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痛风患者的认知误区有哪些?快来看看

根据《痛风诊疗规范(2020)》指出,我国痛风患者的发病率为1%-3%,近年来越趋于年轻化。随着发病率的增加,大家对痛风的认知程度越来越高,但是依旧可以发现大多痛风患者对痛风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下面我将给大家列举几个常见的认知误区,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痛风。

常见痛风患者的认知误区有哪些?快来看看

误区一:单靠饮食控制就可以将尿酸控制在理想水平。

高嘌呤饮食会导致尿酸合成增加,使得体内血尿酸值升高,引起痛风的发作或增加痛风发作的频率,有些痛风患者认为,降尿酸药物长期服用,可能会影响肝肾功能,所以能不服药就不服药,可以用饮食控制使血尿酸降至正常水平。其实不然,我们人体内尿酸主要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指的是自身代谢合成产生,约占80%,而外源性指的是食物的摄入,约20%,所以单靠饮食控制是没法根本性的解决痛风患者的高尿酸问题,应该选择合适的药物并配合大量饮水,结合健康的生活习惯,将尿酸控制在理想水平。

常见痛风患者的认知误区有哪些?快来看看


误区二:痛风发作时采用冰敷治疗

日常生活中,当出现扭伤等运动损伤情况时,我们可能会选择冰敷以减轻疼痛,缓解肿胀。同样,痛风发作的特点为红肿热痛,选择冰敷也能起到一定缓解疼痛肿胀的作用。但我们要注意的是,痛风发作的原因在于尿酸在关节腔析出结晶,引起关节肿胀而导致的。

常见痛风患者的认知误区有哪些?快来看看

举个简单的例子,为什么痛风发作的部位经常发作部位经常出现在脚趾关节处,一方面可能与穿紧鞋相关,另一方面则是脚趾位于肢体末端,表面温度远低于人体正常体温,所以更容易析出尿酸结晶引起关节肿胀疼痛。再则,很多出现痛风石的患者的发作部位,基本都是在脚趾关节或手指关节处,也体现了温度较低对痛风发作缓解是会带来一定的弊端。


那到这里,有些人就会问,那是不是热敷更好。那我告诉你,肯定不行。因为热敷会导致血管扩张,会加重痛风发作。所以对于痛风的患者来说,日常应该注意保暖,如果出现痛风发作,应考虑口服或外用消炎止痛药,如依托考昔、布洛芬、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非甾体抗炎药,增加饮水量等方法来减轻关节的症状,日常应注意关节保暖,在医生或者药师的指导下按时服用降尿酸药物。

误区三:痛风症状消失就可以停药

很多痛风患者在服用药物控制病情,血尿酸水平控制至目标水平,并且症状缓解后,就自行停药,认为已经治愈,不需要再服用药物了。临床中发现,往往这些自行停药的患者,不久后就会出现病情反复,导致痛风再次发作。

常见痛风患者的认知误区有哪些?快来看看

那痛风患者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停药呢?我们要知道,痛风不仅仅会引起关节疼痛,如果尿酸结晶出现在其他组织跟器官,就会引起其他并发症,比如骨关节畸形、泌尿道结石、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等,而且痛风患者相较于普通人群而言,更容易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所以痛风患者如果要考虑停药,首先要考虑血尿酸是否达标,症状是否缓解,有无合并症,然后维持最低有效剂量逐渐减量,停药过程至少维持半年的时间,在医生或者药师的指导下,方可考虑停药。

总结

痛风患者应该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合理选择药物,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啤酒等酒类或含糖饮料、海鲜、内脏等,可以多饮水促进尿酸的排泄,每日保持饮水量2000ml以上。注意关节保暖,对于已经发作过痛风的患者,常备消炎止痛药,痛风发作时避免冷敷,并正常每天服用降尿酸药物,请勿自行停药。定时检查血尿酸水平,自行监督控制尿酸在目标水平以下,以便减少痛风发作的频率。

420世界#痛风# 日,科学认识痛风,共享美好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痛风   误区   患者   尿酸   脚趾   保暖   关节   认知   症状   药物   水平   常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