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的几个小插曲


武夷山 旅游回来,就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了几篇流水账,但总觉得不够尽兴,所以有几个小插曲还想补充一下。

一、 带伤旅游的感受

2012年12月11日的晚7点,为12号的旅游做准备工作,整理好了该带的衣服,和火车上吃的东西,心里一直是乐滋滋的。喝水的杯子一定要带上,想起来家中有个小巧的保温杯,还没有用过,于是决定把它带上。这杯子是要往小包里放着的,随身携带方便,所以首先要确定它会不会漏水。正好我刚烧开一壶水灌到了暖瓶里,于是就往保温杯里倒了满满一杯开水,旋紧了盖子,把它倒过来看是不是漏水,这时只听砰的一声,盖子被冲开了,也不知怎么回事,一杯开水全部倒在了右手的小臂上,刹那间,我脑子里第一反应是:坏了,我被烫伤了,左手不由自主向倒上开水的小臂抹去,又立刻发现,有一块皮已经被我抹下去了,我立马醒悟,不能再抹,把抹下来的那块皮放到花盆里,赶紧跑到卫生间拿出牙膏,把烫了的地方涂满了牙膏,接着披了一件大衣赶快下楼去买烫伤药。

小区门口就有药店,9点才关门呢,匆匆忙忙买了烫伤药膏,感觉自己处理有点困难,就到了约好一起出去旅游的老乡家。这时的右臂已经是火辣辣疼得厉害,不过顾不得疼了,到了她家说明情况,就请她帮我包扎,老乡一边埋怨我不小心,一边说试杯子干嘛不用凉水非用开水,我一想也是,我为什么要用开水试呢,不过事已至此,后悔也于事无补了。烫伤的地方还涂着牙膏呢,我跑到她的卫生间,用凉水洗净牙膏,她开始给我涂上药膏,帮我用纱布包了起来。

回到家里快九点了,这时接到了女儿的电话,询问我明天出行的准备情况,我就顺便说了被烫伤的情况。女儿一听急了,说要出门了,烫伤了怎么也得找个专业的地方处理,怎么能自己弄弄拉倒呢。她立马开车过来,带我去找诊所。到了社区诊所,医生建议我们去烧伤医院,于是女儿又带我去了烧伤专科医院。到了医院,整个小臂烫伤的地方除了没皮的地方都起了大水泡,医生用剪刀把所有的水泡剪开,用碘伏给我消了两次毒,涂上一层厚厚的白药膏,(银鋅霜皮肤黏膜抗菌剂)然后用哪种多层的厚厚的大绷带裹住,再用一卷绷带缠好。医生说这药要两天换一次,出门在外找不到医院也可以自己换,前几天的渗透液会多,以后就少了,自己换药,只要把药膏涂到绷带上包扎好就行,说这药有消炎作用,不会感染的。花了二百多元的医药费,都是女儿付的。经医生包扎过,舒服多了,感觉也不怎么疼了,女儿把我送回家,自己回家10点多了,我心中很是欣慰,感觉有个女儿真好。

就是这样,我晚上还是洗了个澡。我想了一个很好的方法,找了个塑料袋把胳膊套进去,在手腕和肘弯处各套一个橡皮筋,把伤了的小臂保护起来,自己就可以洗澡了,发现这个方法挺管用,就带了几个橡皮筋,再后来旅游时住旅馆洗澡都用这种方法。记得原来在老家也曾被烫过一次,抹了烫伤药是不包扎的,要让伤处晾着,医院却是包扎得很是严密。

第二天坐了一天一晚的火车,清晨到了武夷山,吃完饭就是爬山,上午爬了,下午又爬,出了一身汗又一身汗,小臂虽不很疼,却也极不舒服,所以晚上住霞客旅馆后,洗完澡就请同去的姐妹们帮忙换药。一层层打开绷带,发现没皮的地方已经把多层绷带浸透了。没办法去找卫生所,只好把最里层的两层扔掉,把伤处涂满药膏。不是专业医生,包扎的技术差点,虽不如医生包扎得舒服,也可以将就了,换完药胳膊就感觉舒服点。再后来我就一天换一次,没按医生说的两天一次;怕被感染,就每天喝一粒阿莫西林,一直到完成旅游,顺利回家。回来后发现,除了没皮的那块还有点不干巴,其它地方都干巴了,所有被烫伤有皮的地方都变成了黑色,两天后,坏死的皮全部脱落,没皮的地方也变得光滑,现在已经痊愈,只是颜色发红,估计恢复本色要假以时日。

这次带伤旅游,也算是特殊的经历,同去的同学和朋友看到换药时我伤痕累累的胳膊,都惊叹我:真坚强!

