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 合理膳食让你不再谈“瘤”色变

一提起肿瘤,不少人都会谈“瘤”色变。

恶性肿瘤是一种与营养、饮食及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合理的膳食模式能够有效预防恶性肿瘤的发生

国内外很多研究表明,对肿瘤患者给予合理规范的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疾病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



合理膳食的基础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是合理膳食的重要基础,应该也必须长期坚持。


对肿瘤患者而言,应保证在食物多样化基础上的均衡膳食:

如果条件允许,每日食物种类超过12种,每周超过25种

主食做为主要的能量来源不可或缺,全谷物、杂豆类、薯类应占据主食总量的30%以上,避免谷物过度精加工;

每日摄入蔬菜300~500g,包括绿色、红色、橘红色、紫红色等在内的深色蔬菜占比应超过50%,特别是红黄色或十字花科蔬菜尤应保障充分摄入;

每日摄入水果200~350g,蔬菜和水果种类应超过每日5种

摄入充足的鱼、禽、蛋、乳、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品,每日150 200g,适当限制红肉及加工肉类摄入;

保证充足饮水,每天1500-2000毫升,规律有效饮水,建议选用白开水、矿泉水、温开水或淡茶水,避免各类饮料、浓茶和浓咖啡,避免饮酒;

禁用野生动物、活禽,避免生冷和刺激性食品


肿瘤患者营养支持



肿瘤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目的,一是满足患者的营养需要,改善其营养状态;二是增强患者免疫力,提高患者对手术、放疗和化疗的耐受力,降低复发风险,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提高生活质量。


01出现厌食、纳差、早饱等消化系统症状


医用膳食为首选,尽量满足每日主食、蛋白质、膳食纤维、微量营养素的摄入。


对出现厌食、纳差、早饱等消化系统症状的患者,应调整餐次、食物质地及类型。可采用少量多餐原则,每日6-8餐,以流食或半流食为主。同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02可经临床营养师评估及建议后使用营养素补充剂


在膳食摄入不足或不能时,或经生化检查或临床表现证实存在某类/某些营养素缺乏或不足时,可经临床营养师评估及建议后使用营养素补充剂,包括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SMP)、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制剂等。


03营养支持治疗方式选择应遵循阶梯治疗原则


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应及时补充FSMP或口服膳食补充(ONS)


如营养未改善或未满足60%目标能量需求超过1周,可依次选择肠内或/和肠外营养。



走出肿瘤营养膳食误区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 合理膳食让你不再谈“瘤”色变

误区1

肿瘤不能吃“发物”


所谓“发物”,是民间的传统说法,认为某些食物(海产品、鸡鸭鹅肉、牛羊肉等)可“导致疾病复发或加重”,因此不能进食。


实际上,根本不存在所谓发物概念,上述食物恰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如果盲目限制,将可能导致肿瘤患者膳食不平衡,营养不充分,造成肌肉萎缩,血浆蛋白降低,免疫力会更下降,导致营养不良和感染发生风险增高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 合理膳食让你不再谈“瘤”色变

误区2

牛奶致癌


所谓“牛奶致癌”,源于国外报道的动物试验结果,即用含大量酪蛋白的饲料喂养老鼠,可增强黄曲霉毒素对大鼠的致癌作用。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质主要为酪蛋白,故由此推导“牛奶致癌”。


但这里面存在几个大的问题:

首先,老鼠试验结果不能直接推演到人身上。其次,该研究以酪蛋白为唯一蛋白质来源,这在人类自然膳食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还有,牛奶蛋白质含量为3%,其中70%为酪蛋白。


每天饮用牛奶250ml,摄入的蛋白质约8克,其中酪蛋白仅仅6g,占每日蛋白质总量的8-10%。这与“以酪蛋白为唯一蛋白质来源”的动物试验情况截然不同。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 合理膳食让你不再谈“瘤”色变

误区3

把肿瘤细胞饿死


网上流传这样的说法:肿瘤患者吃的太多,会促进肿瘤细胞生长,而少吃或不吃可以饿死癌细胞


实际上,国内外各类研究都没有看到营养支持会促进肿瘤细胞生长。而如果不进行营养补充,肿瘤细胞会掠夺正常细胞的营养,分解人体肌肉组织,最后“饿死”的是患者而不是肿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膳食   肿瘤   发物   宣传周   营养素   蛋白质   蛋白   牛奶   患者   食物   营养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