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什么样的桥都建了,为什么海南自贸区却不建琼州跨海大桥?

海南岛2025年要封关了,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港就要诞生了。在免税政策的加持下,海南在2020年国庆期间接待旅客645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72亿元,成为中国旅游恢复最好的地

但是,前往海南旅游的游客,有一大半还需要坐船,经历2-3个小时,上下渡轮,特别是特殊时期,因大雾天气封港停航,还会经历了一场上万辆车滞留海口,交通堵塞长达30小时的情况。网上有关在琼州海峡建一座跨海大桥缓解航船运载压力的呼声四起。打开网络,搜寻“琼州海峡跨海大桥”,出现最多的是:


琼州海峡位置有多重要?为何跨海大桥迟迟不开工,一座桥难倒海南

海南GDP4800亿,琼州海峡跨海大桥要1500亿,值得造吗

为什么琼州海峡跨海大桥迟迟不建?最近又有传言说2017年开建

海南琼州海峡跨海大桥到底会不会修?_

琼州海峡跨海大桥最新消息有望2018年落实动工建设

琼州海峡修跨海大桥?俩难题成拦路虎

世界上什么样的桥都建了,为什么中国建海南自贸区却不建琼州跨海大桥?难道是造不起?还是不需要?还是造不了?还是???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让世界震惊,看看建桥大师,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苏权科是怎么说的吧。全国政协委员、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苏权科表示,相对于港珠澳大桥,琼州海峡要建一座跨海大桥难度系数太大。港珠澳大桥所处的海湾水深最深也才20多米,琼州海峡最深处则超过100米,这样基础不好做。另外,琼州海峡的海沟岩石覆盖层埋得很深,自然条件要比港珠澳大桥所处的海湾恶劣很多。

琼州海峡是中国的三大海峡之一,被誉为“黄金水道”。

琼州海峡2021年水路运送旅客超1262万人次2、车辆377万台次,同比分别增长7.0%、8.5%。

琼州海峡是我国“六区一线”重点监管水域之一,也是连接海南岛与祖国内陆地区的交通咽喉,海南省90%以上的生产生活物资、30%的乘客及所有车辆都通过琼州海峡客滚运输进出岛。目前琼州海峡省际客滚运输共有3条航线(海口—北海,海口—徐闻,粤海铁南港—粤海铁北港)、57艘客滚船舶,约有5.2万客位、2800车位。


世界上什么样的桥都建了,为什么海南自贸区却不建琼州跨海大桥?

(图片来自网络)

全国政协委员、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苏权科说,他曾参加琼州跨海大桥的论证会。“这里面最大的技术难度就是水深基础不好做。当时此跨海大桥有东线、西线等三个施工方案。此海峡最长的是38公里,水深60多米;距离两岸最近的线路为18公里,水深超过100米。而地区海湾的港珠澳大水深最深处则为20米,这样修建琼州跨海大桥的技术难度要比港珠澳大桥大很多。”

苏权科还s,琼州海峡海沟比较深、海床覆盖层岩石亦埋得较深,暗礁险滩如此恶劣的水自然环境,带来的风速、涌流等风险不好预测,这也加大了修建琼州跨海大桥的技术难度。

世界上什么样的桥都建了,为什么海南自贸区却不建琼州跨海大桥?

(图片来自网络)

已经修建好的港珠澳大桥所经历与破解的各种技术难度,或许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据苏权科介绍,港珠澳大桥的建成表明中国在超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装备、科技创新能力等多个领域取得全面突破。围绕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前后实施了300多项课题研究,创新了海上装配化桥梁、超长外海沉管隧道等方面的设计、施工理论与方法,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建立了跨海通道建设工业化技术体系。形象地说,就是将桥梁和隧道在工厂里制造出来,用大型设备运到现场,像搭积木一样,在海上拼装,在海底对接。

“港珠澳大桥所处的海湾水深最深可达20米,而我们在海底埋入沉管隧道时,又深入下去20多米。这样,沉管隧道等于是被插进了近50米的基槽中。而每一节沉管有8万吨重,总共有33个沉管被拼接组装成海底隧道,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苏权科如是说。

琼州海峡南北最窄仅19.4公里,为什么不修建一座跨海大桥?

