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习一味中药-太子参

  补虚药之补气药

  补虚药:凡以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虚药,也称补益药或补养药。根据补虚药在性能、功效及主治方面的不同,一般又分为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四类。

  补气药:本类药物性味多属甘温或甘平,主归脾、肺经,部分药物又归心、肾经,以补气为主要功效,能补益脏气以纠正脏气的虚衰。补气又包括补脾气、补肺气、补心气、补肾气、补元气等具体功效。

  太子参,作为中医里的滋补中药之一的中药材,已被卫生部列为保健食品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太子参甘、微苦,平。归脾、肺经。具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尤其适合小儿、老人及虚不受补的人群。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太子参

  来源:太子参本品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夏季茎叶大部分枯萎时采挖,洗净,除去须根,置沸水中略烫后晒干或直接晒干。本品气微,味微甘。以肥厚、黄白色、无须根者为佳。生用。

  相关名字:孩儿参、童参、双批七、四叶参、米参。

  产地:主产于江苏、山东。此外,安徽等地亦产。

  性味归经:甘、微苦,平。归脾、肺经。

  功效:益气健脾,生津润肺。

  性状鉴别: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太子参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太子参

  药材性状:

  呈细长纺锤形或细长条形,稍弯曲,长3 10cm,直径0.2 0.6cm。表面黄白色,较光滑,微有纵皱纹,凹陷处有须根痕。顶端有茎痕。质硬而脆,断面平坦,淡黄白色,角质样;或类白色,有粉性。气微,味微甘。

  1.脾虚体倦,食欲不振

  本品既能补脾气,又能养胃阴。治脾气虚弱、胃阴不足的食少倦怠,口干舌燥者,可与山药、石斛等益脾气、养胃阴之品同用。

  2.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

  本品补气之力较为薄弱,然兼能养阴生津,且其性平偏凉,属补气药中的清补之品,临床适用于小儿及热病之后,气阴不足,倦怠自汗,口干口渴,而不宜温补者。因其作用平和,多入复方作病后调补之药,常配伍黄芪、五味子、麦冬等益气固表、养阴生津药。

  3.肺燥干咳

  本品能补肺气,润肺燥,治肺脏气阴不足,燥咳痰少,舌红少苔者,可配伍南沙参、麦冬、知母等补肺气、养肺阴药。

  用法用量:煎服,9~ 30g。

  使用注意:表实邪盛者不宜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含氨基酸、多糖、皂苷、黄酮、鞣质、香豆素、甾醇、三萜及多种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

  2.药理作用:太子参水煎液、多糖、醇提物、皂苷能够增强免疫功能。太子参水提物、75%醇提物、多糖及皂苷具有抗应激、抗疲劳的作用。太子参多糖具有改善记忆,延长寿命作用。太子参水、醇提物能提高小肠吸收功能,并对脾虚模型有治疗作用。此外,太子参有降血糖、降血脂、止咳、祛痰、抗菌、抗病毒、抗炎等作用。

  鉴别用药: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太子参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太子参

  【鉴别用药】西洋参与太子参均为气阴双补之品,均具有益脾肺之气,补脾肺之阴,生津止渴之功。但太子参性平力薄,其补气、养阴、生津与清热之力俱不及西洋参。凡气阴不足之轻症、热不盛者及小儿,宜用太子参;气阴两伤而热较盛者,当用西洋参。

  太子参禁忌,太子参也是有一些禁忌的,中药十九畏十八反里就有诸参叛藜芦、人参畏五灵脂的说法,是指有些药物合用会产生各种副作用,所以太子参不宜与藜芦、五灵脂、皂荚同用。服太子参后也不宜吃萝卜和喝茶,以免影响药效。

  表实邪盛(人体受外邪侵袭,或因痰火、淤血、虫积、食积、水湿等阻滞所引起的实性证候)者不宜食用。

  其他

  太子参的药用历史不如人参那么长,但从现代研究来看,依旧属于一味比较热门的药材。它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应激、抗疲劳、改善学习记忆、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止咳、祛痰、抗菌、抗病毒、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虽然太子参具有如此众多的补益功效,但是“是药三分毒”。中药治病往往是靠药物的“偏性”来治疗疾病的,任何药物大量服用后,药力过了就会打乱人体的正常阴阳平衡,从而导致毒副作用。

  四种参的差异

  补气药里的四种“参”已经和大家讲完了,那么,四种“参”在使用上有哪些不同呢?

  四种参都有补脾肺之气、益气生津的作用。

  人参益气救脱之力较强,单用即可见效,如:独参汤。又可补益心肾之气,安神增智,扶正祛邪。

  西洋参偏于苦寒,又可补阴清热,较宜于热病所致的气阴两脱之证。

  党参补气作用较人参缓和,药力薄弱,又可补血。

  太子参补气生津的作用较上三种参要差一些,但它长处正在于此,为不可多得的“清补”药,适宜长期服用。

  生活中,总有些家长给小孩吃参类补品导致兴奋、睡不着觉、烦躁,也有部分给小孩食用过多的燕窝、雪蛤、海马、巴戟等补肾的食材导致性早熟、长不高的例子。中医讲虚则补之,所以建议家长不要给小孩过度补益。如果真有必要给小孩进补,可以选择太子参,但也要注意用量。

  注:内容及图片来自教材和网络,仅作科普学习,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太子参   须根   补益   补气   多糖   生津   人参   功效   药物   中药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