管理的工作人员记录了下来,并立刻回报给了上级。

湖南省办公厅在收到刘少奇的建议后十分重视,经过讨论之后,决定将“毛泽东同志故居”这块门匾撤掉,并将字样更换为:毛泽东同志旧居。

而为故居题字的人也大有来头,他就是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郭沫若。

郭沫若一听要给主席旧居题字,欣然领命,以一手妙笔书法,郑重其事地在门匾上写下了毛泽东同志旧居的字样。

这块门匾,在某种程度上传承了毛主席与刘少奇的革命情谊,在之后二十多年的岁月里,它一直挂在毛主席旧居门前。

而刘少奇认为不妥的门匾字样,来自新中国成立后,对毛主席故居的翻修工作。

在这其中,隐藏着有关毛主席故居的历史往事,那便是毛主席的童年经历和学业启蒙。

刘少奇参观韶山毛主席故居,指了指门匾:这个“故”字不妥

二 群众爱戴,门匾初成

毛主席的故居,是一座极具湖南特色的农家大院。

1878年的时候,毛主席的祖父毛恩普来到韶山,在此建起的五座茅屋,并在之后不断修建完善。

毛主席于1893年在这座大院里出生,并在这里度过了他幸福而富有朝气与希望的早年时光。

刘少奇参观韶山毛主席故居,指了指门匾:这个“故”字不妥

成年之后,时值国难当头之际,为拯救国家与人民,年轻的毛主席投身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中,他首先在湖南开展农民运动。

当时的革命者因为缺乏经验,盲目推崇苏联的城市斗争典例。

唯有主席眼界独到,他认为对待苏联的革命经验不能生搬硬套,并指出以中国的实际情况,应当要先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做起。

而正是在毛家大院里,毛主席和广大农民群众进行了无数次的会谈,真正了解到广大贫苦农民的心声。

再加上他自己的实际考察,最终设想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构想。

刘少奇参观韶山毛主席故居,指了指门匾:这个“故”字不妥

不幸的是,看到我党势力的逐渐壮大,一心想搞独裁的蒋介石便派人追捕毛主席和我党人士。

毛主席的妻子杨开慧被捕,最终被杀害,很多毛家族人也被逮捕。

而这所宅子则被没收,国军士兵还冲进院里打砸破坏,好好的一座宅子变成了一片狼藉。

湖南解放后,当地的工作人员对毛主席的故居进行了修缮,这座红色的摇篮才得以恢复生机。

而故居的第一块门匾,是在1949年出现的。

那年10月17日,长沙专区的代表团前往参观毛主席故居,代表团成员们看着眼前几间破旧的屋子,再看屋内陈设简朴,更不见主席与家人的照片,不仅感慨良多。

谁能想到到这间一个简陋的房子,曾是一个伟大人物的居所呢?

参观结束之后,湘潭县委委员毛华初对负责旧居管理,同时也是毛泽东族叔的毛月秋说:

“老书记,以后到这里参观的人会越来越多,您看屋前是不是该写个门匾?”

刘少奇参观韶山毛主席故居,指了指门匾:这个“故”字不妥

(毛华初)

毛月秋听完,这才意识到房子确实缺了块门匾。作为毛主席的旧居,这未免欠缺妥当。总该有块门匾,让来的人都知道这是主席旧居。

只是门匾上该写点什么内容,这倒是个问题。

代表团成员随即便和村民们一起,热烈地讨论起来,有人说写“毛主席的旧居”,有人说写“毛泽东的老家”等等。

虽然内容都不错,然而刚刚从压迫中解放出来的中国人民,心中对毛主席有着十分强烈的爱戴之情,这些内容似乎还不能把大家的心声都说出来。

刘少奇参观韶山毛主席故居,指了指门匾:这个“故”字不妥

最后,还是毛月秋请毛华初说说自己的看法。毛华初沉思片刻,便提议不如写上“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这句话。

当时中国的大街小巷里,常常能看到毛主席的画像,且画像中会标有“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字样,群众们耳目濡染,对这句话感到很少亲切。

所以这个提议一出来,立刻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

门匾上的字就这么定下来了,不过,该由谁来题字的?

