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游古都「14③」 游寻京都古迹 马驹桥四眼井 失望而归


笔游古都「14③」 游寻京都古迹 马驹桥四眼井 失望而归

笔游古都「14③」 游寻京都古迹 马驹桥四眼井 失望而归

您绝对想不到,马驹桥古镇是富甲一方的千年重镇。您也不会想到,具有几百年历史并养育了古镇马驹桥人的四眼井就这样消失了。令人惋惜。

笔游古都「14③」 游寻京都古迹 马驹桥四眼井 失望而归

上次我冒雨游寻古镇古街马驹桥的四眼井,可惜,我没找到。今天,我又再次游寻,东街 西街 南北老街,我还是没找到,问,都是外地经营人,再问,都不是本地人买东西,深入到东西胡同问,没戏,每一院子都写着出租。几乎没有当地人。我突生灵感 街道居委会即社区去问。真不错告诉我就在出口左转红绿灯处路西,这与我温习功课看到的信息一致,兴奋的去了,其实我多次走过,知道那里啥也没有,除了商店就是商店,一个丁字路口的一横处。那也要去,俺去了,没戏,啥都没有,往西去的胡同也没有。傻眼了,咋办?旁边有座银行,这可以问问去,得,给我指路了 ,向北,路东,有座清真寺,有戏!清真寺,旁边可能,没戏,是东不是西呀!走一趟,到了,破破烂烂清真寺,闭门,俺推开门,人家不让进,我再问人家,人家给了我一句话 我不出门,这里没井,你去街上问问吧!不让拍照,唉:-(。得嘞您了,我回去奔西边胡同里看看。

笔游古都「14③」 游寻京都古迹 马驹桥四眼井 失望而归


笔游古都「14③」 游寻京都古迹 马驹桥四眼井 失望而归


笔游古都「14③」 游寻京都古迹 马驹桥四眼井 失望而归


笔游古都「14③」 游寻京都古迹 马驹桥四眼井 失望而归


笔游古都「14③」 游寻京都古迹 马驹桥四眼井 失望而归


笔游古都「14③」 游寻京都古迹 马驹桥四眼井 失望而归


笔游古都「14③」 游寻京都古迹 马驹桥四眼井 失望而归


笔游古都「14③」 游寻京都古迹 马驹桥四眼井 失望而归

您猜咋样,这回遇到贵人了。一巡警正在胡同里值班,他肯定知道吧,我去问人家,得,人家也不知,我就说是几百年的井,人家热心立马帮我打电话问了知情人,还特意打开免提,真是细心。人家还为我知道有一位李姓大师很了解古镇称呼我为文化大叔[捂脸][捂脸][耶][耶] 问问咱这里的四眼井,知情人准确滴说出来位置,我一听有门儿,但同时也印证了先头一位当地大爷说的话,68年就没了,因为知情人说的就是红绿灯这里。有没有我都要再去看看。谢过警察后我出来再次奔往红绿灯丁字路口,拍下了遗址位置,这只能说疑似而不敢确定。

笔游古都「14③」 游寻京都古迹 马驹桥四眼井 失望而归

这就是那位巡警,最初我看到了这座古楼我才想进去看看的。

笔游古都「14③」 游寻京都古迹 马驹桥四眼井 失望而归


笔游古都「14③」 游寻京都古迹 马驹桥四眼井 失望而归


笔游古都「14③」 游寻京都古迹 马驹桥四眼井 失望而归


笔游古都「14③」 游寻京都古迹 马驹桥四眼井 失望而归


笔游古都「14③」 游寻京都古迹 马驹桥四眼井 失望而归

至此,真的不用再问在寻了,估计这井是没了。我以前想,就这么一口四眼的井能占多大地方,一定保留了,但老大爷的话 68年就没了,也可能就是真的了,抚育了古镇人的井就这样没了,我白跑一趟不足为奇也不遗憾,但遗憾的是一点痕迹都没留,确实不应该,也太可惜了。古迹呀,就这样的无影无踪连块牌子都没有更别说碑记了,您说可惜不!我声明一点 这井我看李先生的图画时应该在这个位置【李先生的风物图好像是上西下东】,应该在西侧的便道上在靠里即向西一点,但知情人都这样指认,一方面咱就认了,一方面还是那句话 咱不是研究历史的,可以放下一句话:就这样把它当做四眼井的位置吧,不定哪天书读多了,碰到了李先生,遇见了一位高人老师一切都会明了。顺便附上一只猫在这个地方守护的片子。

