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提醒:永远不要给孩子穿别人的旧衣服,3个影响值得思考

心理学提醒:永远不要给孩子穿别人的旧衣服,3个影响值得思考



虽然给孩子穿别人的旧衣服看上去是一件小事,但对孩子来说却是件大事,甚至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和未来发展。

我出生在大家庭中,所以女儿出生后,她前头便有好几个哥哥姐姐。而这些孩子们长得快,穿不下的衣服自然就多。其中还有很多挺新的,老人家觉得扔了可惜,便都收好,说留给后面的孩子穿。而这“后面的孩子”,就是我的女儿。那些衣服虽然是旧的,但其实都还不错,我便都替女儿收下了。好在她心大,天天穿着哥哥姐姐的衣服上蹿下跳,也不在乎。2、3岁时的她爱闹腾,一言不合就在地上撒泼打滚,她穿旧衣服折腾,我不心疼,而且还省不少钱,一举两得。

心理学提醒:永远不要给孩子穿别人的旧衣服,3个影响值得思考

不过,随着女儿逐渐长大,特别是上幼儿园后,我就不再给她穿别人的旧衣服了。因为,心理学指出:若物质条件允许,永远不要给孩子穿旧衣服。虽然“永远”有待商榷,但孩子到了3、4岁以后,如果条件不是太艰苦,我也建议不要给孩子穿别人的旧衣服了。原因有以下三点:

1

影响一生的气质

《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指出:孩子在4岁左右,会进入“审美敏感期”。这一时期的孩子,特别爱美,尤其是女孩表现得较为明显。侄女4岁时,就喜欢经常翻我的化妆包,而且,每次只要我化妆,她都一定会在旁边认真地看。有一次她问我:“姑姑,我可以化妆吗?”对于小姑娘的要求,我不忍心拒绝,便同意了。没想到,她也对着镜子,有模有样地画眉、抹腮红、涂口红。化完妆,还去戴好自己的公主头饰,又穿来她妈妈的高跟鞋。一身装扮完成,她逢人就问:“我漂亮吗?”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心理学提醒:永远不要给孩子穿别人的旧衣服,3个影响值得思考

有作者认为:

“童年期的审美,奠定人一生的审美倾向和生活品质,并且决定一个人成年后的气质。”

有些女孩随便穿搭,几十元的衣服都能穿出上千元的气质。
而有些人,即便全身上下都是名牌,但就是感觉差了点味道。其实,这就是由一个人从小到大对审美的判断决定的。而孩子要发展审美敏感期,不仅要给他买“好看”的衣服,而且还要买“他认为好看”的衣服。旧衣服有时候我们觉得好看,但孩子却并不一定喜欢。如果一直给孩子穿别人穿过的旧衣服,他就没有机会对“美”进行选择,也就很难发展出“审美”这一能力。

心理学提醒:永远不要给孩子穿别人的旧衣服,3个影响值得思考

想要孩子顺利度过审美敏感期,我们除了不要让孩子穿旧衣服,还需要给他选择的机会。有条件的家庭,在带孩子买衣服鞋袜时,可以让他自己挑。如果觉得孩子挑的衣服性价比不高,或者超出承受范围,那就在已有的衣服中,尽量尊重孩子的意见——让他选择自己想穿的衣服或搭配,而不是强制他必须穿哪一件。

2

产生“无助感”

心理学有一个词叫“控制感”,指的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选择、判断,并且认为自己的行为和对应的结果存在一致性。如果一个人“控制感”不强,就会出现“无助”的状态——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控制、改变当前的状态和局面。孩子长期穿别人的旧衣服,不但会影响他“审美敏感期”的发展,还会影响他“控制感”的发展。因为一直被动接受,没法自己选择喜欢的款式,孩子就会有“自己无法做主”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仅体现在穿衣方面,还可能是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时间一久,他就会“习得性无助”——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心理学提醒:永远不要给孩子穿别人的旧衣服,3个影响值得思考

其实穿不穿别人的旧衣服,跟家庭贫富无关,而只是父母的一种观念。但可能就是这一小小的“节俭”行为,却带给孩子很多心理上细微的变化。有些孩子长大后,缺乏主见和不够独立,依靠他人做决定。这种“无助感”,并不是孩子天生的性格,而很有可能,是他童年时期没有发展出“控制感”导致的。

3

不自信

为什么不建议孩子在3岁以后还穿别人的旧衣服?因为这一时期,孩子差不多进入幼儿园了。女儿3岁前,我不太在意她的形象,放手让她玩、释放天性,衣服脏一点也没有关系。但进入幼儿园后,就不能继续脏兮兮的。因为3岁后的孩子,自我意识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他开始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尤其看重人际关系中的评价。

心理学提醒:永远不要给孩子穿别人的旧衣服,3个影响值得思考

这一阶段的孩子,自我价值开始萌芽,会逐渐发展出自信。一个孩子,如果长期穿别人的旧衣服,而看到同伴穿的衣服却都是漂漂亮亮的,他心里难免会产生落差。再加上有些小孩子童言无忌,一两句无意识的话,就可能带给娃很大的伤害。在这样的对比中,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到影响。自我价值感不强的人,相对应的,就是发展出自卑。

自卑的孩子,长大后,通常会有两种表现:

“炫耀”:有些人爱高调炫耀,其实是自卑的一种表现,因为越缺什么,就越要炫耀自己有什么。

“嫉妒”:如果说炫耀是展示自己有什么,那嫉妒就是看不得甚至破坏别人拥有的,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常会因跟自己无关的事情而苦恼,幸福指数不高。当然,这并不是说完全不能穿别人的旧衣服,毕竟,我小时候也是穿哥哥姐姐、别人家衣服长大的孩子。若条件不允许,那就大大方方接受,同时也要告诉孩子:

“这只是暂时的,一个人的价值,并不来自于你外在穿什么,而来自于你内心。
你认为你是什么样的人,你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才是最重要的!”

但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家长们尽量不要给孩子穿别人的旧衣服。
物质条件不欠缺,却还要长期处于“被施舍”的状态,孩子心理难免会出现不平衡的情况。

心理学提醒:永远不要给孩子穿别人的旧衣服,3个影响值得思考

一个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被施舍”的角色,这种态度极有可能会内化到人的潜意识中,渐渐地,他不愿意去追求美好的东西,变得越来越随便、容易妥协。对孩子来说,他们并不需要满身的名牌,而是需要干净大方且具有审美感的衣服带给他们的被人认可的机会。

再小的小孩也有优越感,追求卓越,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需求,而干净的衣服就是他们满足心理需求、追寻自信心的基础。

不穿“旧衣服”不是虚荣,是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让孩子构建起合理的自我价值观——“我值得穿新衣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自卑   心理学   幼儿园   无助   敏感   好看   气质   衣服   女儿   条件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