毛泽东早年的老师毛宇居,在当地有着“韶山一支笔”的美名,人们便请他来故居题字。

于是,毛主席故居的第一块门匾就这么出现了,当地群众都很喜欢这块门匾。门匾上的十四个字虽然质朴,却寄托了群众对毛主席的爱戴与敬仰之情。

不过,当主席得知有这块门匾之后,却感到有所不妥。

刘少奇参观韶山毛主席故居,指了指门匾:这个“故”字不妥

(第一块门匾字样)


三 主席谦让,门匾更换

参观毛主席故居的游客甚多,其中不乏国外游客。

1950年初,一批外国游客——苏联电影代表团来到了毛泽东旧居。

之后毛月秋来到北京与毛主席见面,他向主席讲起来苏联电影团参观旧居的事情。

毛月秋说:“苏联客人对旧居十分称赞,并说毛主席和列宁一样伟大。”

刘少奇参观韶山毛主席故居,指了指门匾:这个“故”字不妥

主席听了后却说:“列宁是伟大的,他在帝国主义时代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毛泽东还谈不上伟大。”

因为于公而言,主席认为中国社会主义的万里长征才刚刚迈出第一步,作为新中国的领导人,自己不能以伟大自居;于私而言,以主席的胸怀、眼界,也不会把所谓名望放在心上,全中国人民的未来,才是他所挂念的。

毛月秋又告诉主席:“苏联和民主德国客人看到旧居门匾上写的‘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这句话后,都连声称好。”

当时中苏往来密切,苏联人民也知道毛主席的大名,所以苏联客人的反应实属正常。

只是主席听后,虽然感受到了乡亲们的好意,但同时也感到有所不妥。

刘少奇参观韶山毛主席故居,指了指门匾:这个“故”字不妥

他说:“‘伟大’两字不是封的,哪里会写伟大就伟大呢?我建议换一个门匾。”

就这样,毛主席的建议传回到了县里。

此时华国锋恰好任湘潭县县委书记,他便召集县委开了几次会,在征求了各方面的建议之后,决定将第一块门匾换掉。

换掉之后,门匾上的字也改为:毛泽东同志故居。

刘少奇参观韶山毛主席故居,指了指门匾:这个“故”字不妥

起初,毛月秋对新换的门匾不太看好,总觉得没有第一个好。

后来,毛月秋的老朋友、著名教育家徐特立来访韶山,在听了徐特立的一番话之后,毛月秋才改变了看法。

1955年5月底,徐特立专程到来到韶山,参观主席的家乡。他看到了新换的门匾,便对毛月秋说:“毛主席又走到我们前面了。”

毛月秋不解其意,徐特立耐心解释:一个领袖的伟大,不是靠宣传出来的,而是靠人民的拥护还有历史的肯定。

刘少奇参观韶山毛主席故居,指了指门匾:这个“故”字不妥

(徐特立)

在他看来,人民把主席尊为伟大领袖,主席却始终认定自己是党的队伍中的一名同志。

这既尊重了毛主席本人的意愿,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而毛泽东同志故居,门匾上的这几个字虽然简单朴实,但就如同毛主席本人一样,不张扬,却尽显厚重。

毛月秋听完徐特立的话,顿时豁然开朗,也十分高兴。

不过有趣的是,这块门匾同样也没使用多久,就经过了刘少奇同志的指正和更改。而目前挂在韶山的又不同于刘少奇同志当时留下的。

这还得从另一位新中国的领导人——邓小平的到来说起。

四、邓公来访,推陈出新

1973年的一天,邓小平同志来到了韶山,重新对门匾作出了修改。

当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郑州、桂林等地访问。虽然公务十分繁忙,但当邓小平返回北京路过湖南时,就像当年的刘少奇一样,仍然决定要到韶山走一趟。

