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傅画宋韵|《苏堤水阁图》

傅伯星

老傅画宋韵 《苏堤水阁图》

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写西湖春游最热闹的景点,就是苏堤南起第二桥西侧湖中的湖山堂(小岛)。上世纪80年代初读其书后,就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想把那时的情景画出来,即使单独画一幅表现水阁的界画,也很有特色和意趣。按照阁的含义,应是两层并中有平座的建筑。景区中这么大的水上建筑,想当然应该是茶楼饭庄,何况湖山堂就是南宋西湖一日游中游人购物娱乐餐饮的地方。根据这一理解,开始构图。为画好水阁的内外结构和景深感,动笔时作了仔细的分割,务必上下左右对齐对准,往往屏气行笔,不敢稍怠……画成裱好,水阁一图还算称意。

在另一幅四条屏式的《西湖春游图》中又画了一座单层的十一间水阁,以弥补有景无人的缺陷。但直到佚名《西湖清趣图》传入,才看到较真实的湖山堂前景。由于作者是自东向西取景,所以岛上朝东的正屋肯定是违反常规的,应该改为朝南,遗憾的是不见南前方水阁的正面形象。

老傅画宋韵 《苏堤水阁图》

《西湖春游图》四屏画之一

老傅画宋韵 《苏堤水阁图》

根据《西湖清趣图》整理的湖山堂

此线图系根据《西湖清趣图》 整理的湖山堂形象,岛前为苏堤。赵华创作的《湖山堂图》,把整座小岛改成了自南向北取景,岛上建筑的布局才符合古代建筑坐南朝北的常规,并可以看清这一景点因势造景的布局,也虚化了苏堤售物的四座棚屋,合理避开了难以处理的场面。

老傅画宋韵 《苏堤水阁图》

《湖山堂图》赵华

湖山堂水阁无论平屋还是二层之阁,都显现了南宋临水建筑工艺的成熟和特点,这种直接从水中柱网托起整座建筑的做法, 应是地处中原的北宋所未见的。湖山堂岛上所有建筑都属于公共建筑,但据《武林旧事》等书记载,每年立春后由朝廷拨款给临安府,由他们招摹工匠,整修西湖二堤桥道亭馆,以备都人游观。最后获得的是,西湖成了“销金窝”。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苏堤   水阁   东向   西湖   景点   南宋   旧事   岛上   小岛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