琼州海峡是我国三大海峡之一,位于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是海南连接广东、辐射全国的重要通道,承担着海南岛内90%的生活物资和全岛28%旅客进出需求。

目前从内陆过海南岛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飞机,另一种是轮渡,跨海火车和私家车也只能用专用轮船摆渡过去,用时大约3小时。

令人疑惑的是,中国建成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而琼州海峡东西长约80公里,南北平均宽度为29.5公里,最大宽度为39.5公里,最窄仅19.4公里,广东距离海南并不远,为什么不直接造一座跨海大桥?

琼州海峡修建跨海通道的呼声已久

其实,琼州海峡修建跨海大桥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展相关研究,民间也议论纷纷:

早在2008年也有相关媒体报道琼州跨海隧道即将开始修建,甚至后来还有传闻称这条隧道已经开工了。

然而,在2010年院士王梦恕对外表示:“目前,琼州海峡通道的建设方案仍在争论之中,最终获准立项尚需时日。”

2015年,在广东省政府发布《广东省高速公路2015-2017年建设计划及中远期规划》中透露,沈海高速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将在2018年开工建设,预计投资1400亿。

当时这一规划一出,让很多支持修建的人看到了希望,最后依旧没了下文。

为什么不修建一座跨海大桥?

这么多年过去了,迟迟未见动工的迹象,莫非“基建狂魔”也被难倒了?究其原因,我们从人文和自然两大方面相结合,给大家细细说来!

1. 地处地震带

据史料记载,1605年7月13日午夜,琼州附近曾发生过7.5级大地震,这一次地震导致陆地70多个村庄“陆陷成海”,东寨港铺前一带的“海底村庄”,正是琼州大地震的遗址。

海南岛地处火山地震带,不排除今后仍有发生大地震的可能,修建跨海大桥安全系数较低。

2. 穿越三大断裂带,难度极大

从地图上可以直观看到,琼州海峡虽然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但是地质极其复杂,同时穿越三大断裂带,南部雷州半岛有前山断裂带,中间有琼州海峡断裂带 北部海南岛有王五—文教断裂带。

断裂带地质条件不稳定,以目前的技术水平仍无法攻克,一旦发生错位,对于大桥工程来说将会是致命性灾难。

3. 气象条件差

海南岛地处热带且位于南海,南海又是一个盛产台风的地方,每年生成一两次10级以上的台风是常有的事儿。2014年第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最大风力达到17级,对陆地影响巨大,损失惨重,是建国以来登陆中国的最强台风。

世界上什么样的桥都建了,为什么海南自贸区却不建琼州跨海大桥?

(网络图片,超强台风)

而以现有技术,仍无法建成能抵御16级以上台风侵袭的跨海大桥。若是跨海大桥碰上了威马逊,损毁程度不得而知。

而琼州海峡的海流强、海浪高,对工程实施也增加了不少困难。

以上三大自然因素(地震带、断裂带、气象条件差) 导致琼州海峡修建跨海大桥技术难度大、风险极高。

著名的港珠澳大桥平均水深37米左右,而琼州海峡平均水深达到了44米,最深处114米,加上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在琼州海峡建跨海大桥,技术难度远远高于港珠澳大桥。

除了以上因素,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原因,琼州海峡修建跨海大桥投资巨大,钱从哪儿来?广东省会愿意出这笔钱吗?海南省又出得起这笔钱吗?全靠国家掏钱也不太现实。

产生的经济效益又有多大?其实,任何一个工程建设都是追求效益的,琼州海峡修建跨海大桥不管是经济效益、环保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需要多方面综合考虑。从目前情况来看,飞机和轮渡尚且还能满足需求。

跨海大桥难实现,修海底隧道行不行?

前面提到,琼州海峡地处地震带、断裂带,地质活动频繁,修海底隧道难度远远大于跨海大桥,我国在桥梁建设方面独树一帜,但在海底隧道方面,技术条件并不成熟,建设需求也没那么迫切,时至今日,该工程一直搁置着。

海南岛地理位置优越,北边有发展迅速的珠三角地区、北部湾地区,南边临近东南亚,旅游资源丰富,倘若今后克服了技术难关,琼州跨海通道真的建成,相信对岛内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必将会注入新活力!

不过也有一部分人觉得琼州跨海通道没有修建的必要,反对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如此浩瀚的工程,即使技术问题都可以攻克,所需要的资金也并不是小数目,更何况轮渡和飞机就能满足需求了,何必劳财费力?

二是修建跨海通道会给岛内的生态资源和交通管理带来更大压力,认为小岛生态和设施承受不了大量的流入人口。

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呢?开启您的评论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琼州海峡   海南   海南岛   水深   大桥   隧道   海底   难度   通道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