而邓小平的目的只有一个——去参观毛主席的故居,不同于刘少奇,从四川走出来的邓小平还很少到湖南来,这是他第一次来到毛主席的故乡韶山。

刘少奇参观韶山毛主席故居,指了指门匾:这个“故”字不妥

在湖南省委的陪同下,邓小平一行人来到了毛主席故居的门前。

一来到这里,邓小平就十分感慨地说:“我老早就想来了!65年我就有这个念头,可惜太忙了,66年想来也来不了。”

显然,对于邓小平而言,毛主席的故居同样也有着极大的象征意义。

他的老战友贺龙、陈毅等都曾来过这里参观,如今他自己也如愿来到这里,也总算达成了心中所愿。

此时主席的故居在经过几次修缮后,已经恢复了最初的原貌。

邓小平在身边人员的陪同下,瞻仰了主席父母的卧室,主席的卧室、堂屋等房间。

他像个寻常的游客一样,边看边小声念着景区的介绍文字,还向工作人员询问毛主席早年的学习、生活情况。

之后邓小平又参观了主席其余亲属的房间,包括主席三弟毛泽覃和大弟毛泽民的房间,两人都是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的。

刘少奇参观韶山毛主席故居,指了指门匾:这个“故”字不妥

(毛泽覃)

参观完之后,邓小平不禁感慨万千。作为一个跟毛主席及其亲属都相识的老革命,他对毛主席的故居有着更深的感触。

韶山政府希望能借着这个机会跟邓小平照一张合照留念,邓小平爽朗地笑了笑,欣然应允。

拍照的时候,还有个有趣的小插曲,工作人员是迫不及待地支起相机的,邓小平见状制止道:“诶,这位同志,你等一下!”

一旁韶山的工作人员一听不仅有点着急,以为是小平同志反悔不想照了,谁知邓小平继续说道:“你不要着急嘛,我总要整理好衣服才拍呀!”

说着,邓小平整理起自己的中山装来,还让身边的同志看看是否有什么不妥,听到肯定的回答后,才向拍照的工作人员点头示意。

刘少奇参观韶山毛主席故居,指了指门匾:这个“故”字不妥

一行人就这样在题有“毛泽东同志旧居”的门匾下,留下了一张极具历史意义的照片。

而这次参观,也成了后来邓小平为毛主席故居门匾题字的契机。

1983年,改革开放给中国大地带来一片崭新的风貌。韶山管理局的同志在这时来到了北京,请求邓小平为毛主席故居题写新的牌匾。

刘少奇参观韶山毛主席故居,指了指门匾:这个“故”字不妥

因为这一年,正值毛主席诞辰90周年。

主持改革开放的邓小平来为毛主席的故居门匾题字,其中也有着推陈出新的意义,在新时代传承对毛主席的纪念。

邓小平知道后大方应允,不过,要在新牌匾上写上了什么字,这却是要斟酌一番的。

毛主席故居门匾的字已经过几番修改,想写出比之前更适合的字样,倒是不容易。

思来想去,邓小平决定大道至简、返璞归真,为毛主席故居题写了“毛泽东同志故居”的字样。

虽然内容上和第二块门匾一样,但在新时代由邓小平亲手题写,却是有着推陈出新的意义。

刘少奇参观韶山毛主席故居,指了指门匾:这个“故”字不妥

此外,邓小平还题写了“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门匾。

这两块门匾,如今依然挂在韶山毛主席纪念馆和毛主席故居的门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立足当下看毛主席的故居门匾的四次更替,虽然这只是近代史上不起眼的一小页,却有着它的价值和意义。

结尾:

我们不仅能从这一小页中看到人民群众对毛主席的爱戴,更能看到那些伟大人物的风采。

毛主席非凡的青年时光和他伟人的胸怀、眼界,还有刘少奇的博学和他一生秉持的严谨,以及邓小平的推陈出新,都能从中窥探一二。

这些伟人的精神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值得永远传承下去!

刘少奇参观韶山毛主席故居,指了指门匾:这个“故”字不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韶山   门匾   故居   苏联   旧居   湖南   不妥   字样   工作人员   主席   同志   刘少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