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物质是从哪里来的?(二)

新理论观点:

(一)能量与物质的关系

一、能量即是物质,物质即是能量。纯粹的能量是无质量的物质,同时也存在有质量的微观和宏观物质。有质量的物质单元最初都是由无质量的物质单元之间的有序组合而来的。无质量的物质单元要小于有质量的物质单元。

二、如果宇宙“大爆炸”理论成立,那么大爆炸之前的那个“奇点”也就是物质,并且是无质量的物质,也即是一个纯能量态物质的集合体。所以也可以说,宇宙物质是本源就有的,只是它有着不同的存在形态而已。

三、当“大爆炸”发生时,首先炸出来的物质就是以极高速(超光速)向外飞溅的纯能量态“物质单元”,即这也是宇宙初开时的最小最基本的能量态物质单元,它也就是符合当前量子物理学概念含义中的最小的“量子”。

(二)最小量子的天然秉性,导致了质量性物质系统的产生

一、最小的量子单元是一个以固定的半径做着极速(光速)旋转运动的光滑的粒子。它要比现实通常可见可测的光子要小许多。这个最小量子在现实世界中的性状表现为,即是存在于磁铁周围的“磁力线”,磁力线即是由最小量子在磁铁内、外做定向流动时的轨迹,因此也可以将这种最小的“量子单元”,称之为“磁子”。

磁子本身是没有“磁极”的,所谓的磁极只是磁铁(磁体)物质整体所具有的特性,它是由磁子的定向流动所导致的。如果将流出磁子的磁体一端称为“N”极,那么流进磁子的磁体一端则为“S”极。

二、最小量子即磁子的光速旋转秉性,导致了其动态性结构形状与的形成,这就是:一个按照固定半径以光速旋转着的“磁子环”。

在一定的密度和时间概率条件下,一定数量的磁子环之间就会发生“环环相扣”作用,进而形成了同时拥有质量和能量态特征的最小的较稳定的“粒子系统”,这就是“电子中微子”,以及较活泼的“高能光子”系统,和这二者的结合体,即稳定的“电子”系统。

当然在磁子环的环环相扣结合过程中,也会生成一些不稳定的中间碎片产物,即是由磁子环扣合而成的长短不一的“磁子链”。

自从生成了“电子”这个稳定的粒子系统后,从微观到宏观又到宇观的大、小质量性物质系统,从此就一步步、一级级,在时间、概率的制约下逐步产生了。

三、从以上最小的“粒子物质系统”产生的物理原理上来看,以光速旋转的“磁子环”之间的“环环相扣”和“环环相撞”之力,就是后来自然物理一切引、斥力发生和来源的本质原理。而由于磁子环的形成又是依靠光速的极速度才达成的,所以微观、宏观、宇观物质的运动、旋转速度,才是后来宇宙自然所有引、斥力和质量、能量的最终来源。

声明:以上研究成果,多年前已在小刊上提到过,现如能遇有认同本人观点的从事物理专业领域工作的学者,并能有意协助经整理润色后发表到物理专刊去,本人表示敬佩和认同,并可同意以共同署名发表!


宇宙物质是从哪里来的?(二)


宇宙物质是从哪里来的?(二)


宇宙物质是从哪里来的?(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子环   物质   磁体   量子   光速   最小   单元   能量   宇宙   质量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