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壶口瀑布

初春的一天早晨,我们结伴从山西吉县坐汽车去壶口,观看向往已久的黄河瀑布。

刚到吉县,我就听到许多诸如大禹跪凿黄河、闯王飞马峡谷等有关壶口的活传说。在我们下榻的县招待所走廊上,恰好挂有一幅描绘壶口瀑布的油画上黄河湍流飞泻的磅礴气势,令人心荡神驰。我伫立凝视,急欲身临其境,一睹飞瀑雄姿。这天晚上,萧萧烈马踏着滔滔黄河水直闯人我的梦中。

翌日天未亮,我们就驱车出发了。

出吉县西行四十五公里,即达壶口,路程按说并不算远。但这是怎样令人惊而振奋的旅程啊!晨光熹微中,公路宛若长而闪光的飘带,时而缠绕在山腰,时而悬挂在云端。

观壶口瀑布

当汽车穿行在峡谷之中时,仰头只见群峰如剑,直插蓝天,仿佛无路可走了;而当我们在悬崖绝壁间左盘右旋驰上峰顶,极目远眺,却是层峦叠嶂,云海茫茫,路好象又永远没有尽头。有位年青的旅伴探头向窗外观赏良久,忍不住赞叹道:“好大的山啊!"同车旅客哄然都笑了

啊,山!还是山!一山放过一山拦。看不到村舍,望不见人烟。右面一一头上方,曙光染上陡峭的巉岩;左面-一一车下边,山鹰在深渊的半空中盘旋。渐渐变成针尖似的黑点儿,消失了。啊,青的山,黄的山,紫的山,绿的山!有时郁郁想葱,那是山里的人工栽植的苍松翠柏;有时又过于素淡,像轻纱似的雾遮逸掩掩。除却颠连不断的巍巍群山,看不见姹紫嫣红的山花撩拨,听不到山中鸟雀的嗍啾,更没有清清泉水响叮咚。黄河,似乎尚在层层山峦的那边。

“快看呀,黄河!”一声惊叫把我从沉思中唤醒。这时窗外正呼呼风劲,峥嵘的山崖向汽车后上方匆匆飞去,陡斜的公路迎面闪闪拥来,转过崖头,果然警见一泓黄水静卧于峡谷之底。那就是黄河?我皱起眉头骤然生疑了。不见浪涛翻不闻水声喧,以凶猛剽悍,桀骜不训闻名于世的黄河,未免过于静谧,过于温顺了。而且河面是那么狭窄!一一我感到有点茫然。

黄河在我记忆中不是这个样子!

多年以前,当我在风陵渡口第一次看见你时,你是何等让人迷恋和震惊啊!当时恰逢暴雨骤降,在船夫们奋臂扳桨时粗犷的吆喝声中,我迎着凄厉狂风,雨弹光鞭,透过白蒙蒙的雾烟,看到你卷起怒涛巨浪,铺天盖地而来,奔腾呼啸面去。如万雷轰呜,似天崩地裂,那是怎样一幅令人惊心动魄的气概啊!而现在……

且慢!听,那记忆中的吼鸣不是隐隐约约,越来越响了吗?啊,是的。当汽车穿越峡谷驶过黄河大桥时,我终于又见到了久违的黄河奔腾呼啸、威武雄壮的姿容!你还是这般令人迷恋!还是这般生气勃勃!

我心中暗想:这一带河面何以这样狭窄?竟容得这波澜壮阔的洪流!汽车转到黄河西岸沿山脚向北疾驰。忽见远处雾气升腾,波光闪射,嘶鸣之声不绝于耳。旅伴们不禁雀跃欢呼:“壶口,壶口!”“壶口到了!”

滔滔黄河水,从我国西北高原,挟风滚雷跨越万重山.浩浩荡荡奔流数千里,至此,几百米宽的洪流急剧收拢,飞流直下,倾泻于幽深狭窄的河槽之中,形成宽约三、五十米,落差二十来米的瀑布。《尚书·禹贡》山海经》等古籍和吉县旧县志中均有对壶口的记载,“悬注旋涡,如一壶然”,即指此。远望上游,烟波活森,洋洋洒酒,使人想起唐代诗人李白的名句“黄河之水天上来”;遥看瀑布,银波粼粼,云蒸霞蔚,却又“疑是银河落九天";更有咆哮嘶鸣之声,震拒得山摇地动,恰恰正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无怪几位同行的旅伴一跳下汽车,就磕磕绊绊,甚至有点疯疯癫癫,向着瀑布开百米冲刺”。

观壶口瀑布

而我,喜欢慢慢地走,细细地欣赏,静静地遐想….

