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侨乡红河迤萨马帮与磨黑盐

说起迤萨马帮的发展史,不得不说磨黑盐。因为在100多年前的马帮历史长河中,迤萨马帮与磨黑盐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因为迤萨马帮赶着骡马走出这个闭塞的“江外”迤萨小镇,通过驮磨黑盐才开阔了视野,真正了解到外面精彩的世界,从而走上了出国经商的致富之路。

云南侨乡红河迤萨马帮与磨黑盐

为什么说“没有马帮就没有迤萨?”迤萨与磨黑盐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关联?

迤萨马帮的来历与发展,与如今迤萨小寨红土坡江边坡脚的铜矿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在乾隆年间,外地商人在迤萨小寨红土地坡山梁上发现了储量丰富的铜矿后,立马到石屏、通海、建水等内地招收技术工人到迤萨组织大规模开采,同时吸收了迤萨土著民族——仆拉人(彝族支系)作为民工参与开采。由于铜矿储量丰富,品质优良,迤萨铜矿的发展日新月异,在短短几年间,吸引了大量的内地汉人到迤萨投入了轰轰烈烈的采矿行业,同时也吸引迤萨周边村寨的兄弟民族参与开采铜矿,迤萨也因此由一个只有几十户仆拉人居住的小村子渐渐发展成为一个以汉人为主的“江外”名镇。

由于迤萨山高坡陡,没有公路,骡马是当时唯一的运输工具,铜矿生产的许多铜器只能通过马帮驮到内地销售。当时,骡马是迤萨人赖以生存的命根子,没有骡马就没有生活来源,骡马的多少成了衡量迤萨人贫与富的唯一标准。因此,迤萨马帮由于铜矿的兴旺发达,发展很快,富裕人家拥有数十匹骡马不算多,普通人家也有三五匹骡马。刚到迤萨“淘金”的外地人,也勤劳苦干积攒钱财购买骡马。

 谁知,轰轰烈烈的迤萨铜矿历经70余年后突然停业,红火了半个多世纪的迤萨铜矿为什么停业?至今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当时缺乏一种名叫稀土的原料导致停产;另一种说法是由于时局的原因造成铜业不景气而停厂。不论哪种说法,铜矿停业后使迤萨人的生活陷入了贫困却是不争的事实。

云南侨乡红河迤萨马帮与磨黑盐

铜厂停办后,迤萨人的出路在何方?迤萨是个荒凉的山梁,周边没有农田,旱地也十分稀少,不仅使曾经红火了半个多世纪的迤萨人瞬间陷入困境,而还使大量骡马闲置无用武之地。这时,有的人家为了度过难关,曾出现卖骡马换取大米油盐以维持生计的不得已做法,有条件的人家纷纷携妻带儿逃往内地另谋生计。俗话说“坐吃山空”,由于没有经济来源,迤萨人陷入了经济潇涤时期。

清咸丰三年(1853年),迫于生计的迤萨人开始赶着骡马离开迤萨到外地谋生,马帮从迤萨出发,经过红河县的窝伙垤、浪施、阿扒村、鲁珠坝,绿春县的鹿角箐、撒马大水沟、半坡寨、攀枝花、李仙江渡口等陌生之地,各路马帮走了半个多月后最终到达普洱地区的磨黑镇勐野盐井。

当时,磨黑镇盛产食盐,号称“滇南盐都”,一大批迤萨马帮驻扎在此,开始了继铜业之后的新一轮创业。

在磨黑镇,许多马帮驮盐卖,成了盐商,有的马帮还入股与当地盐矿老板合伙经营盐矿。

自从迤萨马帮到磨黑勐野盐井从事驮盐经商以来,生活渐渐好转,许多马帮人家总算有了衣食来源,前些年外出谋生的部分迤萨人又陆续从内地迁入迤萨赶马做起了盐商。

云南侨乡红河迤萨马帮与磨黑盐

磨黑盐的生产始于始于汉朝,到元、明、清时期发展兴盛,官府在磨黑设盐政,后设盐场公署。清雍正三年(1725年),磨黑开始大量采盐。磨黑盐的生产方法并不复杂,掘山采出盐矿后经过大锅熬煮就能获取到纯盐。熬煮比较简单,使用日常的锅灶就可以熬制,熬出的盐像石膏一样是一块块的,商家可以随意敲成小块,挨锅底的那一层是黑色,以上全是纯白色。

