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余承东:10块的芯片炒到2500,我不能接受

4月18日消息,近日华为消费者业务CEO、智能汽车BU CEO余承东接受了媒体采访,在谈及汽车芯片短缺问题时,余承东表示,一开始进入这个行业时,不知道汽车行业缺芯的现象如此严重,一颗10元、20元人民币的芯片,被炒到了2500元人民币一颗,并且一台车上还需要用到9颗芯片,这个价格实在太贵了。

在吐槽芯片价格离谱的同时,余承东还表示不能接受用这一高昂的价格去购买被炒高的芯片。在他看来,其宁愿少卖一些车辆,也不能惯着这些故意抬高芯片售价的人。

华为余承东:10块的芯片炒到2500,我不能接受

(截图自AITO视频号)

不过,一直以来,余承东都有着“余大嘴”这一称号,那么他所说的“芯片价格被炒到2500人民币一颗”是不是有夸大的嫌疑呢?其实不然!

早在2022年2月份,央视财经就曾报道,其在实地探访上海黄浦区的赛格电子市场时了解到,以一款意法半导体生产的ST L9369芯片为例,这块原价仅为20元左右的芯片,价格在当前市场上大幅飙涨至数千元。

据了解,该芯片是专门用于车身电子稳定系统的核心芯片,由于汽车所使用的芯片比普通芯片在适用温度等各项指标上要求更为严格,因此被称为车规级,基本没有替代产品。此前一年里,由于东南亚等地受疫情影响,芯片厂的产量大幅减少,因此原价仅几十元左右的芯片价格也水涨船高。

有的商户表示,“9369车规级芯片都是天价,没法弄。”也有的商户介绍称,“如果要现货有点难,原先几十元,现在炒到几千元,还不含税,非常的夸张。”

有商户表示,去年订的货交期已长达60周,现在有些货排下去要到2023年12月份,都不一定能拿不到货。在库存方面,也有的商户表示库存随时都在变化,有时候刚到货一天就被人全拿光了。报价方面也是一天一个价格,有时候下午还50元的芯片,晚上就100多元了。

与持续的芯片短缺状态有关

在节目中,余承东一再强调芯片价格的高昂,而芯片价格涨到今天这个局面,与持续性的芯片短缺状态有关。

众所周知,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一直处于芯片短缺状态,尤其是去年拥有超过50家半导体厂家,英特尔、英飞凌、意法半导体、恩智浦等头部企业的生产基地——马来西亚疫情的爆发,这些厂商工厂被迫停工,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芯片短缺状态。

此外,在过去一年里,德州的三星、NXP、英飞凌以及日本的SUMCO、瑞萨等芯片厂商不断被接踵而至的暴雪、地震、火灾、停电等外部因素影响,其工厂也因此被迫关停,多重因素相加下来,就导致了全球芯片短缺环境迟迟得不到缓解,价格一涨再涨。

这一情况就导致了车企们出现“缺的买不着,不缺的也不敢不买”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车企的资金与供应链管理压力。

再加上全球疫情反复不断,芯片厂商的工厂经常被迫暂停生产,由于芯片生产设备对稳定性的要求极高,当因为各种状况而导致设备关停重启时,厂家必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设备进行多次测试以验证其稳定性,确认无误后才能重新投入生产,而过去因各种因素导致的设备关停,轻易打乱了工厂的既有模式,加剧了“缺芯”危机。

长久以来的“缺芯”危机,严重打击到了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

据全球知名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FS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约为149.8万辆。而中国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从7.09万辆增加到9.2万辆,占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的6.1%。

上周,全球汽车制造商因缺芯减产6.02万辆汽车。近几周来,汽车行业的产量下滑主要是由欧洲地区减产造成的,但上周欧洲地区仅损失了约5,500辆汽车的生产。上周,北美地区和中国的汽车减产量最大,分别为2.2万辆和2.11万辆,约占上周全球减产量的36.5%和35%;亚洲其他地区减产7,900辆汽车;而南美、中东和非洲共减产3,700辆汽车。

AFS预计,今年全球汽车减产量将攀升至224.98万辆,其中欧洲汽车减产量约占近一半;北美汽车减产量将增至近四分之一;中国汽车减产量将增至19.72万辆。

“缺芯”环境开始好转?

上海复工

前段时间,因为疫情原因上海被迫按下暂停键,而处于上海地区的各家芯片厂商也因此停工停产。

这也导致了供应链进一步紧缩,4月15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微博发文表示,“如果上海和周边的供应链企业还无法找到动态复工复产的方式,五月份可能中国所有的整车厂都要停工停产了,好消息是目前部分部委和主管部门正在尽全力协调,并期望更多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共同努力。”

余承东也紧随其后,在朋友圈发文称,如果上海不能复工复产,5月之后所有科技/工业产业涉及上海供应链的,都会全面停产,尤其汽车产业。

在一天后,4月16日,上海市经信委发布了《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旨在有力有序有效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尤其是研究建立产业链供应链诉求应急协调机制,设立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保运转重点企业“白名单”,以集成电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为首的666家企业率先进入复工复产阶段,以保障相关行业有序稳定运行。

其中,如中芯国际、台积电、华虹、中欣晶圆、至纯科技、盛美半导体等数十家对半导体供应链举足轻重的企业和企业供应链企业也在白名单中,这或许能有效改善当前重要零部件供应短缺等问题。

建立供应链“白名单”制度

此外,为了更好地推动国产新能源汽车事业的发展,国家还准备进一步完善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据国新网报道,今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 2022 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建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白名单”制度,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还将完善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城市试点。

多措并举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建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白名单”制度,通过加强部省协同和跨区域协调,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加大重要原材料保供稳价力度,强化钾肥、稀贵金属等重点产品供应保障。继续实施汽车芯片攻坚行动,全力提升芯片供给能力,推进龙头企业强链补链,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要素保障等困难问题。

完善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城市试点,联合有关部门开展第四届“双品购物节”活动,培育一批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和示范项目,加快 5G 技术与能源、教育、文旅等垂直行业融合应用,大力挖掘消费潜力。

综上所述,虽然现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因为疫情、芯片等问题而发展困难,但在多方势力的共同努力下,相信这些问题在今后都能一一去解决。

华为余承东:10块的芯片炒到2500,我不能接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三星   芯片   华为   疫情   短缺   产业链   上海   价格   全球   汽车   企业   余承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