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唐诗去旅行》,伴着李白饮太白


《跟着唐诗去旅行》,伴着李白饮太白


近日,CCTV-9五集纪录片,堪称世间最豪奢旅行的《跟着唐诗去旅行》完美收官。该片以李白、杜甫、孟浩然、王维、岑参五位唐代大诗人做导游,以当代诗人西川、书法家鲁大东、学者郦波和杨雨、作家韩松落等人为伴游。央视摄制组兵分五路,采访了64位专家学者,勘查外景地58个,足迹遍及陕西、甘肃、四川、新疆、重庆、湖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等十余个省市自治区。重走古人走过的路,重爬古人爬过的山,探寻唐诗的源头,新增一份对诗意人生的全新体验。


在这众多的风景中,太白山的巍峨壮阔与独特人文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寻访李白足迹的当代作家韩松落说:“唐诗只是引子,生命才是最鲜活的内容。”


嘘,神奇太白山

“风,不能叫风,叫微微;雨,不能叫雨,叫沙沙”。


眉县背靠太白山,生态好、民风淳,同时也是一块文化热土。这里有着历史文化名酒太白酒,也有一位曾做《太白酒赋》的本土作家胡云波。


《跟着唐诗去旅行》,伴着李白饮太白


韩松落趁着雨天,拜访了太白山下眉县当地作家胡云波。窗外雨潺潺,屋内友人促膝长谈。对太白文化了然于胸的胡云波,将太白山的趣闻向观众一一道来。老一辈人教导,在山上不要大声说话,而且“风,不能叫风,叫微微;雨,不能叫雨,叫沙沙”。质朴的老一辈人怕直呼名讳而惊扰了山上的风雨,故而用了极富方言特色的“微微”、“沙沙”来代指,变幻莫测的太白山也因此多了几分神奇色彩。


《跟着唐诗去旅行》,伴着李白饮太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我的娘娘,我的神,那么高的山,高得很!”在太白山下,胡云波用陕西话解释、朗诵李白写在太白山的诗,一番独特韵味,让人禁不住联想,当年的李白是否也曾这般?

瞧,李白泼墨处

“李太白是豪放的,太白山也是浪漫的。”


如今太白山景区里有一座泼墨山,因李白而得名。泼墨山海拔1400米,四面环山,依水而邻,风景怡人。相传当年李白路过这里被大自然的美景陶醉,一边喝着太白酒,一边恣意挥毫,最后乘着酒性将砚台里所剩的墨汁抛向迎面山体,形成了墨迹淋漓的千古泼墨山。置身这里,除了满眼神奇的景观,仔细闻闻,醇厚的酒香混着墨香,仿佛余韵仍在。


《跟着唐诗去旅行》,伴着李白饮太白

泼墨山


在太白山下的眉县,这里世代生产酿造醇香甘洌的太白美酒,不止有李太白为其倾倒,还有同一时期的唐太宗。当年太宗前来太白山避暑,饮过太白美酒后大加赞赏,史部尚书王圭(今眉县人)欣然赋诗赞曰:“闻香十里远,隔夜知味长,何得此琼液,恒寒雪花浆。”足见太白酒的醇香与太白山水的美妙。


叹,太白与我语

“或许是精神上的契合,亦或许是太白美酒相伴的恣意洒脱”。


相传李白出生在西域碎叶城,距离长安城遥遥万里,这个“谪仙人”浪迹天涯,遍历大好山河,写下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金句。


唐朝,秦岭主峰太白山已然得名,李白首次登临太白山,便就着当地特产太白酒,写下千古名篇《蜀道难》。“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李白诗体风格与太白山博大浩瀚的特点有着很多共通之处,或许是精神上的契合,亦或许是这里有太白美酒相伴的恣意洒脱,让他曾数次游历太白山,每每登临便思如泉涌,留下诸多佳作名篇,诸如《蜀道难》、《月下独酌》、《登太白峰》等都是在太白山有感而发。


《跟着唐诗去旅行》,伴着李白饮太白


从盛唐到当下,岁月流转中人们却始终记得,这座青藏高原以东的最高名山让李太白挥毫泼墨、醉卧山石、乘风驾云、举手近月······这是诗人的浪漫,也是太白酒家的幸运。


《跟着唐诗去旅行》,伴着李白饮太白


《跟着唐诗去旅行》纪录片文学统筹张海龙介绍,“事实上,诗歌从未离我们远去。我曾经统计过,一个中国人如果完整地从小学读完高中,那就至少在课本里学过200首诗歌。今天的小学一年级课本也加入了古诗,整个小学六年12册语文就有古诗文100多篇,而这种语文教学全世界唯我们所独有。”


何其幸运,千百年后,李太白等诗人的诗意还流淌在国人的血液里,太白山还巍然屹立在龙脉秦岭,太白酒也仍旧在太白山下生产酿造、秀雅陈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太白   太白山   李白   唐诗   秦岭   眉县   泼墨   美酒   白酒   诗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