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子女带孩子:不该过度参与

90后是现在的生育主力军,多半的90后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有了宝宝后,要么是奶奶带,要么是外婆带,还有一种模式就是奶奶和外婆轮流带,很少有专门请育儿嫂帮带的。

不管是婆婆帮助带娃,还是丈母娘帮助带娃,宗旨就是给小两口减轻经济负担,毕竟年轻人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总不能因为孩子耽误两个人的前程吧!帮带孙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过度参与往往把生活搞得一地鸡毛!

帮助子女带孩子:不该过度参与

网图侵删

赵露和孙凯是一对典型的90后小夫妻,家在本地。赵凯是参军复员后考到公安系统工作的,而赵露是在外地上大学后回到本地银行系统当柜员的。


赵凯的家里做生意,父母除了自己居住的别墅外,早早全款给儿子在本地准备了婚房,而且是全款的那种。赵凯复员后用自己的复员费付首付重新买了一套婚房,自己还按揭,原来的那套房子卖掉后房款还给了父母。


赵露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虽然谈不上大富大贵,但对女儿也是宠爱有加,无论是生活上还是花钱上都不曾委屈过自己的女儿。结婚的时候,赵露父母给女儿陪嫁了一辆20万的代步车双方父母都把礼金送给了小两口。小两口有车有房有存款,可谓是人生赢家。


赵露刚刚怀孕的时候,妈妈刚好办理了退休,妈妈主动提出照顾女儿的孕期生活和照顾月子,而婆婆多年来都是全职太太,也有条件照顾儿媳妇的月子。两位母亲的心意小两口领了,但最后决定到月子中心。月子很顺利,双方父母每周过去看望一下孙辈就好,三家人都不累,还减轻了许多不必要的矛盾。


出完月子,小两口商量的结果,让双方母亲轮换着带孙辈,每家半个月。婆婆家离儿子近,每天早上过来帮忙做饭,小两口上班后婆婆负责带宝宝,兼做中午和下午饭,晚上小两口下班后,婆婆回家,赵露和儿子互动,赵凯收拾家务。赵露妈妈家和自己的房子有点远,当班的时候住在女儿家,照顾他们小家庭的生活,周末回到自己家居住。


爷爷奶奶辈疼孙子那是心不由己,周末的时候,小家伙要么是被外婆带回自己家,要么被奶奶带回到自己的家里。爷爷专门的别墅里装修了一间儿童房,爬行垫、滑梯、玩具应有尽有。孙子要什么就给什么,甚至有点无底线,奶奶就淡定许多,当了多年的全职太太,有自己的朋友圈,喜欢旅游、打麻将、聚会,带孙子嘛,不哭不闹就行,不太喜欢和孙子互动,也不愿意给儿子儿媳做饭。而外婆天生喜欢小孩子,对宝宝非常上心,不管再累,都会和宝宝互动,带出去和小朋友交流、玩耍,宝宝和外婆在一起非常活泼。


转眼间,宝宝就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赵露和赵凯商量:

让赵露妈妈回自己家和爸爸过自己的小日子,婆婆每天接送一下宝宝就可以了。

而公公婆婆的建议是这样的:

他们只负责接送宝宝,不再给他们做一日三餐,让他们年轻人学会慢慢独立。

但是赵露妈妈有自己的想法:

亲家母爱玩,带宝宝不上心,只顾自己玩手机,让宝宝自己玩玩具,长期下去,宝宝都不爱说话,对宝宝性格不好,希望还是每家轮流带,自己舍不得放手。

帮助子女带孩子:不该过度参与

网图侵删

在此,我有深深的感悟: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疼孙子都会疼到骨子里,只是每个人疼爱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文中的公婆似乎有道理,只负责管孙辈,让年轻人学着独立,自己做饭,管理自己的生活;

妈妈似乎也有道理,疼爱孙辈,更心疼女儿,在帮带孙辈的同时,多做家务,尽可能地减轻女儿的负担。总认为自己是在用心带孙辈,不愿意放手,希望继续帮助女儿一家三口。

其实孩子是年轻夫妇自己的,怎么带,让谁带,他们自己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奶奶外婆带孙辈只是帮忙而已,真正的教育模式在于宝宝的父母。

建议外婆听从女儿女婿的建议,该放手的时候尽早放手,让年轻人慢慢学会独立。父母和子女终究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历程,擦肩而过的时候,挥手致意,独自前行。

帮助子女带孩子:不该过度参与

网图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孙辈   孙子   小两口   月子   外婆   婆婆   子女   父母   女儿   妈妈   宝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