  1. 南方的饮食带给我的记忆

这次旅游,旅行社提供5早10正,其实就是5次早餐,5次中餐,5次晚餐。两次武夷山的早餐平常,在福州和厦门的的早餐都是自助餐,吃得很好也很丰盛。我们和导游开玩笑,说把正餐都换成早餐多好。

正餐都是八菜一汤,主食清一色的的大米饭。南方人爱吃辣,凡菜都放辣椒或辣酱,第一顿没辣椒的就是一个鸡蛋羹,和一个素炒白菜,我是不吃辣椒的,这次也不得不吃几口微辣的下饭。大米饭是管够的,盛饭的小碗像小茶碗,只能放一点米饭,而且放了饭就放不下菜,挺有意思。每人一个喝汤的更小的碗或杯子,汤是紫菜汤,味道还可以。我们一再提醒导游说订餐时告诉饭馆别放辣椒,结果还是一样,所以三天下来,我的嗓子就有点问题了。也许是带伤本来就有火,也许是过多的运动量不习惯,也许是辣味饭菜所致,嗓子开始发干发疼。我每天拼命喝水,也不见效果,到了厦门找到了一家药店,买了点绷带和烫伤药以备万一,重点还是买了治嗓子的药,吃的,含的都有。

到最后一天旅游时就咳嗽不断了,吃药毫无效果。坐了一天两夜的火车,又没有休息好,回来后咳嗽加重,嗓子嘶哑,以为有点感冒,但不流鼻涕、不发烧。喝了点板蓝根、感冒冲剂,躺床上好好睡了一天,病情见轻。忽然想起一位朋友说过,到南方去要带藿香正气水,一旦不舒服就喝点。我带了但没想起来喝,这时找出来,每天早晚各喝一瓶,嗨,还真管用,嗓子就这样慢慢好了。

三,一位受伤的游客

旅游团里的一位女游客,长得很文静,大约60多岁,显得很有修养,在福州火车站不小心摔倒了,到医院检查,右腿小腿有点小裂缝,为防加重,医院给打了石膏。这位旅游的朋友很是坚强,他们一组来的是7个人,六女一男。在福州、泉州,她拄着拐杖和大家一起游览。游鼓浪屿的时候,导游给她租了一个轮椅,上船下船大家自动地为她搬着轮椅,走在路上除了他们同来的朋友推着她,众团友也积极帮忙,她的周围有许多关心她的原本陌生的团友。这种和谐的氛围让人感到很是舒服。大家都是陌生人,旅游几天相处,却都成了互相关心的好朋友。她也一再向大家表示歉意,说:我给大家添麻烦了。导游小桥是经常推车的主力,团友们也为她放慢旅游的速度,毫无怨言。所以从这件事上,我感到了,人性的美好,善良真诚的本性还是我们正常人的主色调。

  1. 观妈祖雕塑

鼓浪屿游玩购物之后,天色尚早,导游要带大家吃晚饭,时间还不到五点。团友们要求再浏览一下厦门的环海公路美景,大巴沿海顺公路行驶,我们看到了妈祖雕像,和“一国两制统一中国”的巨幅标语。大家要求停车去瞻仰妈祖,导游很是犹豫,经不住大家的一再强烈要求,导游总算通融了,一再叮嘱大家注意安全,15分钟后一定登车。我们匆匆下车,抓紧时间拍照。妈祖雕像站立在海边的一块大岩石上,面向大海。可惜,我的相机竟然没电了,只好叮嘱同学拍照,给我传过来。当地有照相的,10元一张,与妈祖合影,我拍了一张,1分钟就出来了,只是感觉拍得不好。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古代在海上航行经常受到风浪的袭击而船沉人亡,船员的安全成了航海者的主要问题,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天妃,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还立天妃神位供奉。

据说妈祖是福州莆田人,那里的妈祖庙规模很大。

关于妈祖的故事和传说,网上很多,现在一个妈祖的电视剧也很快要上演了。

旅游的几个小插曲

旅游的几个小插曲

旅游的几个小插曲

这是厦门海边的妈祖像

旅游的几个小插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妈祖   武夷山   旅游   小臂   药膏   福州   绷带   厦门   烫伤   导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