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11号成功发射,意味着我国火箭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吗?


3月30日上午,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11运载火箭将天平二号A、B、C三颗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圆满完成发射任务,网上不少小伙伴一片欢腾,认为我们的火箭技术又有精进,甚至取得了大突破,实则不然。

长征-11号成功发射,意味着我国火箭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吗?

这并不是说长征-11号火箭采用的固体发射方式和一箭多星技术不先进,只是说相对于某些国家来说不算先进。比如,5大常任理事国中的随便哪一个,洲际弹道导弹、分导式多弹头技术都玩得溜熟,对他们而言,这肯定不是先进技术;但同样的技术,对某执着的蛋丸小国而言,肯定很先进。

那么,为什么这次采用固体燃料火箭发射呢?固体与液体火箭发射有什么区别?

一般而言,液体火箭主要用于民用领域,比如发射卫星,它追求的是效益,对时效性要求不强,对运载能力要求比较高

长征-11号成功发射,意味着我国火箭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吗?

液体火箭发射的特点是准备时间长,从液体燃料加注到转场测试,平均准备时间长达20天,还离不开发射塔、火箭测试机房等大量设施设备的辅助。但由于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效率很高 , 能提供强大推动力,在相同起飞规模下,液体火箭比固体火箭运载能力更大,可以用更少的燃料走更远的路。这一点至关重要,要知道,我国的发射成本是出了名的“价廉物美”,其平均发射价格也达到了5000美元一公斤。因此,液体火箭的乘客大多都是“重量级”的,一般在一吨以上,常见的有通信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等。

长征-11号成功发射,意味着我国火箭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吗?

固体火箭多用于军事领域,最常见的就是导弹发射,其对成本控制不严,对时效性要求则很高

长征-11号成功发射,意味着我国火箭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吗?

一般而言,导弹发射要求的是生存、突防能力都要强,这就要求地面辅助设施尽量少,发射准备时间尽量短。固体火箭由于采用的固体推进剂就贮存在发动机燃烧室内,无需贮箱和输送系统,发射时也就无所谓加注,也不需要专门的发射场地、发射塔和导流槽,甚至可以乘坐专用运输车沿着公路机动至任何地方,然后找一块空地就可以发射了,即所谓的无依托发射,具有目标征候小、准备时间短、突然性强的特点,但运载能力相对较小(只要爆炸当量足够就行,打人不是砸人,没必要发射一个空间站大小的东西过去)。

长征-11号成功发射,意味着我国火箭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吗?

所以,总体而言,长征-11号发射,无非就是弹头变卫星,换一种发射方式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酒泉   火箭   技术   空间站   时效   固体   导弹   液体   能力   先进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