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大罗山(五十八)罗山独立团二人组初探开口岩蟹钳岩,未竟而归

今日我和朝晖去探开口岩。入口在刘宅登山步道西侧200米。上次我们探刘宅山脊云动石(见我爱大罗山四十四)就是走的这个入口。登上石阶不久我们就向左折入一条土路,直奔开口岩。这条路人迹罕至,但最近驴友来探路的不少,悬挂的红布条此起彼伏,各个户外团队纷纷宣誓自己的主权,有父子登山队、珍迹留缘大罗山、山羊户外等等,当然也有我们的罗山独立团。

我爱大罗山(五十八)罗山独立团二人组初探开口岩蟹钳岩,未竟而归


我爱大罗山(五十八)罗山独立团二人组初探开口岩蟹钳岩,未竟而归


我爱大罗山(五十八)罗山独立团二人组初探开口岩蟹钳岩,未竟而归


我爱大罗山(五十八)罗山独立团二人组初探开口岩蟹钳岩,未竟而归

只登了不到1公里,开口岩就到了。仰头望开口岩,确实像一张张开的大嘴巴。走到嘴巴里面往外看,也像一个鳄鱼口。

我爱大罗山(五十八)罗山独立团二人组初探开口岩蟹钳岩,未竟而归


我爱大罗山(五十八)罗山独立团二人组初探开口岩蟹钳岩,未竟而归


我爱大罗山(五十八)罗山独立团二人组初探开口岩蟹钳岩,未竟而归

开口岩

继续上行就是蟹钳岩,大家看看像不像蟹钳?

我爱大罗山(五十八)罗山独立团二人组初探开口岩蟹钳岩,未竟而归

蟹钳岩

蟹钳岩的上方,是一大块陡峭的岩壁。我和朝晖观察许久,准备从右侧迂回,看看能不能爬上去。

我爱大罗山(五十八)罗山独立团二人组初探开口岩蟹钳岩,未竟而归

这块岩壁就是我们的目标

朝晖在前面开路,我在后面拍视频。朝晖跃上右边的崖壁,勘察一番觉得右侧不可行。后来又往左侧移动,艰难地爬过一片灌木丛,再观察也无十分把握上行。我也跟上来,往左横渡,试图跃上左侧半腰高的崖壁。试了试,感觉跃上是没问题的,但是上去之后的坡度较大,能不能继续上行是个问题,而且没有保护的情况下,风险不可控。朝晖和我斟酌再三,决定下撤,放弃登顶。

我爱大罗山(五十八)罗山独立团二人组初探开口岩蟹钳岩,未竟而归

如何下撤是个问题。我们带有15米长的登山绳,此处没有大的树木固定,朝晖把绳子系在腰上,蹲卧在一块巨石下借力,我腰系绳索,手掌缠绕,缓缓下降。我面对崖壁,两脚撑住,重心后仰,在下降的同时慢慢向右移动,终于降到可站脚的灌木丛处。

我爱大罗山(五十八)罗山独立团二人组初探开口岩蟹钳岩,未竟而归

我把绳子扣在树上,朝晖拉住绳子从右侧滑下。由于借力不足,绳子的安全助力作用没有发挥好,朝晖下降时比较极速,滑到接近崖下时才拉住绳子,惊出一身冷汗,裤子都划破了,胳膊也擦伤了,心有余悸。事后我们总结,朝晖下崖时可以有更好的选择。比如我从灌木丛这里可以重新从右侧爬上一段,放下绳索给朝晖,由于有高度差,他可以借力下滑横渡到我原来的位置。然后我再用绳索垂直下来与朝晖汇合,这样就非常稳妥了。当时有些冒进,这些教训要吸取。

我爱大罗山(五十八)罗山独立团二人组初探开口岩蟹钳岩,未竟而归

下山经过一岩洞时,我一脚踏空,压过一颗小树跌落。虽然只有一米左右落差,也是惊险无比。当时脑袋一片空白,等感觉到疼痛时发现头盔还在,背包还在。头盔和背包在关键时刻发挥了救命的作用。朝晖和我双双败走麦城,要好好总结一下经验教训: 安全第一,谨慎优先;装备不可少,珍惜每一天。

我爱大罗山(五十八)罗山独立团二人组初探开口岩蟹钳岩,未竟而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罗山   系绳   独立团   崖壁   岩壁   灌木丛   朝晖   绳索   头盔   绳子   背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