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镇的冬奥巨变

千年古镇的冬奥巨变

千年古镇的冬奥巨变

在冬奥滑雪大跳台1公里路东,冬奥大道金顶街南,有一个千年古镇北辛安。冬奥会的成功筹备,基础设施的改善,使它从一个历史悠久、风雨飘摇的棚户区,华丽转身为一个现代化文明新城区。它的涅槃重生见证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梦想变为现实。

千年古镇的冬奥巨变

北辛安古称新安里或辛安里,是京西较早形成的古村落之一。“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末,我见证了石景山第一座剧场、第一座电影院、第一家国办医院、第一家国营粮店、第一家银行的开业,南来北往的人将这里当成了京西的‘小王府井’和‘小西单’。”

伴随着时代前进的脚步,由于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石景山区委、区政府于1978年迁往石景山路35号。从此,北辛安失去了石景山区政治中心的地位和政治影响力;进入1980年代,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石景山区经济、商业、文化机构也相继迁出,北辛安开始由盛转衰。到了21世纪,由于人口的增加,住房紧张,原来能过汽车的路,后来家家盖房,变得很窄了。密集的危旧平房和结构简陋的企业厂房充斥,私搭乱建现象时有发生,外来人口群租现象突出,沦为北京市最大的棚户区。

石景山区委、区政府将北辛安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目标,借冬奥会筹备基础设施配套的东风,将北辛安棚户区改造列入议事日程。2016年6月27日,北辛安2.6万居民终于盼来了喜讯。北京市规划委下发了石景山北辛安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规划,该项目也是北京市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

经过4年如火如荼的建设,2020年,北辛安安置房已基本建成,居民陆续兴高采烈地乔迁新居。我生于此、长于此的一位发小,用车拉着93岁的老父亲来到了这里,感受古镇的变迁。

千年古镇的冬奥巨变

在蓝天白云下,放眼望去,北起阜石路、南至石景山路,西起北辛安路、东至特钢厂区,在142公顷的土地上,11个居住区,69栋、137万平方米的安置房高楼大部分已经建成。

独立入户大堂,可视化门禁,大开间、小进深的设计手法,让居民有住商品房的感觉,南北通透的户型,大堂整体精装,新安置房小区绿树环绕,鲜花盛开,既有活动场地,又有休闲空间,使居民有了大气高端上档次的感受。“大家再往南看,这块17.99公顷的空地是北辛安棚改拆迁腾退的新安城市记忆绿地公园,西侧与‘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首钢园区和冬奥组委办公区相邻。公园以森林、记忆、生活为主题,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形成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相互融合、交互辉映。”公园工作人员的介绍使同来的人看到了北辛安从千年古镇,蜕变成现代文明新城区的壮丽景象,大家不由自主地报以热烈的掌声。

走近公园西门,发小的父亲指着近处的一排建筑激动不已:“将老新华书店易地重建,这决策太英明了。看着这些老建筑就使我想起了青春岁月。”顺着老父亲手指的方向,我看到原区政府、北辛安生产资料门市部、工人俱乐部、新华书店等老建筑,按原材料、原结构、原形制、原工艺又重建完成!

正在陈列馆工作的石景山区文旅局工作人员介绍,老建筑物的迁移是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将整个前身部分整体搬移过来,并将20世纪50年代非常有代表性的门窗完全保留,连墙壁上的红砖都是在原建筑物上经过区域编号后,搬迁过来再原拆原砌的。在不影响外观原真性的同时,进行了适度结构整体加固。这些久经风霜的老建筑又以乡愁记忆景点的形式在公园集中亮相,历久弥新。

来到北辛安记忆陈列馆外,工作人员告诉大家:在保持外立面“原汁原味”的前提下,设计方对每处建筑的内部进行了重新构建。原石景山区政府如今变成了北辛安记忆陈列馆,大门呈拱形,上方5条长方立柱透露出原政府单位的威严,立柱顶端的五颗红色五角星以扇形依次排开。在原石景山区政府的老建筑里,北辛安记忆陈列馆正以西厅和东厅两个主题展厅的形式,通过文字、图片视频、文献、档案实物、数字动画、体感互动等多种形式,向观众们展示着北辛安的街巷和生活,带我们重温着往昔这个充满故事和情怀的地方。

千年古镇的冬奥巨变

在西厅展览区,主办方聘请北辛安的民俗专家、老户户主,严谨地还原了北辛安各条大街的位置,以及重点建筑的布局,北辛安的街坊邻居们,可以通过微缩景观上的大街、胡同、主体建筑,快速找到自己家从前的位置;游客通过看微缩景观,畅想当年北辛安南岔、北岔的市井生活和繁荣景象。

东厅展览主线以北辛安人生活为主,展示还原了居民家中生活的场景和老物件。20世纪60至70年代家里常见的茶壶茶杯、搪瓷缸子,还有俗称“话匣子”的老式旋钮收音机,让游客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流连忘返。在原新华书店,笔者看到:

loft结构已将这里打造为全民畅读记忆书店。通过内部装饰和陈列的老物件,营造出怀旧氛围。一层有咖啡和书籍文创区,二层则是阅读和杂志区,有很多国家地理杂志可以免费阅读。

中新药店的前身是“京西三大药局”之一的天和药局,旧址位于北辛安大街77号,现已打造为记忆中餐厅。室内天花板悬挂着一个超大十字灯,复古绿色的主色调,真的药店感十足,这里可以品尝到“牛肉十八吃”,晚上还可以来这里撸个串儿,真是一种有趣的体验。

在原工人俱乐部前,看着这个记忆剧场,笔者回忆着从儿时起,在这里看电影、观演出的快乐时光,体验到现代技术与历史文化的深度融合。

北辛安生产资料供销社,陪伴北辛安人多年。对于常年生活在平房大杂院的市民来说,离不开这里的日杂商品,像火钩子、火筷子、洋铁皮的烟筒,这些个物件一般的商场是买不到的,直到拆迁前,这里还依旧能买到这些“古董配备”。现在,这里内部装修简约温馨,化身为一座“记忆商店”,售卖一些关于我们记忆中的小美好。

千年古镇的冬奥巨变

更让大家欣慰的是,安置房不仅临近北辛安城市记忆公园、首钢工业遗址公园,东北方紧挨着喜隆多购物中心、永辉超市、石景山大悦城等,生活娱乐方便;未来金安桥站为三轨交汇重要的交通枢纽。除现状轨道交通M1号线以外,还有S1线、M6线、M11线、R1线四条轨道交通线路经过北辛安改造规划范围内。北辛安地区还建设了阜石路、石景山路、北辛安路等5条城市主干路和古城西路、石景山园南区南一街等6条城市次干路,和平街、特钢北一街等多条城市道路投入运营。在AB区中间位置为配套学校。

站在公园的西大门,北望万家灯火的北辛安安置房的雄姿,感受着这里受棚改项目之惠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回味着老建筑、老物件带来的往昔岁月,这座闹市中再建的城市公园弥足珍贵。遥望着西部首钢园区和冬奥组委办公区的璀璨,大家憧憬着双奥之区的美好,盼望着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在东方古国的圆满成功。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文|刘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石景山区   棚户区   陈列馆   区政府   巨变   物件   古镇   千年   居民   公园   记忆   建筑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