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肺系病证的治疗要点


中医:肺系病证的治疗要点

肺病证是指在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影响下,造成肺脏功能失调和病理变化的一类病证。 肺病证,临床常见有感冒、咳嗽肺痈、哮病、喘证、肺胀、肺痨、失音等病证。

其治疗特点为

1.肺主气,实证味宜辛苦,虚证味宜酸收。《内经》说:“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辛泻之”指辛味人肺发散,有利于肺气的宣 发,可宣散表邪。肺气上逆,宜用苦泄之品,肃降肺气,可平咳喘。“肺欲收”,“用酸补之”, 针对咳喘气逆,呼吸频数,久易耗散肺气,损伤肺体,故用酸补其肺体,收其耗散之气。

2.肺为娇脏,清虚而处高位,选方多宜轻清。这就是清。吴鞠通所谓“治上焦如羽,非 轻不举"的道理。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且肺恶燥,燥则肺气上逆而咳喘。甘润可使肺气自 降,清肃之令得行,所以治肺之法,辛平甘润最为适宜,宣肺之药多属轻清之品,不宜重浊。

中医:肺系病证的治疗要点

3.直接治肺法。此是肺病证通治法,常用的有宣肺、肃肺、清肺、泻肺、温肺、润肺、补 肺、敛肺八法。八法中的宣、肃、清、泻属于祛邪;温、润既有其祛邪的一面,又有其扶正的一 面;补、敛均属扶正。临证时,以上诸法多参合应用。

4.间接治肺法。此为通过五脏之生克关系来进行治疗。虚证可用补脾(补母)、滋肾 (补子)的治法,如肺脾气虚者,用培土生金法;肺肾阴亏者,用滋补肾阴(金水相生)法。实 证可用泻肝的治法,如肝火犯肺,用清泻肝火之法。还有通过脏腑的表里关系进行治疗,如 肺之实证、热证可泻大肠,使肺热从大肠下泄而肺气得以肃降。

中医:肺系病证的治疗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咳喘   金水   宣肺   肺痨   肺脏   肝火   肺病   大肠   实证   要点   中医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