笔游古都「14③」 游寻京都古迹 马驹桥四眼井 失望而归


笔游古都「14③」 游寻京都古迹 马驹桥四眼井 失望而归


笔游古都「14③」 游寻京都古迹 马驹桥四眼井 失望而归


笔游古都「14③」 游寻京都古迹 马驹桥四眼井 失望而归

一颗古树,也许他见证了这里发生的一切,一只猫,也许它的上几代见证了这里发生的一切。历史到了今天毕竟有其真实的一面,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

笔游古都「14③」 游寻京都古迹 马驹桥四眼井 失望而归

笔走到此,我将李老先生的马驹桥风物图发上来,我们也可以此时欣赏古老的马驹桥古镇和老街。

笔游古都「14③」 游寻京都古迹 马驹桥四眼井 失望而归

民俗专家李思强先生 图自 青春副中心


笔游古都「14③」 游寻京都古迹 马驹桥四眼井 失望而归


笔游古都「14③」 游寻京都古迹 马驹桥四眼井 失望而归

凉水河和新凤河在古渡回望大牌楼处交汇流在了一起,从此入通州界经马驹桥流向北运河,该桥同京西卢沟桥、京北朝宗桥、京东八里桥在历史上一起拱卫京师。

明代英宗下令于公元1465年把马驹桥由木桥改建为九孔石拱桥。英宗亲赐“宏仁”桥,由于桥出了名,马驹里也随之改叫马驹桥镇。

而马驹桥的四眼井可追溯到元代以前距今至少也有八九百年的历史,“四眼井”就在这古镇老街南北狭长路居中的丁字路口西侧。

笔游古都「14③」 游寻京都古迹 马驹桥四眼井 失望而归

其实这“四眼井”并非是有四口水井,而是在井盘上凿有四个提水口,方便了百姓,同时可以四人一起提水因此而得名。四眼井始凿年代可追至辽金时期。古镇的南北老街呈弧形略向东侧弯曲成一定的弧度。那这井处于什么样的一个战略位置那?李老先生给出了答案 那么,东、西门之间距离很短但不在一条直线上。东门正对着“四眼井”,南北门之中轴线与东门的连接线,正好交接成汉字的“丁”字,这个交接点就是闻名的“四眼井”的位置。

旧时的四眼井由于水量充足,水质上乘,一条街上的居民都吃四眼井的水生活,许多风俗习惯也都因四眼井而起,到了大年初二还有“抢财水”一说,当然这是传说,您就相信即可,毕竟这是个吉祥传说,由此可见“四眼井”的名气之大,也难怪那位巡警说了有位文化大叔都知道咱这里的四眼井!

甘甜如蜜的饮水井“四眼井”,民间有“来马桥(马驹桥的简称,我上篇笔游马驹桥时也说过之前我对马驹桥的了解基本停留在马桥简称上),不知有‘四眼井’,等于白来”的说法,马驹桥的“四眼井”确实是闻名八方。

马驹桥以马驹得名,以桥出名,以井闻名也不为过。

现在我告诉您我为什么两次去游寻闻名的四眼井,主要源于魅力马桥的介绍文 四眼井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马驹桥人,也见证了马驹桥人们无数的过往与历史,直到人们用上自来水,古井也逐渐隐没在历史当中。如今古井之上已是繁华的街道,旧时的四眼井依然仰望马驹桥的发展与繁盛。依然仰望,还在那!得嘞,走起。唉,太让人失望了。

笔游古都「14③」 游寻京都古迹 马驹桥四眼井 失望而归

篇后语 2022-04-22

如今因为道路改造等原因,四眼井被一块石板覆盖,井上已是车水马龙的大道,数百年来,四眼井依然仰望着马驹桥的发展。

有机会将再去一次,也许在车水马龙的路上,便道上,商店前会有一块石板,那就是四眼井真正的位置。[祈祷][作揖][耶][祈祷]

笔游古都「14③」 游寻京都古迹 马驹桥四眼井 失望而归

声明:该文仅代表我自己的笔游感受,只为自己了知历史,如有雷同您是我老师,如图片侵权请通知我个人【照片除标明出处余为自供】。

笔游古都「14③」 游寻京都古迹 马驹桥四眼井 失望而归


笔游古都「14③」 游寻京都古迹 马驹桥四眼井 失望而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老街   京都   东门   马驹   清真寺   知情人   巡警   古都   红绿灯   古迹   古镇   失望   位置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