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望翠屏湾.窗棂之美


打望翠屏湾.窗棂之美


打望翠屏湾.窗棂之美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窗户是房屋的眼睛。我喜欢凝视眼睛,也喜欢打望窗户,那里面有我们找寻的东西。


春深砚台

烟雨龙溪

百年古宅翠屏湾

窗前迟暮透宫纱

珠帘隐现雕花妍


月照楼台

若隐若现

隔棂犹见佳人面

春闺一梦乐无忧

雕梁画栋霞光灿


早就听文旅委“佩佩”说起垫江的古宅老湾,承载着历史和时空的密码,如果还不去就要消失殆尽了。


去年春节,陪着北京来的尹传红先生,邹维先生向导,踏访了太平镇的易家大湾。


尹先生竟然“一见如故”,迷上了垫江的这些古宅老院,周末节假频频踏访并记叙在他的微圈里面。来垫江不到两年,尹先生记叙垫江的文章已经二百余篇,整理出来就是一本畅销书。


上个周末,我陪着巴蜀文旅大咖“波波”,与砚台镇的朋友在临江大桥汇合,他们将带我们去拜访翠屏湾。


龙溪河从石牛滩下来,在谭家河坎拉出一条三公里的直线,到陈家渡前突然扭身急转。


就在这个转弯处,右岸伫立一座突兀的山坡。山顶上有一块巨石,状若蹲伏的猫儿,山顶的寨子得名大猫寨。


翠屏湾就在山腰处,背靠大猫寨,面临龙溪河。当地老人说,原来大猫寨树林很多,风景漂亮,读书人就说叫翠屏湾。


翠屏湾有近两百年历史,为张姓大户修建。为三进的大院,至今还有十三户人家居住。


这次踏访,我最关注的是翠屏湾的雕花窗棂,那上面记录了很多信息。


中国古建筑雕梁画栋的传统窗棂特别美,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与心血。特别是一些窗棂构造讲究,图案精美,种类繁多,颇具艺术之美。


据说窗的起源,是从囱转化而来的。古代囱是屋顶上开个洞为窗,窗为通风采光之道。随着建筑工艺的发展,窗对房舍的美化作用才被显示出来。


窗棂,即窗户上的雕花格子。窗棂的安置,不仅能通风透光,调节室内空气,而且起着支撑建筑、装点宅容、美化环境的作用。


窗格的起源与建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建筑工艺的进步与发展,窗对房舍的美化作用才被显示出来。


从今天留存的房屋古建筑来看,明清的窗棂是最具有艺术特色的。


窗棂是画,更是诗,极易引起文人骚客的遐想。像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枚的“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刘方平的“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均已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供人细细玩味。


当人们厌倦了呆板的现代建筑装饰,他们开始青睐雕花窗,让雕花图案走出了深宅。如今,传统木雕、窗棂、格扇走进茶楼、酒店甚至民宅,这算不算是一种对古建筑文化的怀旧呢?

翠屏湾的住户看到我们来访,又是攀谈询问,又是拍照录像,就问我们是不是来搞开发的。

镇上的同志也有开发保护翠屏湾的想法,就是手上没有钱钱,希望有志趣的文旅企业入主。

打望翠屏湾.窗棂之美


打望翠屏湾.窗棂之美


打望翠屏湾.窗棂之美


打望翠屏湾.窗棂之美

这几幅窗棂雕花,你读出了什么意思和故事了吗?

(文中关于窗棂来由讲究询问求教了度娘,致谢)

时壬寅年三月十四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窗棂   垫江   雕梁画栋   砚台   房舍   楼台   雕花   古建筑   窗户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