马帮运输时可以一块块地驮,商家卖盐时可以根据需要敲成小块出售,十分方便。人们做菜放盐时,不像现在这样是袋装的散盐,磨黑盐是块盐,使用时需要用盐梆磕细,因此家家需要一个盐梆磕盐,户户需要一个盐罐装盐。盐梆是用石头雕凿而成,有单窝的,也有双窝的,磕盐时把块盐放进窝里,用石头做成的盐锤反复往窝里磕,直至把盐磕细,然后装入盐罐,放在灶头,随时备用。遇到迤萨人腌酸菜的旺季,家家抬出盐梆磕盐,“嘣嘣嘣”遍街响个不停,十分热闹。

当时,在磨黑从事驮盐采盐的迤萨人很多,迤萨马帮几乎都成了盐商,在磨黑一带较有影响。在1853年至1883年整整30年间,迤萨各路大马帮都常年往返于迤萨至磨黑,各路马帮驮着磨黑盐浩浩荡荡到国内边境地区的江城、易武、勐腊以及金平县的者米、茨通坝一带销售,首次开创了迤萨马帮到外地创业的历史。

这期间,多数马帮的家眷在迤萨坐地经商,开办盐店,除销往左能、溪处、洛孔、思陀等土司的辖区外,还远销元阳、建水、金平、、屏边、绿春等地。许多人家前门经商开盐铺,后门居家过日子,过着衣食无忧的舒适生活。在迤萨大门塘子、东门、大寨、南门、西门等各街道,盐商林立,不少土司辖区的盐商和元阳、绿春、建水的盐商也纷纷到迤萨盐铺批发食盐驮回本地销售,从中赚起价差。

驮磨黑盐虽然能够养家糊口,甚至小富有余,但由于从迤萨到磨黑这段商途,自然气候十分恶劣,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疟疾,不少马帮一旦染上疟疾,不治身亡。迤萨妇女又受封建思想的严重影响,恪守“从一而终,好女不嫁二夫”的信条,不少妇女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

云南侨乡红河迤萨马帮与磨黑盐

话又说回来,迤萨马帮30年来通过驮磨黑盐,不但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还与外地商人互通商情,当迤萨马帮了解到“下坝子、走烟帮”出国经商更能赚大钱的商情后,便陆续放弃了驮磨黑盐的生计,利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铤而走险赶着武装马帮做起了可以一夜暴富的“烟帮生意。”

到了光绪九年(1883年),迤萨马帮王科甲、李继先、李体国等人互相邀约,他们赶着骡马,钻丛林、淌河水,首次进入越南的都鲁、傣族寨、勐底、勐蚌,到达莱州,开创了出国经商的新纪元。从1911年至1949年解放前夕的30多年间,是迤萨人出国经商最辉煌的时期,迤萨武装马帮也发展成为东南亚“三大马帮”之一,这期间迤萨居民住宅发展日新月异,一栋栋中西合璧的四合院在迤萨“江外”山城拔地而起,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享有“小香港”、“小上海”的美誉。

可以这么说,迤萨马帮的发展经历了三大阶段:一是铜矿的兴起;二是驮磨黑盐;三是“下坝子、走烟帮”,这“三步棋”首尾相联,缺一不可,其中驮磨黑盐这段30年的历史也是迤萨马帮发展史上较为光彩的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马帮   建水   元阳   红河   盐矿   绿春   盐商   骡马   铜矿   侨乡   云南   外地   内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