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秦岭黄柏岔,遇一石洞,都说秦岭多古墓,难不成还真碰到了?-

对面山脊上出现了一块土地,虽然面积不算大,也不平整,但看得出来,肯定是今年才翻过的,有土地必有人家,这附近必定住得有人。

寻访秦岭黄柏岔,遇一石洞,都说秦岭多古墓,难不成还真碰到了?

寻访秦岭黄柏岔,遇一石洞,都说秦岭多古墓,难不成还真碰到了?

没过多久,大约也就是5分钟之后,山坡上果然出现了几栋稀稀拉拉的老房子,明媚的春日暖阳下,它们正静静地挂在半山腰上。

-1-

路边的野花盛开得正灿烂,花儿星星点点,把四周的景色点缀得非常迷人,空气中若有若无地飘着一些淡淡的香气。

寻访秦岭黄柏岔,遇一石洞,都说秦岭多古墓,难不成还真碰到了?

寻访秦岭黄柏岔,遇一石洞,都说秦岭多古墓,难不成还真碰到了?

除了娇羞的野花之外,眼前出现的还有一片竹林,竹林茂盛而青翠,盖满了半匹山坡,在秦岭里面,除了有土地必有人家这条铁律之外,其实有竹林也必定会有人家。

道路还在继续向前延伸,一栋老房子已经出现在正上方,不过,关于正上方那栋老房子的情况,还得等到下一篇文章,我再给大家进行介绍。

寻访秦岭黄柏岔,遇一石洞,都说秦岭多古墓,难不成还真碰到了?

这篇文章,我们要说的是老房子下方,我标注了黄色圆圈的地方,以及它背后的故事。

-2-

“快来!快来!这边有东西!”站在我刚才提到的那个圆圈所在地,走在最前面的友人鱼大声喊了起来,看样子发现了什么好玩的东西。

寻访秦岭黄柏岔,遇一石洞,都说秦岭多古墓,难不成还真碰到了?

寻访秦岭黄柏岔,遇一石洞,都说秦岭多古墓,难不成还真碰到了?

循着友人鱼的喊声,我和友人怪跑过去,果然见到一个石头砌成的洞出现在眼前,这个洞幽深而神秘,洞口飞舞着不少小小的蚊虫。都说秦岭多古墓,难不成我们还真碰到了?

其实,自古以来深山中住的都是小家小户,哪里会有什么古墓?这个洞不过是山民们当年挖的水井,用于收集从山体里面渗出的水。

寻访秦岭黄柏岔,遇一石洞,都说秦岭多古墓,难不成还真碰到了?

友人鱼顺着台阶走下去,想看看水井里面还有没有水,我拍下了这张照片,也正好可以看到:这个水井很深很长,当年这是一个不小的工程!

寻访秦岭黄柏岔,遇一石洞,都说秦岭多古墓,难不成还真碰到了?

井底果然还有水,而且水质透明清亮!更让人惊讶的是,水里面还游荡着七八尾鱼儿。趁着阳光照在水面上,鱼儿游过来的那一刹那,我按下了快门,留下了小鱼儿弯着身子的影子。

-3-

就在这口水井不远处,秦岭黄柏岔沟的水泥道路戛然而止。从黄柏岔沟口算起,走到这里正好有5里路。地图上,这个地方叫做小黄柏岔沟。

寻访秦岭黄柏岔,遇一石洞,都说秦岭多古墓,难不成还真碰到了?

我看了看卫星地图,黄柏岔沟沟口的海拔高度是780米,到这里时已经是海拔1080米。两个地方相对上升了300米,按照每层楼3米算,我们刚好相当于爬了100层楼那么高。

先前在路边看到的那片竹林,就是眼前这户人家种下的。只是不知道,森森的竹林里头,眼前这栋老房子里,还有没有住得有人?

寻访秦岭黄柏岔,遇一石洞,都说秦岭多古墓,难不成还真碰到了?

走到老房子跟前,我发现左边是陡峭的山体,竹林附着在上面,从下往上生长,长得很密很实,右边也还是陡峭的山体,时节尚早,各类高大的栎树都还没发芽。

我站立的中间这块平地上,一小半面积被竹林的影子遮挡住了,另一大半上面满是枯了的荒草,不过里面已经有嫩芽冒出,薄薄的一层绿,幽幽地缀在上面。

-4-

老房子跟前这个地方,之前肯定设有一道门用来进出,只可惜因为长久无人打理,竟然已经垮塌了。

寻访秦岭黄柏岔,遇一石洞,都说秦岭多古墓,难不成还真碰到了?

这个门洞,原本垮塌了就垮塌了,但也许是主人偶尔回来看了看,实在不忍心老房子就这样损毁,又找来了几根柱子,勉强将门洞支撑起来。

门洞摇摇欲坠,进还是不进?我拿不定主意。万一往进走的时候塌了,咋办?

转念一想,今天我们都走了5里路,爬了100层楼高,轻言放弃也不太好。说时迟那时快,只一闪电的时间,我就冲过那危险的门洞,钻到了里面的院子里。

寻访秦岭黄柏岔,遇一石洞,都说秦岭多古墓,难不成还真碰到了?

院子里荒芜破败,地面同样长满了杂草,屋檐下堆满了枯枝,大门紧紧地锁着,打过腻子的墙皮已经斑驳掉落。这一户,离开的时间起码10年了!

-5-

站在院坝里,我转过身去看那个已快垮塌的门洞,如果没有猜错,当年这个位置,应该是一间小小的厨房。阳光暖暖的,照耀着竹林,照耀着老房子,也照耀着屋顶已经被掀开的厨房。

寻访秦岭黄柏岔,遇一石洞,都说秦岭多古墓,难不成还真碰到了?

厨房的土坯墙,此时终于露出了本初的颜色,健康的泥土黄。这泥巴墙真结实呀,历经了一年又一年的风霜雪雨,也仍旧屹立不倒。

从厨房顶上揭下来的石板瓦,被放置在院子最边上,堆放在一起,几乎成了一堵矮矮的墙。

寻访秦岭黄柏岔,遇一石洞,都说秦岭多古墓,难不成还真碰到了?

这些用作瓦片的石板,形状毫无规则,不过厚度都差不多,大概都是几毫米左右,它们的硬度很硬,单独一块,承载一个成年人也没问题。我找了一块试了试,确实如此。

-6-

这栋老房子一楼的窗户,已经改成了玻璃窗,但二楼的窗户还是老模样。这种名为“一码三箭”的直棂窗,几乎快成了秦岭山中人家的标配。

寻访秦岭黄柏岔,遇一石洞,都说秦岭多古墓,难不成还真碰到了?

所谓“一码三箭”,是由三根棂条组成一组,共三组,分别与直棂条的上中下三个位置相交,直棂条、横棂条均细而长,似箭插在箭囊之上,故称“一码三箭”。

老房子没有更多的信息,待了一会之后,我从快要垮塌的门洞再次闪电般钻出来,我转身看了看老房子的人字形屋顶,这屋顶饱经岁月的沧桑,写满了山里人奋斗的传说。

寻访秦岭黄柏岔,遇一石洞,都说秦岭多古墓,难不成还真碰到了?

刚才我们在路边发现的那个石洞水井,必定就是这户人家的,让人有点感概的是,这里都快10多年没人居住了,没想到那石洞水井里,那些傻傻的鱼儿却还在痴痴地等待着主人归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黄柏   石洞   秦岭   水井   竹林   门洞   山体   古墓   鱼儿   友人   厨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