壶口这一带虽处于深山峡谷之中,但地势比较开阔。黄河水聚拢倾注于河槽之后,两岸露出宽宽的河滩地。毕竟是春天了,阳光照耀着,和风轻轻吹拂,空气湿润清爽,沁人心脾。猛回头,在山坳的一角,疏树掩映中,竟有粉红色的山杏花俏然开放,鲜艳夺目,把深山谷点缀得春意盎然。可是,当我踩着鹅黄色、乳白的柔弱细沙,踏着裸露于沙中的紫红色、靛青色的如磐巨石,穿过宽阔的河滩来到瀑布跟前时,却突然觉得风雨飘摇,寒气逼人。再看那瀑布,湍流喷溅,轰然而坠。风驰电掣,令人目不暇接。它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奏出大气磅谓的旋律。有如千军万马在大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俯视河槽之中,又只见满河雪白的浪花飞卷翻腾,烟雾蒙蒙,犹如腾跃着一条莽撞的雪龙,呼啸苍天,排挞岩谷,向南飞奔而去。我感到头晕目眩,惊心动魄.仿佛山也在驰,崖也在飞。据说古往今来从上游顺流而下的船只,离壶口很远就得拖上河岸,在陆地上拉着绕过壶口一带,再放下河去行驶,谓之“旱地行船”,其艰险之状可想而知。河槽两岸是铮铮如铁的岩壁,贴着岩壁的是尚未融的冰雪,约数丈厚,大概是溅起的浪花水珠积结而成的;而一团团烟云气雾却从鼎沸的雪浪中嗵嗵地冲出,腾空而起,谓之“水底生烟”,也是壶口奇观之一。腾空而起的云雾中,有时还可以看到彩虹横浮,绚丽迷人。面对如此雄伟瑰丽的景色,旅伴们怎能不如醉如痴?他们有的速写临摹,有的即景赋诗。有的扑身跃在洒满水滴的湿漉漉的陡峭岩岸上频频摄影,有的则在细心地测量,估算着它的未来……

“壶口是大禹跪凿黄河的起点!”有位旅伴指着岩壁上的“凿痕”,对着我耳朵大声地告诉我说

是得“凿”,我想。山是岩石,岸是岩石,河底想必也是岩石。山是那样高峻。那样顺连不断.层层阻拦;岩石是那样顽固,那样坚硬如铁,难以移易;路途又是那样艰险,那样曲曲折折,望不到头;不凿,水的队伍怎能通过?看看这峭石夹岸的河槽.想想古代传说中的英雄大禹,为了引黄人海,三过家门而不人,鬼斧神工般凿出这样一条宏伟通道,真是可赞可敬!但是,真有这么个“大禹"吗?我又半信半疑。面对飞瀑雄姿,耳听浪涛嘶鸣,我恍然醒悟:啊“大禹”原来就是你一一黄河!为了到达你理想的海洋,你由涓涓细流汇成滔滔巨浪,你跨高原,越群山,跃龙门,穿峡谷,在平川你缓缓积蓄着力量,在壶口你显示出英革的本色!你日以继夜、年复一年地走呀,跑呀,冲呀,凿呀,总要冲决横在征途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浪,是你劈山开路的钻头;沙,是山石崖壁的碎屑。任重而道远,难免得绕九十九道弯。你有时忧伤地啜泣,有时默默地思索,有时愤怒地呼号,有时欢欣地歌唱,但,“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就是你的性格

多美的性格!黄河,你这困难艰险面前不屈不挠的开拓者!

我是如此地激奋,归途中眼前老是闪烁着飞瀑雄姿,耳畔老是回荡着浪涛轰鸣。是中华儿女呐喊着冲杀敌寇?是盛大节目里万众欢腾?是向四化进军的雄伟脚步声?我仿佛也化成了这汹涌洪流的一滴水,路两旁高山峡谷诸般景色竟似未见到。

更奇异的是,当我回到招待所,在走廊上重新观赏那幅描绘壶口瀑布的油画时,竟大为失望。看不见光的闪耀,听不到水的轰鸣,觉不着扑面雨滴的润惊,你令人心荡神惊的磅礴气势哪里去了?人间的画笔竟是这般地无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大禹   瀑布   河槽   吉县   黄河   雄姿   旅伴   岩石   峡谷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